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靖难之役的主力朱高煦为何最终一家都被杀光?妻子儿子无一幸免
朱棣二儿子朱高煦,为什么那么悲催?其实他被人联手给坑了!
确实有点背的因素,他老子朱棣曾经抚着他的背说:“世子多病,你要多努力”,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想把皇位传给他。但是后来朱棣在大臣的劝谏下,以及太子有个好儿子,朱棣最终没能兑现自己诺言。朱高煦最终的结局,是被自己侄子明宣宗活活用火烤死。
朱高煦是朱棣的第二个儿子,都是皇后所生。但是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却不好,“性凶悍”、“高煦不肯学,言动轻佻,为太祖所恶”。朱元璋对自己这个孙子都是不怎么喜欢的,由此可见他的脾性了。他的舅舅认为他无赖,私下里教训了他一顿。可朱高煦却是根本不听,偷了舅舅一匹马,直接回北京去了。就是这样一个主,不好学习,行为无赖,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但他也并不一无是处,打仗还是非常勇敢的。在朱棣靖难期间,数次冲锋陷阵,把陷入险境的朱棣给救出。
因为朱棣的大儿子身体肥胖,走路都要人驾着,朱棣常常担心这个儿子会走在自己前面。再加上二儿子朱高煦作战勇猛,这一点和朱棣非常像,所以朱棣才有了那番话,让朱高煦加油!朱高煦把这句话听心里去了,恃骄横行,做下了许多不法之事。
朱高煦多战功,世子多疾,再加上朱棣的话,朱高煦自然也想当太子。等到朱棣登上皇位,大臣们讨论立谁为太子。军中许多将领主张立朱高煦,军中派系是朱高煦的主要支持力量,好几次都差点成功了。但是文臣认为朱棣大儿子仁慈,而且有“好圣孙”(指明宣宗朱瞻基)。所以朱棣最终认为太子仁慈,并且是自己老爹朱元璋立大儿子为世子,朱高煦许多不法行为也传到朱棣耳中,所以最终大儿子朱高炽被立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明仁宗。
这时的朱高煦被分封到云南,但是他缺却坚决不去。后来又给朱棣请求设置天策卫,自比唐太宗,想要通过武力夺权。但诡异的是,朱棣竟然答应了。原先朱高煦嫌分封到云南太远,后来朱棣又把他封到青州,但朱高煦依旧不去。朱棣对此生了疑心,让他赶紧去自己的藩国,可他依旧抗命不遵。后来更是大胆,擅自使用超出他规格的物品。朱棣把他囚禁起来,要废为庶人,明仁宗哭泣着求情,才得以幸免。后来明仁宗又多次用书信劝诫他,朱高煦不听。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朱棣和自己大儿子,也就是未来的接班人,已经开始联手坑自己的二儿子了。如果朱高煦足够聪明,此时应该收敛自己的行为,好好做一个藩王,可是他依旧不甘心。因为他看到自己父亲,就是由藩王而做了皇帝,所以他也想比照葫芦画瓢。朱高煦还偷偷派人到北京打探情报,等待造反的机会。只是这种情况已经被他哥哥明仁宗知道,对待他比以前更好(也许心里已经开始霍霍磨刀了,可惜朱高煦却看不透)。
朱棣驾崩之后,明仁宗继位。只是他的身体确实很有问题,继位不到一年便挂了。接着便是明宣宗继位,朱高煦一下子成了皇叔。这下子和当初朱棣夺了自己侄子的皇位,情形更加相似了。明宣宗朱瞻基此时在南京,需要到北京登基。朱高煦命人埋伏在朱瞻基要走过的路上。只是朱瞻基也是非常小心,从其他路上走过,让朱高煦空等一场。朱瞻基登基后,对待这个叔叔更好,朱高煦比原来更放肆(朱瞻基也是非常腹黑,接过老爹的棒,开始阴这个叔叔了)。
明宣宗继位当年8月,朱高煦起兵造反。派遣他旧日部下,到京城联络以前的心腹,被人逮到告诉明宣宗。朱瞻基并没有马上起兵,只是派了一个大臣前去抚慰。朱高煦空口出狂言:“永乐(朱棣)听信谗言,削减我的护卫,把我迁到了这里。仁宗想要用金银财帛来拴住我,我怎么能闷闷不乐地呆在这里呢(我要造反当皇上)”。明宣宗把朱高煦的造反情状公布给大臣,并在大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
本来朱高煦踌躇满志,但一听到自己侄子御驾亲征,朱高煦就害怕了。等明宣宗到了朱高煦的封地,用火炮攻击城墙的时候,朱高煦直接就不敢打了。让人捎信给宣宗,和妻子诀别之后便马上投降。他手下的将领劝他:“宁肯一战,即使战死也不能被对方擒住”。朱高煦不听,从另外的小路到了明宣宗军营。朱高煦造反失败,连和自己侄子对阵都不敢。只能说朱高煦志大才疏,徒惹人笑。
朱高煦到了明宣宗军营后,“罪臣万万死,惟陛下命”。宣宗把他带回京师,圈禁起来。如果到此打住,朱高煦还能留一条性命。但是他被圈禁之后,故态萌发。等到明宣宗去探望他的时候,他倨傲地坐在地上。还趁朱瞻基转身的瞬间,伸出脚把明宣宗绊倒。朱瞻基这下子被惹火了,直接用几百斤的铜缸把朱高煦盖在下面。但朱高煦的力气非常大,竟然能顶着铜缸跑。朱瞻基也是一个狠人,直接命人在铜缸周围烧起红炭,活活把这位皇叔烤死在铜缸中。他的几个儿子,后面陆续也被处死。
