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大家也都已经是非常的熟悉了,作为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人物,诸葛亮一直以来都以一种非常智慧,很厉害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而且非常的忠心,不管是对刘备还是对汉朝,一心只想要匡扶汉室。但是,既然诸葛亮对汉室如此的忠心,他为何不去辅佐汉献帝呢?不管怎么说,汉献帝其实才是汉朝真正的皇帝,如果想要复兴汉室的话,从汉献帝开始也是最好的选择,为何诸葛亮没有选择去辅佐汉献帝,反而是选择了一个当时并没有任何优势的刘备呢?诸葛亮究竟是怎么想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个原因:诸葛亮隆中隐居,不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光复汉室,而是为了能够得遇明主。如果他想辅佐汉献帝,不用在隆中待着,直接去找汉献帝就可以了,而且根据当时汉献帝被曹操把持的现状,诸葛亮这样的人才一去,肯定就不是辅佐汉献帝了,而是被曹操所用。但是诸葛亮却对此都不感兴趣。
第二个原因:诸葛亮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这个时机就是能发挥自己最大潜能和报复的时机。曹操不能给他这个机会,因为曹操那时候已经是谋士如云,自己去了不过是锦上添花。孙权也不能,因为江东士子自成一派,他去了只能是个外人。而且不论是曹操还是孙权,已经足够强大了,他需要一个不太强大,但是有抱负的领导人,刘备是最佳的人选。
第三个原因:诸葛亮从来都没有想到去光复汉室。隆中对中他就已经给刘备挑明了: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所以后来诸葛亮帮着刘备,打着光复汉室,除灭曹贼的口号,都是给天下人看的,并不是真心的,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与正义。竟然从来没有想过光复汉室,诸葛亮又怎么可能去辅佐没有一兵一卒的汉献帝呢?
假如,诸葛亮一心忠于汉献帝,他要怎么去辅佐刘协?
首先,大家可能都忽略了一个细节:刘协和诸葛亮是同年出生的。而刘协十五岁的时候,就被曹操挟持了。这造成的结果是,当诸葛亮到了能够出山的年龄的时候,刘协已经被曹操控制了好几年了。
众所周知,曹操对刘协的控制极严,刘协面见过的人,都是要被严格审问的。所以,诸葛亮怎么做才能绕过曹操,见到刘协,并获取刘协的信任呢?这时候,诸葛亮就只能学习荀彧,先辅佐曹操,从而曲线救国。然而荀彧最后是什么下场你们也知道。
那么,如果诸葛亮非要辅佐刘协,铁了心了要帮刘协光复汉室,他要怎么做呢?
我的建议是:自宫。诸葛亮挥刀自宫,让自己变成太监,以侍卫的身份接近刘协,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曹操的怀疑。谁能想到,一个连命根子都没有的人,居然有光复汉室的志向呢?
就算诸葛亮成功获取了刘协的信任,还是要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没有兵权。都说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兵权,就失去了挑战曹操的根本。
在皇宫大内之地,又在曹操眼皮子底下,大规模征兵是不可能的事。诸葛亮又要怎么做呢?
我的建议是:改造木牛流马,制造出“木兵流卒”。木牛流马结构精巧,能自行行走,还不需要草料,如果能改造成人形,简直是最好的战斗兵器,将其称之为三国时期的高达都不过分。凭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做个小改装也并非难事。而且木兵流卒若是能流传下来,必定能提高古代社会技术水平,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综上,如果诸葛亮真的忠于汉献帝,那么,他只要按照我的建议做,则诛杀曹操,光复汉室,都是小事一桩,也省的跟着刘备被累的半死,还北伐失败了。
诸葛亮说:我可去你的吧!
汉室朝廷在十常侍之乱后西凉太守董卓以勤王为名占领京师,挟天子以令诸侯。此时天下诸侯林立,纷纷割据称雄。汉献帝刘协成了名不副实的傀儡,大汉气数已尽,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所以此时大汉已经不具备中兴的条件了,大势所趋就是混战后一个新的朝代来代替大汉,即使汉献帝有心中兴汉室,也没法与天命大势抗争。
汉献帝被曹操控制,是傀儡情况,刘备、诸葛亮应该非常了解的。官渡之战前董承、刘备、吴子兰等人曾秘谋推翻曹操,还政于汉献帝,兴复汉室,但失败了,仅刘备在外得以身免,其余人都被曹操处死了,包括汉献帝妃子董贵人。刘备在曹操和汉献帝身边呆过,知道名义上东汉中央政府被曹操势力牢牢控制着,在汉献帝那里没什么兴复汉室的好办法。
刘备汉室宗亲,礼贤下士,且也有匡复汉室之志,简直就是为诸葛亮量身定做的主公,再加上当时刘备周围没有人才可用,正捉襟见肘,诸葛亮的加盟无异雪中送炭,自己必然受到重用,可以实施心中抱负,所以诸葛亮选择了曲线救国,投向了刘备。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曹松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曹操、曹植等曹氏名人般如雷贯耳,但他以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晚唐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曹松的身...
曹操怎么死的 曹植 2025-09-15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甄宓为何未嫁曹植:历史真相与文学想象的博弈在三国历史的烟云中,甄宓与曹植的“叔嫂恋”始终是后世文人津津乐道的题材。从《洛神赋》的朦胧隐喻到民间传说的浪漫演绎,这段关系被赋予了超越时空的悲剧色彩。然而,剥...
曹植 甄宓是谁的妻子 2025-09-15 关银屏的婚姻归宿:从“虎女拒婚”到南疆守护者在三国乱世中,关羽之女关银屏的传奇人生始终笼罩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这位被民间称为“关三小姐”的将门虎女,因父亲“虎女焉能配犬子”的豪言而闻名,其婚姻归宿更成为...
关羽 2025-09-15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杜畿:乱世中堪比萧何的曹魏能臣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 黄盖的传奇人生:从沙场宿将到寿终正寝的岁月考据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人,作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核心将领,其军事生涯贯穿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主君的征伐历程。这位以“苦肉计”闻名于世...
孙权 孙策 2025-09-11 鲁肃与孙权:乱世中的君臣相知与战略共谋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黄月英:荆襄大地的智慧明珠黄月英,这位三国时期以才情著称的女性,虽在正史中记载寥寥,却在民间传说与地方文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她的籍贯与成长背景,不仅是个人身份的标识,更折射出三国时...
黄月英 2025-09-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