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是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他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看吧。
虽说古代的和平盛世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动荡的乱世却也总吸引人的目光。两汉时武帝盛世和光武中兴引人瞩目,而东汉末的群雄乱斗亦传唱至今。那你可曾注意?在汉末的群雄之中,有一个家族明明靠读书起家,却也雄霸一时。
一、南汝河畔的名门
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不缺名门望族的。以炎黄为起点,后世子孙形成了多个家族。袁氏即是一个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由陈国大夫袁涛涂,分自妫姓的一大家族。这个家族以陈郡为直系郡望,后分出汝南郡袁氏和彭城郡袁氏,再分出赤水河流域的袁氏。
东汉末年知名军阀袁绍即出自汝南郡袁氏。这一脉以袁绍的高祖父袁安为始祖。至袁绍这第五代,前四代之中便有五人官至三公。具体说来,袁安举孝廉入仕,历经明、章、和三帝,最终位至三公。袁安之子袁敞、袁安之孙袁汤亦位列三公。且袁汤还因有功而被汉桓帝封为安国亭侯,开了袁氏封侯之先河。
再之后,袁汤长子袁成,也就是袁绍的父亲,官至五宫中郎将,并与外戚梁冀交好。袁汤的另两个儿子,也就是袁绍的两位伯父,袁逢与袁隗,前者追封为三公,后者在世即为三公。因而汝南袁氏是当之无愧的名门望族。
再说回枭雄袁绍。他本是袁逢之子,后过继给长子袁成。相比于汝南袁氏其他乐于避世而居的子弟,袁绍归入豪爽爱社交的袁成一脉着实恰当。
少年时,袁绍就表露出了“壮健好结交”的特质,“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再加上汝南袁氏的名门 “加分”,父亲袁成和其挚友梁冀的提携,袁绍就这么轻松又自然地跳出了袁氏以经学起家的传统,转而成为了一位“以侠气闻”的侠士。
二、从名门到军阀集团
当然,只有袁绍一人英名在外,与后来左右一方的袁绍集团还是有着巨大差距的。袁氏从书香名门转变为军阀集团,既有袁氏自身的优势,还有当时利于袁氏转变的社会条件。
在东汉,豪门的军事化转变并不是稀奇事。早在刘秀复国时,中央就已经确立了“柔道”。所谓“柔道”,就是尽可能地满足地主统治阶级的欲望,以拉拢地主阶级换取社会稳定。而地主阶级最容易渴求什么呢?那自然就是土地和能够劳动的百姓。
于是东汉就常有地主豪强将农民控制在自己的土地,甚至组建起护卫财产的家兵的情况。朝廷对此往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到了汉末,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农民起义的频发,国家就更需要地方自己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这一下简直是直接把地方兵权递到了地方豪族们手中。
前文提到,袁氏是汝南有名的望族。这在袁氏军事化的转变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虽因政策失误而给了豪强们拥兵自重的机会,但各个名门要拥有多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却要靠自身的名望和经济实力。
对于四世五公,袁成父子还有侠名在外的袁氏而言,要在乱世收买人心、招揽人才大抵比黄河水东流都容易。尤其是本与袁氏交好的外戚何进被宦官所害,袁氏代表世家大族诛除专权宦官后,袁氏更是获得了世家大族的普遍支持,为后来袁绍被推举为讨伐董卓之盟主打下了基础。
在袁氏诛除宦官后,枭雄董卓入京,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董卓的暴虐统治下,以袁绍为 核心的袁氏及其支持者与董卓决裂。且因为董卓太不得人心,此次决裂后更多人选择了支持袁氏以武力反董卓。袁绍作为袁氏的核心人物,自然而然地拥有了领头羊的地位。汝南袁氏也从书香名门彻底转变为实力强劲的军阀集团。
而袁氏军阀集团要成为一方雄霸,自然就需要有其控制地域及人口。这块被袁氏选中的宝地即是冀州。冀州在当时本由韩馥控制。但凭借袁氏的资本和自身的影响力,袁绍不费一兵一卒就说服韩馥将冀州“谦让”给自己。
“带甲百万,谷支十年”的一方宝地就这么落入袁氏集团的手中。这个以经学起家的家族便在一众源自功臣的世家中鹤立鸡群,走到了巅峰。
三、辉煌如大江东去
可惜的是,夺冀州成就了袁氏,也成为了这个家族没落的开端。前文提到,袁氏的成功离不开其他世家大族的支持。甚至可以说,不是袁氏自身有多么卓然,而是其他世家大族在董卓乱汉时愿意唯袁氏之马首是瞻。
而在董卓被灭之后,国家真正具有象征意义的“马首”汉献帝“回归”。可袁绍却以汉献帝不是自己所立而不愿追随,并想代汉自立。这一点就戳到了其他世家大族的神经:虽然大家都清楚汉献帝没有实权,但天子始终是天子。众人会对“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满,但接受程度再怎么都高过代汉自立。因而袁绍在此时不崇汉室而欲自立的举动直接伤害到了世家大族这一让袁氏立足的顶梁柱。
