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障”一词曾多次出现在《红楼梦》中,那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孽障”是佛教术语,意为前世种下过妨碍修行的罪恶。除此之外,还有两种含义分别是长辈骂子弟不孝;甘肃和青海方言那边的方言,意思是可怜。《红楼梦》中,贾政就骂过贾宝玉说他是孽障,不过这种责怪也会夹杂一些爱意、疼意,其韵味相当丰富。不同情况,不同语境下,“孽障”的意思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贾政在两个章回中骂了儿子贾宝玉是"孽障",分别刻画了他迂腐刻板和严苛无奈这一失败的父亲形象。
在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机敏动诸宾"中,在贾政率众清客到大观园内为轩馆题写匾额时,正好遇见宝玉,便叫上他一同前往参与题写,借此看看儿子贾宝玉有无真才实学。当儿子贾宝玉所作对联、题字别出心裁,清新活泼后,贾政内心是欣慰的,但却表达出打压式的教育理念。
书中如此写道:
"(贾政)一声断喝:无知的孽障!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认得几首旧诗,敢在老先生跟前卖弄!方才任你胡说,也不过是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
你看,明明贾政对儿子的才学还是认可,众清客也评价挺好。偏偏贾政怕儿子贾宝玉自负,便用了"无知的孽障"这个词来管教约束儿子,他对儿子的那份爱尽管涌到嘴边,却不愿意也不擅长用激励语言来表达。
他说出的话总是带着几分别扭,几分打压。贾政这种"故作谦虚",说白了,就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在作怪,认为不能让宝玉有"飘飘然"的状态,便以他再怎么能也能不过那些老先生为说辞予以"贬斥"。
这其实折射出贾政迂腐刻板的父亲形象,对儿子有才学,该肯定该激励时,说说认可表扬的话语,何妨?
在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舍,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中,因宝玉和忠顺亲王府的小旦蒋玉函交好,蒋玉函从王府逃走,忠顺王以为是宝玉窝藏,便派人来询问;兼之王夫人的贴身丫环金钏儿投井而死,贾环诬告说是贾宝玉强奸金钏儿未遂将其打了一顿后羞辱致死。这两件事让贾政非常恼怒,便着下人毒打管教贾宝玉。
当王夫人哭着求情时,贾政又大骂贾宝玉:
"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经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
贾政用"不肖的孽障"来痛斥贾宝玉,主要是以为儿子交往伶人,是浪荡无行;又淫辱母婢、逼奸致死,是放纵邪恶。由此,贾政在不察之下,满是辛酸地怒骂儿子不争气。
在贾政看来,贾府是"宽柔以待下人"的家风,怎能破坏?兼之他更寄望贾宝玉能用心读书,将来科考高中,能延续贾府百年望族的荣耀。
见宝玉如此荒淫,贾政如何不急?情何以堪之下,贾政便采取了这一通不分青红皂白的粗单粗暴的教育儿子方式。
下手之重可见一斑!
贾政"严苛失察"的父亲形象由此绝绝对体现出来,这也是封建社会大家长制作风下必然导致的恶果。
面对儿子"被误会",或者出现自认为反感的情况,应该有耐心,了解具体事由后,再行决定。听见风就是雨,不加察查,就是一通棍棒,这样的教育真能"浪子回头"吗?
显然不能。
曹公在《红楼梦》中通过这两个"孽障"的说法,将贾政作为父亲对儿子失败的教育形象很生动地描绘出来,亦诠释了他对贾宝玉又爱又恨的真实想法,同时折射出他并不知道怎样才能教育好儿子的粗糙心态。
贾母在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重情"中,因贾母在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陪同下,去清虚观"打醮"时,张道士见着贾宝玉提及说亲一事。受此刺激,林黛玉"中了暑",嗔着贾宝玉"从今以后,再也不见张道士了。"宝黛二人回到贾府,为此事产生不愉快,后来还升级成"宝玉摔玉、黛玉剪帕"几乎闹僵的局面,彼此说了许多生分的负气之言,使得疼爱宝黛二人的贾母在着急下说出了这番言语:
"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造下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
这里贾母在抱怨中使用的"孽障"一词,明面是佛教中的含义,有自己前世何以作孽修下此等罪过的意思。
而实际上表达着贾母对贾宝玉这个嫡孙、对林黛玉这个外甥女是真正的疼爱,故称宝黛二人为"冤家",还用了"不是冤家不聚头"的俗语。
又因宝黛二人为"张道士说亲"一事产生了误会,贾母深感不安,便不再参加清虚观打醮的后续活动,委托王熙凤代为落实。
由此可见,贾母是真正支持"宝黛配"的,她对宝黛二人的溺爱与保护其实远超三春,就是贵为贤德妃的贾元春、贾府管家王熙凤、外侄孙女史湘云、重孙媳妇中最看好的秦可卿等也不可同日而语,可以相提并论。
只是,"盛极而衰"的贾府,在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早逝,父亲林如海不久又病逝于扬州任上,林黛玉真正成了寄人篱下的弱势"林妹妹",从贾府长远着想,贾府当家人贾母在万般无奈下,只好放弃"木石前盟",倾向于元春、王夫人、薛姨妈等人力挺的政治联姻"金石良缘"。
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便应运而生,成了千古绝唱。
以上是《红楼梦》用"孽障"最为经典的说法,无论是贾政教育儿子宝玉称之为"孽障",还是贾母疼爱宝玉、黛玉二人自谓"孽障",都将"孽障"一词的旧时意义引用得活灵活现,很生动地突出了人物形象。
然,《红楼梦》第61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中,很意外地体现在丫环对丫环的说辞里,王熙凤陪嫁的丫环平儿在报告"茯苓霜事件"调查情况时,对王夫人身边的丫环彩云和玉釧儿便说出了"孽障"一词:
