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山东鄄城人,生卒年不详,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接下来听听历史资料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后,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这七个诸侯国分别是:秦国、魏国、韩国、赵国、楚国、燕国、齐国。其中,就魏国来说,无疑是战国七雄中率先崛起的诸侯国。早在魏文侯在位时,通过李悝变法,魏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佼佼者。魏武侯在位时,魏国继续南征北战,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实力。不过,到了魏惠王在位时,魏国逐渐走向衰落。对于魏国的衰落,齐国这个诸侯国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战国中期,齐国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两次击败魏国。而在这两次战役中,齐国的胜利,自然离开不孙膑的出谋划策。孙膑(生卒年不详),本名不详(山东孙氏族谱称其为孙伯灵),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不过,在齐国立下赫赫战功之后,孙膑却突然消失了,也即之后的战场上,没有孙膑的身影了。那么,问题来了,孙膑为齐国立下赫赫战功,为何突然消失了?他最终是什么结局?
一
首先,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学成之后,庞涓后来出仕魏国,成为魏国的名将。而对于孙膑来说,也选择来到魏国,究其原因,不仅是有庞涓这位老同学,更因为魏国地处中原之地,具有建功立业的基础。但是,庞涓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在孙膑到魏国后,庞涓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砍去了孙膑的双足,从而让孙膑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不过,齐国使者觉得孙膑不同凡响,于是偷偷地用车将他载回齐国。
来到齐国后,孙膑成为田忌的门客。在田忌和齐威王赛马时,孙膑发现比赛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建议田忌加大赌注,并且向他保证必能取胜。孙膑在“田忌赛马”故事中所采用的方法,被视为“策对论”的最早运用。正是因为“田忌赛马”这一典故,孙膑得以被齐国君主齐威王所赏识。在此基础上,齐威王作为齐国第一位称王的君主,明白齐国的崛起,必然要和魏国相抗衡。于是,在战国中期,齐威王派兵和魏国交战,从而爆发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二
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公元前353年,齐威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这成为古代战争中常见的战术。值得注意的是,在桂陵之战中,虽然孙膑击败了魏国,却不能说是重创魏国,也即后者还具有一战之力。
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韩国,这同样给了齐国出兵的借口。齐威王待魏韩火拼后以田盼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魏国派太子申来抵挡,在马陵全军覆没,随之田盼又以“减灶”之策诱魏国庞涓中计,追至马陵山中伏身亡,齐军乘胜追击,俘太子申,全歼魏军。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马陵之战后,齐国无疑来到了巅峰。而就孙膑来说,则在马陵之战后突然消失了。
三
对此,在笔者看来,孙膑很可能在马陵之战后选择急流勇退,也即退隐田园了。至于孙膑如此选择的原因,显然并不难以理解。一方面,孙膑之所以在齐国获得重用,离不开田忌的帮助,也即孙膑原本就是田忌的门客和幕僚。不过,对于有恩于孙膑的田忌,却在马陵之战后离开了齐国。在马陵之战后,田忌因为战功累累,从而威胁到了齐国的国相邹忌,后者于是陷害田忌,导致田忌被迫逃亡于楚国。
当然,邹忌之所以能陷害田忌,很可能也是因为田忌这位武将功高震主,从而让齐威王都有所忌惮。在战国时期,功高震主的武将,往往都会遭到君主的猜忌,比如秦国的白起,因为功高震主,最终被秦昭襄王下令自尽,至于赵国名将李牧,则被赵王迁冤杀。在田忌被迫投奔楚国后,孙膑在齐国无疑失去了依靠和仰仗,尤其是相国邹忌,更不会容忍孙膑继续率领齐国大军了。在此背景下,孙膑选择急流勇退,也是为了自保。
四
最后,另一方面,孙膑是孙武的后人,而就孙武来说,同样选择了退隐一方的结局。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也即春秋末期。彼时,孙武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在柏举之战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柏举之战后,吴王夫差即位。对于这位君主,显然比不上吴王阖闾,尤其是不能够容忍大臣的劝谏。在此背景下,吴王夫差除掉伍子胥之后,孙武可谓心灰意冷,选择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因此,等到越国消灭吴国的时候,自然没有孙武的身影。对此,在笔者看来,当年孙武的选择,无疑会对孙膑造成一定的影响。
况且,正是因为隐居乡间,孙武得以整理兵法上的理论著作,留下了影响极为深远的《孙子兵法》。而就孙膑来说,孙膑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箕山镇孙花园村东北500米的向阳河东岸,这意味着孙膑在马陵之战后很可能回归故里了。至于《孙膑兵法》这部理论著作,应该是在这段时期整理完成的。《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系与《孙子兵法》区别之故。《汉书·艺文志》称“《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但自《隋书·经籍志》始,便不见于历代著录,概大约在东汉末年便已失传。总的来说,马陵之战后,孙膑没有参与到齐国和魏国等诸侯国的较量中,选择隐居乡间,最终悄然去世。
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孙子、孙武、孙膑这三位名字相近的人物常常被提及,他们各自在军事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然而,他们是否为同一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常常让人产生...
孙膑 孙武 2025-02-21 庞涓之死:马陵之战的终局之谜在中国战国时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庞涓与孙膑的故事无疑是最为引人入胜的篇章之一。这两位同门师兄弟,因才智与嫉妒的纠葛,最终在马陵之战中上演了一出悲剧性的对决...
庞涓 孙膑 2025-02-11 孙子、孙武、孙膑:军事世家的传奇人物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孙子、孙武、孙膑三位名字相近的军事家常被提及,他们各自在军事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这三者...
孙膑 孙武 2025-02-11 孙膑的复仇之路:智慧与坚韧的较量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孙膑与庞涓的故事是一段充满智慧与复仇色彩的传奇。孙膑,作为军事家孙武的后裔,早年与庞涓一同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然而,因庞涓的嫉妒,孙膑遭受了...
庞涓 孙膑 2025-01-19 揭秘春秋战国:孙膑——从“疯疯癫癫”到军事奇才的蜕变在中国春秋战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军事家和谋略家,其中孙膑无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因一段“疯疯癫癫”的经历而广为人知,但在这背后,隐藏...
孙膑 2024-11-21 揭秘如此聪明的孙膑为何不能逃脱庞涓残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孙膑与庞涓的恩怨情仇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同门师兄弟间的争斗,更是智慧与阴谋、忠诚与背叛的交织。然而,尽管孙膑以其卓越的军事...
庞涓 孙膑 2024-10-29 古代智者的坚韧与智慧:孙膑挖掉髌骨后的命运在中国历史上,孙膑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和谋略家,他的智慧和策略在战国时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孙膑的一生并不容易,他曾被对手陷害,导致膝盖骨(髌骨)被挖掉。本文...
孙膑 2024-08-21 孙膑之死的历史探究孙膑,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其智慧与谋略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关于孙膑的死亡,历史记载寥寥无几,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本文旨在探讨孙膑之死的可能情况...
孙膑 2024-08-05 历史地理的探索:马陵之战的可能发生地马陵之战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前341年。这场战役中,齐国军队在孙膑的指挥下,成功地歼灭了魏国精锐部队,标志着齐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崛起。然而,关...
孙膑 2024-07-09 桂陵之战是怎么回事?孙膑运用了哪些战法?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著名的战役和战争。其中,桂陵之战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也对中国的军事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桂陵之战是...
孙膑 2024-06-0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