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深是明朝的第八位皇帝,他的父亲是明英宗朱祁镇,下面由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天顺八年正月,明英宗朱祁镇驾崩,18岁的朱见深继位,年号成化。这是一位胸有沟壑的少年天子,他的成化朝是大明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既亮丽光鲜,又黑色幽默。
01及时的平反运动
朱祁镇留给朱见深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明,既有外患,更有内忧,朝堂之上尖锐的君臣矛盾已经威胁到政局的稳定了。
朱祁镇复辟后,开始大肆清理景泰朝的痕迹。朱祁钰被剥夺帝号,赐予恶谥“戾”,北京保卫战头号功臣于谦斩首,在北京城外血战瓦剌的大将范广凌迟处死,内阁大臣王文、陈循、俞士悦等人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商辂为于谦说了几句话也被贬官回家。清洗了一批贤臣之后,换上来的是以石亨、徐有贞为代表的投机小人,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明朝的文官是有严重的士大夫情节的,孔老夫子描述的世界是他们最高信仰,毕生追求,朱祁镇贬斥贤臣,任用奸佞,与士大夫们追求的政清人和背道而驰,文官集团与皇帝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朱祁镇不知觉,睿智的朱见深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登基之初,朱见深便开始着手挽回,他首先为遭“夺门功臣”诬陷贬官的御史耿九畴父子平反,向天下人传递出清晰信号,信号刚发出,喊冤之声此起彼伏。成化元年,为于谦平反,召回其子赐予官职,召回商辂等贤臣,最终到了成化十一年,正式下诏恢复朱祁钰帝号,肯定其“勘难保邦,奠安宗社”的历史功绩,至此为景泰朝君臣平反圆满落幕,赢得了朝臣与天下士子的一片赞誉,《国榷》称赞道:大哉宪皇追称景帝,所挽回元气多矣。
02被消失的成化中兴
一个王朝强盛与否,关键看面对外敌时的军略。
土木之变后,明朝与蒙古的力量对比发生了转变,蒙古主攻,明朝主守,蒙古人多有侵扰边境,到了成化年间,朱见深准备主动出击。
成化九年,蒙古满都鲁、孛罗忽、乩加思兰各率精锐出河套,袭扰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区,明军趁其老巢空虚,直捣黄龙,毁掉其营地,使得乩加思兰等部落不敢再停留在河套地区,接着朱见深下令“搜套”,寻找河套地区蒙古人并歼灭,但是由于蒙古人机动性太强,搜套成效不大,转为在河套地区修筑长城。
成化十六年,明军得到蒙古达延汗部汗庭在威宁海子的消息,王越与汪直率军顶着暴风雪长途奔袭,一直摸到威宁海子十里外发动突袭,蒙古人猝不及防,达延汗巴图孟克(即小王子)在卫士掩护下仓皇逃走,他的妻子也是蒙古的军事天才满都海被杀。此战极大地延缓了小王子统一漠南蒙古的进程,推迟了蒙古的中兴。
除了削弱蒙古人,朱见深还覆灭了女真人崛起的希望。明初设立奴儿干都司管理东北区域,随着明军势弱,建州女真逐渐脱离明朝掌控,不断侵扰北方。成化十四年,朱见深决定对建州女真用兵,下令捣其巢穴,绝其种类,明军摧枯拉朽,焚毁屯寨四百余座,擒获其首领董山押到北京斩首,自此建州女真元气大伤,直到明末才再次崛起。而这个董山正是努尔哈赤的五世祖!
成化年间,无论是对蒙古、还是女真,亦或是南方苗乱用兵均获胜,极大地削弱了游牧民族的实力,成化中兴当之无愧,史书称赞“仁、宣之治于斯复见”。
03弊政不断
有很多人骂朱见深,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他确实做了一些弊政。
弊政一,不上朝。都知道嘉靖、万历两个皇帝常年不上朝,其实都是跟朱见深学的。朱见深从什么时候开始不上朝的没有记载,但是在成化七年,内阁大臣想要见他都要通过天象找各种理由才见得一面,由此可见至少十几年没上朝。而且不同于后来的嘉靖、万历,朱见深是整天呆在后宫,连内阁大臣都不见,政务处理全靠司礼监传递。不过也不得不感叹惊奇,即使这样朝政一点没荒废,整个大明王朝治理得井井有条。
弊政二,特务统治,臭名昭著的西厂就是朱见深设立的。成化十二年,妖人李子龙用巫术勾结太监韦舍私自进入大内,事发后被诛杀,朱见深感觉到了威胁,也觉得锦衣卫和东厂办事不力,已经不贴心了,下令设立西厂,汪直担任厂公,《龙门飞甲》中西厂“厂花”雨化田原型就是汪直。
朱见深给予了西厂莫大的权力,西厂番子数倍于东厂,遍布京城和地方,没日没夜地刺探消息,西厂得到情报后可以先行动再报备,这就是雨化田那句“先斩后奏,皇权特许”的由来。西厂的出现让朝堂上下笼罩着一股恐怖气氛,商辂等人上书奏言“伺察太繁、法令太急、刑网太密”,要求罢免西厂,结果商辂等人被朱见深贬官。后来西厂实在是嚣张跋扈,坏事干尽,群臣激愤之下,朱见深下令取缔存在了五年的西厂。
弊政三,宠幸宦官,西厂厂公汪直就是其中代表。汪直是明军平定南方苗乱时带进宫的,那一批进宫的还有一个部落首领的女儿纪氏,她为朱见深生下了朱祐樘,即明孝宗。汪直为人机灵,很得朱见深的宠幸,出任西厂厂公时才十五岁左右,西厂的坏名声有一半要算在他头上,但是汪直却不仅仅是个太监,朱见深多次派他外出监军,明军辽东攻打女真、河套扫除蒙古,威宁海子之战等等,都有汪直参与决策,如果成化朝的军功,王越第一,可能第二就是汪直了。正是由于这些军功,朱见深让汪直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掌握了京城禁军,这是明朝宦官第一人!宠幸这样的汪直,也许担点骂名朱见深也愿意吧。