"也须得把彩云和玉釧儿两个孽障叫了来,问准了他方好。不然,他们得了益,不说了为这个,倒像我没本事问不出来,顺出这里来完事。他们以后越发偷的偷,不管的不管了。"
当王熙凤要釆取毒辣手段处置当事人时,平儿又将与宝玉商量的意见笑着劝说凤姐:
"……是宝玉那日过来,和这两个孽障要什么的,偏这两个孽障呕他顽,说太太不在家,不放手。宝玉便瞅他两个不提防的时节,自己进去拿了些什么出来。这两个孽障不知道,就吓慌了……。"
平儿的言下之意,这茯苓霜是宝玉拿走的,不过是与彩云、玉钏儿两个丫环闹着玩的,不宜深究。
王熙凤见主谋是贾府少爷宝玉何为,最终便不了了之。
可见,平儿在"茯苓霜事件"中,称呼与自己一样身份的彩云和玉钏儿为"孽障",颇显其高超的说话艺术。
一方面,体现了自己行使调查权的威严,有利于真正弄清"茯苓霜事件"的来龙去脉。平儿与贾宝玉为将"茯苓霜事件"大事化小,一番商议后,找来真正的"偷霜者"彩云及与之互相推赖的丫环玉钏儿合计,为使受冤枉的柳五儿得到清白,便在彩云和玉钏儿身上用了"孽障"一词,字里纸间透着一份"保护"的情意。
以致彩云后来勇敢地站出来,承认自己受赵姨娘委托,在王夫人那里偷了一瓶茯苓霜给贾环。
而柳五儿背这"黑锅",只因王夫人给宝玉的玫瑰露,宝玉给了芳官,芳官又送给柳五儿。柳五儿为还情,便送茯苓霜到怡红院,恰巧被林之孝家的看见,误以为是这霜是柳五儿在王夫人处偷的。
事情由此真相大白。
另一方面,平儿对彩云和玉钏儿使用"孽障"一词,可以让王熙凤深信不疑。毕竟管家王熙凤让她行使调查权,王熙凤作为上位者的权威是不可冒犯的。
这番话可以震慑"真凶"彩云,目的是要她懂得拐弯,不能与玉钏儿互相推脱就以为查不出实情便万事大吉,或有柳五儿顶缸就可以心安理得高枕无忧。
这"茯苓霜事件"原本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何苦让可怜之人代为受罪?
何况,还有贾府的少主人宝玉站出来保护她们?大家只要知趣,懂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道理,从中吸取教训便好。
"茯苓霜事件"的处理最终如平儿之想,得以妥善作结。
可见,用在这里的"孽障"一词意义深远,充分体现出平儿的智慧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简介】李大奎,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爱好者。
贾充(217年—282年),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是三国曹魏末期至西晋初期最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之一。作为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他以“弑君篡权”的标...
2025-09-30 完颜亮:从宗室权臣到弑君篡位者的帝位争夺史完颜亮(1122年2月24日—1161年12月15日),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太师完颜宗干次子。这位兼具政治野心与文学才华的帝王,其夺...
2025-09-30 霍成君:从宠冠六宫到冷宫自缢的悲剧人生霍成君,这位出身权臣之家的女子,曾以皇后之尊宠冠六宫,却在十二年冷宫岁月后选择自缢,其人生轨迹堪称汉朝宫廷权力斗争的缩影。她的悲剧,既是家族野心与皇权碰撞的必然...
2025-09-30 孟光:跨越历史长河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孟光这个名字承载着两种截然不同却同样深刻的人生轨迹——一位是东汉时期以“举案齐眉”闻名天下的贤妻,另一位则是三国蜀汉以耿直敢言著称的大司农。...
2025-09-30 金日磾:从匈奴王子到汉朝托孤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武帝统治的辉煌时代,一位来自匈奴的王子金日磾,以忠诚与智慧书写了跨越民族与阶层的传奇。他的一生,既是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也是汉匈关系中融合与冲突的缩影。从匈...
2025-09-30 古代后宫妃子的日常:在礼制与争斗中的生存图景古代后宫是皇权制度下的特殊场域,既承载着延续皇嗣的使命,也暗藏着权力博弈的暗流。通过历史记载与宫廷制度分析,可还原出妃子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她们的日常既非完全沉...
2025-09-30 来敏:蜀汉政坛的“长寿异数”与命运浮沉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蜀汉政权中有一位官员以九十七岁高龄跨越了整个王朝兴衰——来敏。这位出身荆楚名门的学者型官员,既是蜀汉宫廷的文化符号,也是政治博弈中的“...
2025-09-30 朱祐杬:藩王人生与死后尊荣的传奇交织在明朝两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朱祐杬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他生前仅为藩王,未曾染指皇权,却在死后被儿子追尊为皇帝,其人生轨迹与身后影响构成了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篇章...
2025-09-30 韩安国:错失丞相之位的能臣与“死灰复燃”的传奇人生韩安国(?—前127年),字长孺,梁国成安县(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西汉时期以才智与政治手腕闻名的名臣。他一生历经景帝、武帝两朝,从梁国幕僚到中央御史大夫,曾以...
2025-09-30 辛宪英:名门智女的乱世传奇辛宪英(191年—269年),字宪英,出身于汉末陇西辛氏,这一家族以经学传家,世代为官,在曹魏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父辛毗是曹魏重臣,官至侍中,以刚直敢言著称,...
2025-09-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