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的嫡长子是怎么失去继承人位置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万历五年,18岁的努尔哈赤与佟佳·哈哈纳扎青成婚。第二年,哈哈纳扎青就为努尔哈赤生下女儿东果格格。万历八年,又生下嫡长子褚英。万历十一年,再生下嫡次子代善。为何哈哈纳扎青能够成为努尔哈赤的发妻呢?
哈哈纳扎青的父亲名叫塔木巴晏,女真语的意思就是富人、富翁,也就是说,哈哈纳扎青家里有财。当时努尔哈赤家中有权无钱,就看中有钱的佟佳氏家族,希望借助他们的财力干大事。这便促成了二人的婚事,说白了就是政治联姻。
哈哈纳扎青虽然嫁给努尔哈赤,但日子过得并不安稳,毕竟努尔哈赤在创业中,整日还要面临仇家追杀。有时候仇家半夜追来,哈哈纳扎青只能带着儿女躲在板柜底下。也正因如此,褚英从小就见惯了这种厮杀场面,导致他的性格比较躁烈。
母亲哈哈纳扎青去世早,褚英19岁便跟着父亲上战场了,他的勇敢使他在战场上无往不胜,也逐渐得到努尔哈赤的赏识,被封为洪巴图鲁(汉语意为“旺盛的英雄”),晋封贝勒。
万历三十五年,蜚悠城主策穆特黑到赫图阿拉归顺努尔哈赤,并请求建州派兵去迎护其家眷和部众。考虑到事情的重要性,努尔哈赤特地派了弟弟舒尔哈齐、长子褚英和次子代善等率兵三千前往蜚悠城。
在路上的时候,军队遇到恶劣天气,当时舒尔哈齐觉得这是不好的征兆,所以不建议继续行军。但遭到褚英和代善的强烈反对,兄弟俩见士兵们有些退怯,便反过来鼓舞说,老天这是在眷顾他们,只要大家到时候奋力厮杀,一定会以少胜多,打败敌军。
后来与敌军开战时,褚英率兵五百率先冲入敌军阵营,他气势如虹,无人敢挡,吓得敌人纷纷逃窜。这一战建州取得大捷,此战不仅狠狠削弱了乌拉部的力量,而且打通了建州通向乌苏里江流域和黑龙江中下游地区的通道。

褚英在此战中成名,更是让努尔哈赤坚信,他会是一个最优秀的继承人。此时的褚英29岁,终于得到执掌国政的特权,当时在所有人的心中,都知道褚英是女真族第一位汗位继承人。那么后来,褚英为何会失去继承人身份呢?
风光无限的褚英,却渐渐在一次次胜利中迷失了自己,他仗着自己战功赫赫,又是公认的汗位继承人,更是深受努尔哈赤器重,便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即使是那些与努尔哈赤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以及他自己的弟弟们。
时间一长,开国五大臣和四大贝勒皆与褚英产生嫌隙。五大臣早年跟随努尔哈赤出生入死,虽然褚英战功显赫,又是汗位继承人,但他们都将其看作小辈。四大贝勒都是努尔哈赤的子侄,也就是褚英的亲弟或堂弟,建州没有“立嫡立长”的传统,所以他们也不服褚英这个继承人。
五大功臣和四大贝勒都担心,要是将来褚英继承汗位,不知道会如何清算他们,于是干脆联合起来,状告褚英有异心。虽说努尔哈赤此时是相信褚英的,但五大功臣和四大贝勒联合起来,就令他不得不重视这件事。努尔哈赤要在双方之间做一个抉择,很明显,他只能放弃褚英。
就这样,褚英渐渐被疏远,后来几次出征,努尔哈赤都没有派他前去。留守家中的褚英,并没有好好反省自己,反而“焚表告天自诉”,气得努尔哈赤只能将他幽禁起来,希望他能吸取教训。
万历四十一年,五大功臣和四大贝勒联合告发褚英,列出三条罪状:其一是挑拨五大功臣和四大贝勒的关系;其二是声称要索要弟弟们的财物;其三是曾扬言自己即位后,会杀了与他为恶的弟弟、大臣们。

其实努尔哈赤也知道,这些都是褚英得罪了几位功臣和贝勒的结果,所以他也并不是想将褚英怎样,只希望他能反省自己,认识到错误,今后懂得笼络人心。假如褚英知道悔改,他这个继承人的地位,是没人可以撼动的。然而,褚英令努尔哈赤失望了。
不管努尔哈赤怎样明示暗示,褚英都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他反而越来越痛恨这些大臣和弟弟,认为他们是嫉妒自己。努尔哈赤没办法,只能削弱褚英的权力,于是褚英对父亲也不满起来。
后来,努尔哈赤带兵出征,褚英知道后,就诅咒父亲出征失利,还说要是失败了,他不会让打败仗的父亲和弟弟们进城。努尔哈赤得知此事,觉得褚英实在不可救药,最终以不思悔改为名,下令将其处死,时年36岁。
褚英落得悲惨结局,怨不得别人,当然也有人认为,努尔哈赤或许对自己儿子太狠了。褚英是被自己亲生父亲处死的,那么其子女结局如何?