弊政四,传奉官。所谓传奉官,就是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明朝的制度里,重要官员要通过廷推产生,相当于某种形式的选举,内阁大臣、六部尚书等大官拥有投票权,而次一级的官员由吏部任命,总而言之,官员的产生是有程序的。朱见深继位之初直接任命一个叫姚旺的人为文思院副使,官虽然不大,但是对官员选拔的制度造成了破坏,这就给了皇帝身边的妃嫔、宦官大行私利,卖官鬻爵的机会。成化十九年,张稷上书:
比来末流贱伎妄厕公卿,屠狗贩缯滥居清职,未识一丁,武阶亦未挟一矢,白徒骤贵,间岁频迁,或父子并坐一堂,或兄弟分踞各署,甚有军匠逃匿易姓进身官吏,犯赃隐罪,希宠一日而数十人的官,一署而数百人寄俸,自古以来有如是之政令,否也。伏望明正其罪。
文官目不识丁,武官拉不开弓,真是贻笑大方。
公元1464年,明宪宗朱见深继位后迅速颁布两道诏书:恢复叔父朱祁钰的帝号,为含冤而死的于谦平反。这场跨越两代帝王的政治纠偏,表面是拨乱反正的道德救赎,实则是成化...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朱见深儿子 2025-10-16 女中尧舜的定鼎之策:张氏如何以柔术稳住九岁皇帝的江山公元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骤然离世,九岁的朱祁镇在乾清宫接过玉玺。此时,这位幼帝的身后没有强势的外戚集团,朝堂上“三杨”内阁与宦官王振的暗流涌动,北方瓦剌虎视...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0-11 血色疆场终章:英国公张辅的悲壮谢幕公元1449年9月1日,土木堡的黄沙裹挟着血腥气弥漫开来。七十五岁的英国公张辅提刀上马,试图为年轻的天子朱祁镇杀出一条生路。然而,瓦剌骑兵的铁蹄终究碾碎了这位四...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张辅 2025-10-11 从英主到昏君:明英宗形象嬗变背后的历史逻辑在中国历史上,明英宗朱祁镇的形象经历了从“英主”到“昏君”的颠覆性转变。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历史记载的复杂性,更折射出不同时代政治需求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深刻影响。从...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9-29 朱祁钰励精图治为何反被哥哥朱祁镇推翻?——权力、伦理与命运的博弈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凌晨,北京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打破宁静。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率军冲入南宫,将幽禁七年的朱祁镇抬上龙椅。次日清晨,当群臣聚集在奉天殿...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9-28 明英宗第一次北伐:少年天子的军事初试与战略回响明英宗朱祁镇的第一次北伐发生于正统三年(1438年),这场战役不仅是他亲政后首次独立指挥的军事行动,更成为明朝中期边疆战略调整的关键节点。尽管后世对“土木堡之变...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9-10 刘大夏藏匿档案:一场跨越五百年的历史争议与时代隐喻1479年,明宪宗朱见深欲重启郑和下西洋计划,命兵部调取航海档案。时任兵部车驾郎中的刘大夏却抢先一步将档案藏匿,面对上司项忠的质问,他直言:“三宝下西洋,废钱粮...
朱见深儿子 项忠 2025-08-19 瓦剌何时消亡:从草原霸主到历史尘埃的百年沉浮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生擒,这场"土木堡之变"让瓦剌之名响彻中原。然而,这个曾让明朝君臣胆寒的草原帝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8-15 朱祁镇:功过交织中的历史回响——论其不可忽视的功绩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既承载着“土木堡之变”的国耻,也铭刻着废除殉葬、释放建庶人等突破时代局限的善政。这位两次登基的帝王,在历史长河中常被...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8-11 夺门之变中的孙太后:权力博弈下的关键推手与历史争议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深夜,北京紫禁城东华门悄然开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率领的五百死士护送明英宗朱祁镇重返奉天殿,这场被称为“夺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明...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石亨 2025-07-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