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兀突骨的事情,很多人不知道兀突骨这几个字怎么读,其实也还是比较简单的吧,还有很多人也不知道这个兀突骨是怎么死的,其实也还是比较的简单的,下面小编就简单的给大家来分析分析,解析解析了。

1、兀突骨怎么读
[wù tū gǔ],兀突骨是出自于《三国演义》的,但是《三国演义》肯定是没有标这个音柱的,那么我们后世要怎么去读准这个音呢?其实也非常简单,那就是通过这个兀突骨的个性来看。
兀的读音有两个,分别是:[wù]和[wū],读[wū]的意思指水不凉也不热,也显然和兀突骨高大的身材形象是不符合的。读[wù]的时候,说的是高等意思,这个读音才和兀突骨的外形比较符合了。
突的读音只有一个,所以这个就不用做多的这个解释了。

骨的读音也有两个,分别是:[gǔ]和[gū],读[gū]的时候就是花骨朵儿,滚动的意思,这也显然和兀突骨形象不符合。所以就读[gǔ]了,意思很多什么骨头,骨气类的。
2、兀突骨怎么死的

兀突骨是死于这个诸葛亮的计谋的。当时诸葛亮平定南蛮的时候七擒孟获,第七次的时候孟获跑到了兀突骨的所在地,联合兀突骨一起对抗诸葛亮。兀突骨的藤甲兵刀枪不入,而且藤甲还能像浮萍一样浮在水面上。所以诸葛亮认为竟然能浮在水面上,那估计是怕火的。后来诸葛亮让魏延连输十五把,把兀突骨引到盘蛇谷中,但是盘蛇谷中早就埋好了地雷、火药等还有易于燃烧的东西,最后果然破了兀突骨的藤甲兵,炸死烧死了兀突骨。
在三国乱世中,蜀汉阵营的魏延与马岱如同两颗交错的流星,一位以勇猛善战闻名,一位因智谋执行留名。两人虽同为蜀汉将领,却因性格、能力与历史定位的差异,在三国舞台上演...
2025-10-29 曹魏群英谱:五子宗族之外的中坚力量在三国乱世中,曹魏政权以宗室将领与"五子良将"为核心构建起军事体系,但在这两股势力之外,仍有一批将领凭借卓越才能与战功,成为...
2025-10-29 君臣与姻亲:汉武帝与卫青关系的复杂交织汉武帝与卫青的关系,既是君臣关系的典范,又因姻亲纽带而更显复杂。两人从最初的互相成就,到权力博弈中的微妙平衡,最终因政治格局的变动走向疏离,这段历史折射出古代帝...
2025-10-29 卫青死后汉武帝是否灭卫家:正史真相与权力博弈关于卫青死后汉武帝是否诛灭卫氏家族的争议,源于《汉书·外戚传》中“卫氏悉灭”的记载。然而,正史中的“悉灭”并非指肉体消灭,而是指卫氏家族的权势被彻底瓦解。这场持...
2025-10-29 乱世双面镜:王嘉的隐士风骨与小说家奇才在东晋十六国的动荡岁月里,王嘉以双重身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他既是隐居山林的玄学高人,又是开创中国短篇小说先河的文学巨匠。这位陇西安阳人的一生,交织着超脱...
2025-10-29 朱博:多重身份交织下的历史印记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朱博这个名字以不同身份在多个领域留下深刻印记。从西汉的权臣到现代的学者,从舞台上的演员到电力系统中的工程师,朱博的故事折射出时代变迁与个...
2025-10-29 吴懿:从国舅到战将,蜀汉的双重脊梁在三国纷争的烽火中,蜀汉政权以“兴复汉室”为旗号,涌现出无数忠勇之士。其中,吴懿(字子远)的命运轨迹尤为独特——他既是蜀汉穆皇后的兄长,位列国舅之尊;又是北伐战...
2025-10-29 万历之怠:一场持续三十年的王朝慢性病“明实亡于万历”的论断,在明史研究中早已成为共识。这位在位48年的皇帝,其统治后期的怠政与政策失误,不仅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伏笔,更直接导致王朝陷入系统性危机。从权...
2025-10-29 秦亡之后嬴姓何稀:血色权谋与姓氏制度的双重绞杀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王朝,其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但嬴姓作为秦国国姓,却在秦亡后迅速衰落,如今全国嬴姓人口不足2万人,位列姓氏排行榜第1520位。...
2025-10-29 经学巨擘与朝堂浮沉:西汉丞相张禹的双重人生西汉末年,河内轵县(今河南济源)走出一位影响深远的政治家与经学家——张禹。他的一生跨越汉宣帝至汉哀帝四朝,既以《论语》研究奠定学术地位,又以丞相身份卷入外戚专权...
2025-10-2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