首先说说他两个女儿,长女据《列祖女孙玉牒》记载,是嫁给了比自己大37岁开国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此女嫁过去的时间,正好是褚英被幽禁期间,可见这桩婚事由努尔哈赤做主,目的是调和褚英与五大臣之间的关系,只可惜没能挽回,褚英还是被处死了。
次女名叫济鼐,后来嫁给博尔济吉特·满珠习礼,后者是孝庄文皇后最小的哥哥。据《爱新觉罗宗谱》记载,济鼐活到了康熙十六年才去世,享年72岁。这是已知的褚英两个女儿信息。
接下来说说儿子,褚英长子名叫杜度,能征善战。褚英被处死后,杜度初授为台吉,后封为贝勒。皇太极即位后,他多次跟随出征,因战功进号安平贝勒。不过在清崇德七年,杜度就去世了。雍正登基后,还特地命人立碑纪念他的功劳。
次子名叫国欢,自幼聪慧好学,努尔哈赤很喜欢这个孙子。但国欢在后金天命九年就去世了,年仅27岁,因为去世早,没有封爵。
三子名叫尼堪,与大哥杜度一样,凭借战功被封为多罗贝勒。他的功绩中包括破李自成、灭南明政权、诛杀张献忠。清兵入关后,尼堪因功晋封为敬谨郡王,继而晋封为敬谨亲王,不过后来又降为郡王。顺治十年,尼堪奉命平定孙可望、李定国,结果战死沙场,时年43岁,谥号庄。尼堪去世后,他的子孙后代一路袭爵,直到清朝灭亡。
从褚英子女们的结局来看,他们并没有受到父亲的牵连。其实这也是满洲宗室的传统,就是如果父亲获罪,并不会影响到儿子被任用。毕竟宗室都是爱新觉罗家的人,自家人总不能将自家人赶尽杀绝吧。
清朝初期,宗室与功臣的封爵现象远少于后世想象。从努尔哈赤起兵至顺治年间,获得“王”“郡王”“贝勒”等高等爵位者屈指可数,多数宗室仅以“宗室”身份存在,功臣封爵更...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13 兄弟阋墙与权力更迭:代善与多尔衮的宗室权力博弈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爱新觉罗·代善与爱新觉罗·多尔衮作为努尔哈赤家族的核心成员,其关系贯穿了后金至清朝政权交接的关键节点。从血缘纽带到权力角逐,从战场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9-24 努尔哈赤的情感谜题:阿巴亥——权力漩涡中的挚爱悲歌在清朝开国君主努尔哈赤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其情感世界始终笼罩着神秘面纱。尽管史书记载他共有十六位妻妾,但关于“最爱之人”的争议从未停歇。从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到权力斗...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阿巴亥 2025-09-18 尼堪外兰之女与李如柏的复杂纠葛:历史与戏剧的交织在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中,尼堪外兰、李如柏与努尔哈赤三方的恩怨纠葛,不仅深刻影响了辽东的政治格局,更衍生出一段充满争议的情感传奇——尼堪外兰的女儿是否曾成为李如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尼堪外兰 2025-09-15 八旗:清朝统治的基石与枷锁八旗制度,作为清朝最核心的社会组织形式,既是满族从部落走向帝国的军事利器,也是最终拖垮王朝的沉重枷锁。这项起源于白山黑水间的制度,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的完...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8-28 萨尔浒之战:明军若想取胜需破解的四大困局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是明清战争史上决定国运的转折点。明军集结20万精锐(含朝鲜联军)分四路进攻后金,却在5天内被努尔哈赤以6万八旗军全歼三路,阵亡将领300...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2025-08-28 八旗每一旗有多少兵马?深度解析清代八旗兵力配置清代八旗制度作为满族统治的核心军事与社会组织,其兵力配置直接关系到王朝的兴衰存亡。从努尔哈赤初创四旗到皇太极扩展为二十四旗,八旗的兵力规模与组织结构始终处于动态...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8-07 爱新觉罗·多铎:清初开国名将的功过人生爱新觉罗·多铎(1614年4月2日—1649年4月29日),清朝初年宗室名将,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时人通称“十王”。他...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7-30 多铎与豪格:清初权力漩涡中的双雄对决在清初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多铎与豪格作为努尔哈赤家族的核心成员,分别以军事天才与政治强人的形象留下深刻印记。若以“谁更厉害”为评判标准,需从军事才能、政治博弈...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多铎 2025-07-29 科尔沁最后的公主:寿安固伦公主与清蒙联姻的落幕在清朝与蒙古长达三百年的联姻史中,科尔沁部始终占据核心地位。从太祖努尔哈赤到末代皇帝溥仪,科尔沁部共迎娶12位清室公主,同时输送58位公主远嫁草原,缔造了“一门...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寿安固伦公主 2025-07-2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