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经典《论语》也是一部国人必读的语录文集。可以说孔子对中国人的影响,持续了两千多年,并且会一直影响下去。那今天我们不是来探讨有关孔子的那些思想,而是聊一聊孔子的私事,传闻孔子是“野合”而生,这个“野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是否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如果想了解的话,那就别错过下文了。
可能很多人一直认为,说孔子是“野合”而生是指叔梁纥与颜徵在“在野外生下了孔子”。事实上,这是对“野合”两个字的误解。
当时,叔梁纥已经66岁,颜徵在还不到20岁。两人结婚,按照当时的礼仪来说,是不恰当的。因为叔梁纥是鲁国贵族,颜徵在出身平民,地位不一样。再加上年纪太悬殊,所以没办法举行婚礼。而“野合”的意义是不合礼制的婚姻。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后来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最经典的学说。并且,后来还在儒家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礼教。同时,礼教也是封建社会为人行事的基本道德规范。就是说,全社会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必须按照礼教的规范来做。在古代,礼教的地位是比法律的地位还要高的。违背了法律,只可能受到国家的惩罚;但违背了礼教,不但会受到国家的处罚,还会受到家族的处罚、道德的审判。
由此可见,礼教是一件非常严肃,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
既然如此,如果说孔子是父亲和母亲在违背礼教的情况下生下孔子,就有些不恰当了。一个出生就违背礼教的人,却用他来作为维护礼教的鼻祖,这不是显得不伦不类吗?
基督教在讲耶稣出生的时候,说的是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作为一位少女,在童真的时候就生下了耶稣。基督教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就是不让玛利亚结婚。如果玛利亚保持童真而有孩子,因此他成为圣母是很恰当的。如果玛利亚是通过结婚的方式,生下耶稣,那就失去了神圣性,就不能被称为圣母了。
显然,基督教给他们崇拜的偶像,安排了一个非常好的出生。可是,为什么中国的儒教,没有给自己的创始人孔子,安排一个非常好的出生呢?
当然了,也有人认为,孔子的出身是一个历史事实。历史上已经这样记载下来了,是不能改变的了。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是根据史料来进行写的,他也不可能修改。
但是事实上,司马迁在写孔子出生的时候,也有可以进行甄别的。因为当时存在各种各样的史料以及传说。春秋战国时期,儒家虽然是当时的第一大家,但是诋毁儒家的人是非常多的,把孔子的出身写得不堪的人,也是非常多的。司马迁完全可以通过甄别,认为那种所谓“野合”的记载,是有意歪曲孔子,是对孔子的侮辱,因而选择一种更恰当的史料。
事实上,司马迁确实也做过这样的事,包括他写商朝的先祖、周朝的先祖、刘邦的出身等等,大都是在一些传说的基础上,经过他甄别,采信了其中的一种。司马迁完全可以在孔子出生的问题上这样做。
那么,司马迁为什么没有给孔子一个好的出生呢?
我认为,司马迁给孔子一个不好的出生,比给他一个好的出生更好。
朱熹曾说过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孔子没有出生之前,整个社会是混乱无序的,是没有礼仪规范的。只有孔子出生后,创建了儒学,并在儒学的基础上,出现了礼教,因此,社会才有了规范,才有了秩序,因此社会才变得一派和谐。这就像太阳出来,黑夜离开一样。
既然如此,孔子的出生不合礼教,恰恰能够体现这种精神。
如果孔子的出身是符合礼教的,整个社会是非常规范的,那就用不着孔子什么事了,孔子的存在就没什么意义了。
显然,写孔子的出生,和写商朝先祖、周朝先祖及刘邦的出生,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孔子不是帝王,他的意义在于另一方面。所以说,司马迁留下孔子是“野合”而生,是充满微言大义的。
在战国末年的历史长卷中,樊於期是一个被血色浸染的名字。这位秦国叛将的命运轨迹,从咸阳宫阙到燕国边陲,最终定格在咸阳城外的血色黎明。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歌,...
樊於期 2025-09-16 孙膑的妻子与后代:历史迷雾中的家族轮廓孙膑,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以“围魏救赵”“马陵道歼庞涓”等经典战役闻名于世。然而,相较于其辉煌的军事成就,他的家庭生活却笼罩在历史迷雾之中。关于孙膑的妻子与...
庞涓 孙膑 2025-09-15 孟尝君屠县:名士光环下的残暴真相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田文以“广纳贤士、礼贤下士”闻名,门下食客最多时达三千余人,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著称的贵...
孟尝君 田文 2025-09-12 泓水之战:千年古战场的现实启示公元前638年的泓水河畔,宋襄公高举“仁义”大旗,面对渡河未竟的楚军严守“不鼓不成列”的古礼,最终以惨败收场。这场看似规模不大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宋国争霸中原的野...
宋襄公 启 2025-09-11 楚王问鼎:春秋霸权与礼制崩坏的交响公元前606年,洛阳南郊的周王畿上空阴云密布。楚庄王亲率大军陈兵周疆,在九鼎陈列的明堂前,这位南方霸主突然发问:“九鼎之大小轻重几何?”此言一出,周大夫王孙满握...
楚庄王 2025-09-10 千年运脉:大运河开凿的历史意义与文明回响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长江与淮河之间挥动第一锹泥土,邗沟的诞生不仅拉开了中国运河文明的序幕,更在2500余年的岁月中,将这条人工水道锻造成中华文明的精神动脉...
夫差 2025-09-09 卜商:孔子门下的文学巨擘与经学传承者卜商,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是春秋末期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作为孔子晚年最杰出的弟子之一,他以“文学”科高才生的身份位列“孔门十哲...
孔子 卜商 2025-09-09 弦歌东周:孔子与苌弘的师道传奇公元前518年的洛阳城,34岁的孔子携弟子南宫敬叔踏入周王室观星台。这位鲁国士人不会想到,此行将遇见改变其音乐思想的关键人物——周敬王内史大夫苌弘。这场跨越地域...
孔子 2025-09-08 孔子与子贡:误解与深意的交织——探析“孔子不喜欢子贡”的真相在《论语》的记载中,子贡作为孔子门下“言语科”的杰出代表,以巧言善辩、悟性极高著称,其名字出现频次甚至超过颜回。然而,史书中却流传着“孔子不喜欢子贡”的说法,这...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姓曹为何称“颜回”:姓氏与名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不仅是家族血缘的标识,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姓氏“曹”与名字“回”的组合,看似矛盾,...
颜回 孔子 2025-09-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