袁氏的作茧自缚还不只这一点。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当攻不攻、当守不守、当断不断的指挥直接折损了袁氏集团的主力。官渡之战后,大抵是怒急攻心,袁绍很快病逝。而在他病逝后,已在集团中存在多时的子嗣继承问题爆发。
袁绍有三子,袁谭为长子。但袁绍夫妇更偏心幼子袁尚。因而在袁绍死前,其追随者就已经在他眼皮底下分为了两拨。对此袁绍置若罔闻,以至于后来袁氏两兄弟的继位斗争发展为了袁氏集团的内斗。东汉末年“外斗”都忙得枭雄们不可开交,袁氏集团此刻还来内斗,也不怪他们后来很快消解了。
自袁绍于建安七年(202)病逝后,袁氏集团迅速被更强大的曹操集团击破。从书香名门到割据集团,袁氏崛起之迅速令人惊叹,毁灭之迅速亦令人扼腕。空留下汝南继续车水马龙,空留下南汝河独自东去,空留下曹操集团一统北方,进而一统袁氏想夺却没夺下的天下。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袁绍凭借“四世三公”的家世与河北四州的基业,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在这场权力博弈中,一位来自广平的谋士以超前的战略眼光与刚直的性格,在历...
袁绍 2025-09-17 河北四庭柱一正梁:袁绍麾下的传奇武将组合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乱世中,袁绍凭借冀州之地崛起,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军阀之一。其麾下不仅谋士如云,更有一批能征善战的武将,其中“河北四庭柱一正梁”的说法在民间广为...
袁绍 2025-09-02 辛毗之死:一场被误读的历史悲歌建安九年(204年)邺城攻防战中,曹军将领徐晃生擒袁绍旧部审配。当辛毗持马鞭怒抽审配时,这位宁死不降的袁氏忠臣突然高呼:“吾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此言如利刃...
徐晃 袁绍 2025-08-27 沮授“矢北”:忠贞不渝的悲歌与战略远见的陨落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袁绍麾下曾有一位以“矢志于北,尽忠于国”闻名的谋士——沮授。他提出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年疲曹”等战略,堪称河北版“隆中对”,却因袁绍...
袁绍 2025-08-25 审配杀辛毗全家:历史与文学交织下的悲剧在三国纷争的历史长河中,袁绍集团的覆灭堪称关键转折点。而在这场权力更迭的背后,审配与辛毗两大家族的恩怨纠葛,尤其是“审配杀辛毗全家”这一事件,不仅成为后世文学创...
袁绍 2025-08-19 甄宓爱过袁熙吗?历史迷雾中的情感真相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甄宓与袁熙的婚姻始终笼罩在政治与战乱的阴影之下。作为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甄宓的人生轨迹因官渡之战后的袁氏败亡而彻底改写。关于她是否曾对袁...
袁绍 甄宓是谁的妻子 2025-08-13 田丰:乱世中的顶级谋士,为何难逃悲剧命运?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谋士如云。在袁绍阵营中,田丰以其卓越的智谋与刚直的品格,成为三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谋士之一。尽管其战略眼光与军事才能被后世高度评价,但因性格与...
袁绍 2025-08-04 正史揭秘:文丑究竟命丧谁手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文丑作为袁绍麾下的一员猛将,以其勇猛无畏的战斗风格在战场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他的结局却充满了悲剧色彩,最终命丧沙场。那么,...
文丑 袁绍 2025-07-30 乱世枭雄的道德悖论:袁绍的善恶之辨与历史定位东汉末年的乱世中,袁绍以“四世三公”的显赫家世崛起,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然而,后世对他的评价却陷入两极:有人称其为“鹰扬河朔”的乱世雄杰,也有人斥其为“志...
袁绍 2025-07-30 袁谭之死:权力漩涡中的悲剧终章袁谭作为袁绍长子,其命运始终与袁氏集团的兴衰紧密相连。建安七年(202年),袁绍病逝后,逢纪等谋士伪造遗命,立少子袁尚为继承人。这一决定直接撕裂了袁氏集团,袁谭...
袁绍 2025-07-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