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清代割地,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赏识。《尼布楚条约》在签订之前,清代都已经打了胜仗,清代为什么还要对外割地?康熙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清代首次与外国人在谈判桌上打交道,所签署的第一份国际性和约,就是在康熙年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很多朋友对条约的内容存疑,因为我们都了解该条约签订的背景是清代打了胜仗。既然打了胜仗,为什么要对外割地呢?

其实,之所以清政府打赢了战争,还要割地,原因有二:
首先,在这份条约签订之前,清廷刚刚平定了内乱,也就是“三藩之乱”。对于刚刚结束一场内斗的清政府来说,在短时间内继续发动战争的代价是无法承受的。不论是大军还是经济,均在此前平定三藩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更令清廷措手不及的是,在与沙俄进行谈判的过程中,位于西部的准噶尔地区发生了动乱。清廷根本没有余力继续与沙俄纠缠下去,如果继续僵持下去,清政府的损失将会更大。所以,清廷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与沙俄之间的领土纷争,这样才能够有余力,尽全力解决准噶尔地区发生的叛乱。
对于沙俄政府而言,此时的清政府自顾不暇,所以哪怕是他们打了败仗,可他们仍有足够的资本狮子大开口,提出更多不合理的条件。就这样,清廷自顾不暇的处境,成为了沙俄的谈判筹码。最终,清政府权衡利弊后,做出了一定让步,以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一带的领土作为代价,换取了宝贵的战机。
其次,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谈判的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对于双方谈判代表来说,在谈判结束之前,谁都无法料想到结果。在谈判场上,能够左右谈判结果的因素有不少,例如谈判所处的背景,谈判代表的个人能力等等。
在拟定和约时,清政府所派出的代表是索额图。因为清政府赋予索额图最大程度的信任,所以本次谈判索额图拥有最大限度的谈判权。不过,索额图的谈判技巧有很大的问题,他的口才也是值得怀疑的,以至于清政府此前拟定的第一套方案以及两套备案,均没有派上用场。
最后,索额图只能被俄方代表牵着鼻子走,最后换来了割地这一结果。

从这两点,我们还能看出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过程中,清政府处于完全的被动。
在此之前,沙俄士兵入侵清代领土,对此清政府采取了强硬的态度,坚决对入侵者赋予军事打击,并一举战胜俄军取得胜利。在摘取胜利果实之后,清政府并没有第一时间扩大战果,而是做出了其他考虑,以至于沙俄侵略者并没有被赶出国境线。在沙俄政府示弱,并提出“乞撤雅克萨之围”时,清政府的表现比较耐人寻味。清政府立即下令停战,然后与俄方代表进行交涉。
由于清政府一拖再拖的缘故,战场上的优势逐渐远离中国一方,局势发生了扭转。值此之际,中国西部发生的准噶尔叛乱,直接让沙俄政府有了狮子大开口的底气。在谈判期间,清政府原本准备了三套可行的方案。倘若无法与对方就第一套方案达成共识,就拿出第二套、第三套方案,退而求其次。
第一套方案的内容是,双方在勒拿河至北冰洋划定国境线;
第二套方案的内容是以诺斯山至诺斯海峡划定国境线;
第三套方案则是以贝加尔湖为国境线。

不过,由于谈判代表的个人原因,以及诸多外因的影响,最终这三套方案未能实现。最后,由于外交场上的失利,打了胜仗的中国反倒损失了巨大的利益,被迫放弃了大片领土。所以说,很多历史爱好者都认为这是清代历史上首次对外割地求和,《尼布楚条约》也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从这以后,外国列强似乎从这起外交事件中,抓住了中国的弱点。在后来的对外战争中,外国列强纷纷效仿沙俄,在谈判场上大占便宜。晚清的军事实力根本无法与列强国相提并论,所以在谈判场上的清代代表越来越没有底气,最后陷入了“弱国无外交”的困境之中,一蹶不振。
不过,《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倒也不完全是弊端。至少,这一条约的签订,为中俄双方换来长达一百七十年的和平期。若没有这段和平期,恐怕“康乾盛世”也就不会形成。看待某个历史事件,还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利弊只是相对而言的。
参考资料:
【《清史稿》、《尼布楚条约》】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康熙两废胤礽的深层动机解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塞外行宫的寒风中,55岁的康熙帝当众痛哭流涕,宣布废黜皇太子胤礽。这场持续三十余年的储位之争,不仅撕裂了清廷权力结构,更暴露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礽 2025-11-20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的辉煌与沉浮,词人纳兰性德之父在清代康熙朝的璀璨星空中,纳兰明珠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辰。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官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作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性德 2025-11-20 佟国维的“双面棋局”:支持八阿哥与善终背后的政治智慧在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激烈角逐中,佟国维作为上书房首辅、康熙帝的亲舅舅,始终以八阿哥胤禩支持者的形象活跃于朝堂。然而,这位看似押错宝的重臣,最终却以“善终”收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禩 2025-11-19 康熙晚年为鳌拜平反:权臣与忠臣的复杂历史镜像1669年,16岁的康熙帝以“布库戏”为掩护,智擒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被后世视为少年天子巩固皇权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五十年后的康熙五...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9 康熙后宫姐妹花:繁华背后的命运沉浮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有四对姐妹花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身处权力与情感交织的深宫,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或荣耀一时,或凄凉终老,其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赫舍里氏...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9 鳌拜权倾朝野:康熙圣旨亦难逃其“二次审批”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多年的征战积累,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权臣,其权力之大,甚至到了...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7 权臣末路:康熙对鳌拜的处置与历史回响1669年盛夏,北京紫禁城南书房内,14岁的康熙帝以摔跤少年为掩护,突然发难擒获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不仅改写了清朝政治格局,更在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4 雍正与宜妃:权力更迭下的恩怨纠葛在清朝康熙与雍正两朝交替之际,宫廷内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其中雍正帝与康熙宠妃宜妃之间的恩怨,成为这段历史中颇具戏剧性的一幕。雍正对宜妃的羞辱,背后交织着个人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施世纶:靖海侯之后,清朝第一清官的传奇人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政治舞台上,施世纶以其清廉正直、勤政爱民的形象,成为那个时代的一股清流。作为靖海侯施琅之子,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荣耀,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
康熙的儿子们 施琅 2025-11-1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