综上所述,朱高煦虽然自比唐太宗,还想着重复自己老爹朱棣的神奇之路。但是从他的种种行为来看,却直接是取死之道,简直就是一勇之夫。可惜他又遇到了腹黑的一群对手,直接把他阴死还让他落一身骂名,成为了千古笑料。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朱高煦不是点背,而是智商根本不够用。他一心造反,可朝廷大军来到面前的时候,他甚至都不敢抵抗,直接投降。投降之后还不安分,竟然还要撩拨自己的皇帝侄子,这简直就是嫌弃自己活得太长。所以,朱高煦的失败,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智商、能力的问题!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地宫中,三口朱红色棺椁并列而立:居中为万历帝,左侧是孝端皇后王喜姐,右侧则是孝靖皇后王氏。这一布局折射出明代宫廷最复杂的权力博弈与人性...
朱翊钧是个好皇帝吗 孝靖皇后 2025-09-17 万贵妃与客氏:明代后宫权势女性的双面镜像明代宫廷史上,万贞儿(万贵妃)与客印月(客氏)作为两位以乳母身份崛起的女性,均以非传统路径突破后宫等级秩序,成为影响皇权运作的关键人物。然而,二人的权势根基、政...
客氏 万贵妃 2025-09-16 鱼玄机与绿翘:主仆恩怨背后的晚唐社会镜像晚唐咸通九年(868年)夏,长安西郊咸宜观后院惊现一具女尸。经查,死者是道观婢女绿翘,凶手竟是女冠鱼玄机——这位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名动诗坛的女诗人,因...
鱼玄机 2025-09-16 内厂:明代皇权博弈下的昙花一现在明代复杂的政治生态中,特务机构始终是皇权与官僚集团角力的关键工具。当锦衣卫、东厂、西厂构成的特务网络已无法满足统治需求时,明武宗朱厚照于正德三年(1508年)...
朱厚照为什么没有子嗣 2025-09-16 盛庸:靖难烽烟中的忠烈悲歌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金陵城破的烽烟中,盛庸单骑跪于朱棣马前。这位曾让燕军闻风丧胆的南军统帅,此刻褪去历城侯的蟒袍,以最卑微的姿态向新君献上佩剑。然而,这...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盛庸 2025-09-15 朱祁钰妻儿之死:权力漩涡中的家庭悲剧明代宗朱祁钰的妻儿之死,是明朝历史上一段充满争议与谜团的往事。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朱祁钰的妻子汪皇后与儿子朱见济服毒自尽的情节,引发了观众对这段历史的强烈好...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2025-09-15 王守仁真的那么厉害吗?——从多维成就解析“千古完人”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以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成就,被后世誉为“真三不朽圣人”。他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孟朱王”,其思想影响远播...
王守仁 孔子 2025-09-15 罗贯中:元末明初的文学巨匠与章回小说鼻祖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一说为山东东原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被誉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 2025-09-15 朱温与朱元璋:跨越时空的朱姓帝王,却无血缘关联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姓虽非大姓,却诞生了两位极具影响力的帝王——后梁太祖朱温与明太祖朱元璋。二者同姓且同为开国君主,又同为安徽人,常引发后人对其关系的猜测。然...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9-15 朱棣是否知晓帖木儿东征:历史迷雾中的战略博弈公元1404年冬,中亚草原上寒风凛冽,帖木儿帝国的大军正沿着天山南麓向东方推进。这位征服了半个亚洲的“跛子征服者”,将矛头指向了万里之外的大明王朝。而此时,南京...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