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衰败与刘备滥发货币有关系吗?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通货膨胀并非只会发生于当今的纸钞时代,早在金属铸币的三国时期其实就已经发生过。刘备袭夺益州后 ,为了筹措军资,充实财政,既不用抢掠,也不用偷盗,仅凭手中掌握的货币铸造、发行、流通权利,大肆铸造钱币,遂引发难以控制的通货膨胀,将一场巨大的金融灾难引入蜀中,堪称杀人于无形。蜀汉朝廷通过发行币值1;100的新制钱,疯狂掠夺西川百姓的财富,在通胀引发的巨大阴霾下,西川百姓陷入穷困潦倒、水深火热中无法自拔。
唐朝诗人刘禹锡自诩是刘氏后裔。他曾经写过一首歌颂先贤、蜀汉昭烈帝刘备的诗,题曰《蜀先主庙》。诗中写道:
刘禹锡身为刘氏后裔,对其先辈刘玄德的文治武功进行热情讴歌,还对蜀汉后来的结局表现出无限惋惜与伤感。这亦属人之常情。
货币不仅仅具备一般等价交换的价值意义,朝廷发行的货币还具有主权之象征意义。刘禹锡的诗中说刘备恢复了被董卓废除的汉代五铢钱,实际上有超越货币本身涵盖的特殊意义,等于是宣示了刘备恢复、延续汉室血脉,重塑汉室正统,光复了汉朝西南的部分江山社稷。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军阀割据,国家饱受战乱之苦,经济更是差不多已经分崩离析。西川僻处西南一隅,地瘠民贫,但因地理偏僻、 地势险峻,少受战乱波及,所以在刘璋治蜀时期尚能自给自足,到刘备率军入蜀时,大量军民随其进入西川,期间刘备和刘璋之间又鏖战连连,蜀地兵连祸结,农田荒芜,经济残破,物资供应严重不足 ,刘备取代刘璋后,面对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益州大地,首先面对的难题就是要维持币值稳定,但要想做到这点,恢复使用汉朝的五铢钱还存在着诸多难题。
这可不是无端臆测,而是有史为证的。《三国志·蜀书·刘巴传》记载:
刘备袭取益州后不久,“军用不足,备甚忧之。巴曰:‘易耳,但当铸值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市’。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刘备刚入川时因军费不足,内心很焦急。属官刘巴对刘备建言道:“这有何难,您可以用发行新货币的方法解决军用不足的难题,只须铸造一种一枚抵一百枚(币值)的新钱币,并把所有的民间商业贸易活动都交给官吏管理 ,由朝廷垄断经营” 。刘巴这一招,实际是釜底抽薪,亦属最早的国进民退。
刘备本质就是一拥兵自重的大军阀,他首先考虑的并非西川的经济问题,也不太在意币值问题,他最在意的是军费问题,所以当刘备遇到刘巴这类“理财高手”或“金融大盗”后,能迅速捐弃前嫌( 刘巴本是是曹魏官员,非常蔑视、憎厌刘备,数次拒绝其征召),一拍即合。
刘备建立蜀汉后,朝廷将旧币按100比1的比率,折算新发行的货币,从此开启了对西蜀百姓财富进行明目张胆地疯狂掠夺模式。最终的结果,朝廷的府库必定是堆积如山,贯朽粟陈,军饷更不在话下。与之相对应的呢,肯定是百姓疲惫,穷困不堪,两手空空了。
史载,吴主孙权先后发行了以一抵千、以一抵两千甚至五千的数种大面值货币。最终导致吴国吏民贫困交加,朝廷财政巨额亏空,国家统治根基被动摇,最后军中乏粮,士气涣散,将士相率降魏,国家也因之彻底覆亡。而三国中真正恢复了汉代五铢钱的却是曹魏。
中原地区是当时人口最多、经济文化最繁盛、同时也是遭受战争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所以曹魏恢复五铢钱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
《三国志》记载,魏文帝(曹丕)黄初二年春三月,曹丕首次下令恢复使用汉朝的五铢钱。但只是到了当年秋天,因币值不稳导致谷物价格猛涨,曹丕又被迫废除了市面上五铢钱的流通。
但曹魏统治者恢复币值稳定的初心从未改变。7年后的太和元年四月,魏明帝曹睿下令重启五铢钱上市流通之路。
考古发现,曹魏发行的五铢钱体量较汉代的五铢钱稍小,但和蜀汉、东吴发行的钱币相比, 铸造精细,用料充足, 钱体明显更为厚重、足值。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血缘、利益与忠诚的博弈:刘备与糜芳关系的多维解构在三国乱世中,刘备与糜芳的关系堪称复杂政治生态的典型样本。作为刘备妻兄、创业元老,糜芳最终选择背叛蜀汉投降东吴,这一戏剧性转折背后,隐藏着权力结构、家族利益与个...
刘备 2025-09-01 诸葛亮八阵图之谜:黄承彦的“破阵”与三国权谋的深层博弈在《三国演义》的传奇叙事中,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堪称“以一敌万”的军事神话。当东吴名将陆逊率十万精兵追击刘备至夔门时,这座由巨石堆砌的神秘阵法瞬间将其困住,令其“...
诸葛亮 刘备 2025-08-19 公孙瓒为何“放手”赵云:乱世中的人才博弈与命运抉择汉末群雄割据之际,公孙瓒与刘备的同窗情谊,意外成为赵云人生转折的起点。这位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常山名将,从公孙瓒麾下转投刘备阵营的过程,绝非简单的“赠予”或“背...
赵云 刘备 2025-08-15 文聘为何未追随刘备:立场、性格与历史抉择的交织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刘备以“仁德”著称,广纳贤才,但荆州名将文聘却始终未入其麾下,反而成为曹魏的得力战将。这一历史现象的背后,是立场对立、性格差异与时代洪流...
刘备 2025-08-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