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司马懿为何害怕曹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三国历史中,真正笑到最后的势力不是曹家、孙家与刘家这三位创国者,而是司马家这个捡漏者。当年曹家没能实现的天下统一,被创立晋朝的司马炎给完成了,可谓是相当讽刺了。
而司马家能够问鼎王座,最大的功臣就是折服隐忍的司马懿了,如若不是他一生隐忍筹谋,在最后关头为司马家做好了铺垫,可能司马炎也不会当上皇帝。
司马懿一生的隐忍很多,从辅佐曹操开始,就走上了一条不能回头的权臣之路。一开始努力是为了自己的小命,后来开始上进,则是为了觉醒的野心。在他辅佐的三个皇帝之中,他最忌惮的是曹操,最恭敬的是曹丕,最害怕的却是曹叡。为何司马懿最害怕的不是曹操,反而是年纪小的曹叡呢?
一、半生扬名
司马懿少年时期便以才华出众名扬天下,但他本人却是不喜欢争名逐利的,早年间为了躲避曹操的招揽,他甚至在床上装病许久。可曹操不肯罢休,非要把司马懿拉进自己的阵营里面,使尽了各种手段,最终靠着威逼利诱让司马懿就范。司马懿内心非常的不情愿,但表面上还不能表现出来,因为曹操这个人非常多疑。
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也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一点,司马懿开始卖力为曹操出谋划策,并很快成为了曹操的心腹,凭借扶持他称帝的动作,获取了他的信任。曹操建立魏国后,夺储之争也开始了,身为曹操宠臣的司马懿自然也要选择阵营战队。司马懿是个聪明人,一眼就看出了只有曹丕才是继任的最佳人选,因为他的能力确实比其他儿子更加出众,所以他选择辅佐曹丕上位。
司马懿的支持加上曹丕本身的能力王储之位很快到手。在曹操死后,司马懿成为了曹丕最得力的助手。曹丕的性格与曹操不同,因为司马懿的拥立之功对他格外的信任,不断地重用提拔他,让他迅速成为朝中数一数二的肱骨重臣。
曹丕在位的这段时间,司马懿是最幸福的,毕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曹丕对他的认可让他更加有动力为魏国卖命。惋惜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曹丕虽然励精图治,但极为短命,继位没几年就去世了。临终之前,曹丕将下一任君主曹叡托付给他与其他几位重臣,让他们尽心辅佐曹叡治理魏国。
二、强敌登基
曹丕死后,司马懿作为托孤大臣,在朝中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这样的现状让他之前因为曹丕惜才重用他而熄灭的野心再度澎湃,但曹叡继位后展现出的能力让他在只能暂时放下夺权的想法。
曹叡是个极有心计的人,而且狠辣程度丝毫不逊于他的祖父曹操。早年,他就因聪慧极受曹操的喜爱,锋芒毕露,很早就跟着父亲曹丕一起上过战场了,曹丕对他也很是看好。
惋惜后来因为他母亲作乱被处死,他也受到了牵连,被贬为庶民,虽然曹丕很快又恢复了他的王位,但心里已经不再喜爱他了。他是个睚眦必报的人,而且因为母亲的死与父亲的不待见,开始心里扭曲,为了能够上位复仇,他开始了一系列的伪装。
他先是把自己伪装得纯洁无害,上进明理,拉拢了曹丕的心腹重臣卫臻,又借助他的口让曹丕对他的印象发生转变。随后他开始讨好无子但颇受曹丕宠爱的郭皇后,成为了她的继子。枕边风加上重臣对他的肯定,曹丕终于在临终前决定立他为太子,并将王位传承于他。
大权在手后,曹叡一改往日的伪装,暴露出了自己强势的掌控欲,对于朝臣的劝谏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明面附和,却并不会被别人左右想法。这是让司马懿最为忌惮的,因为他作为一个谋臣,为君主出谋划策是他最大的本事也是依仗,他能凭借这个本事在某些事里面做一些手脚,为自己谋求一些好处与便利。
但曹叡的坚定意志却让他的谏言起不到任何作用,这让他有些后怕。而且曹叡的性格有些阴郁,可能是母亲的死对他打击太大,竟然还喜欢穿上了女装,这个怪癖为他更是增加了一层神秘诡异的色彩。
三、多重隐患
大家可能会说,司马懿在朝中乃是三代肱骨重臣,如此权势滔天又何必对一个刚上位,还未稳定的新王如此恐惧?对此司马懿是有苦说不出,他的肱骨重臣名号虽然看上去骇人,却没什么实权在手,根本不能在朝内只手遮天。
再加上他为人十分谨慎,很少会在朝中与其他朝臣掏心掏肺,也就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党派,其实根本没什么影响力。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手上没有半点兵权,万一曹叡哪天看他不顺眼,要杀他,他是没有任何自保能力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不碍眼,保住自己的小命。
除了自身原因,司马懿忌惮曹叡还因为一个人,那就是手握重兵的曹氏宗亲曹真。此人是曹叡的心腹,也是他的死对头,巴不得他早点死。有这两位强敌对他虎视眈眈,司马懿又怎敢轻举妄动?
当然,即使强敌环伺,他也没有放弃自己争权的决心,这样寄人篱下的日子他真的过够了。为了打消曹叡的疑心,也是为了能有悄悄积攒兵力的时间,司马懿又开始了“装病之旅”,而且更加小心谨慎。
如今他已年迈,曹叡也无需向曹操当年一般逼迫他出山辅佐,只是依然对其监视,提防他有谋逆之举。这样的监视让司马懿在曹叡活着的时候根本不敢妄动,直到曹叡去世,幼主曹芳上位,他才开始进行自己的夺权大业,为晋朝建立打下了基础。
总结
其实从司马懿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曹叡是非常有实力的,对于帝王御下之地掌握远胜其父,甚至超过了祖父曹操,这才让司马懿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如若不是曹叡的寿命太短,可能司马懿根本熬不死他,司马家也不会有后来的成就,只能说一切都是造化弄人。当然,这也是司马懿一生隐忍的结果,着实令人佩服。
公元239年1月22日,曹魏王朝第二位皇帝魏明帝曹睿在洛阳病逝,年仅36岁。这位曾指挥曹真、司马懿击退吴蜀联军、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的雄主,其生命戛然而止的结局...
司马懿 曹真 2025-09-19 司马懿:乱世权谋的集大成者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焦作温县)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权臣、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他的一生跨越...
司马懿 2025-09-16 司马懿与柏灵筠的子嗣之谜:历史真相与影视演绎的碰撞在三国历史与文学艺术的交织中,司马懿与柏灵筠(史称柏夫人)的情感纠葛常被后世津津乐道。作为司马懿晚年最受宠的妾室,柏灵筠在影视作品中常被塑造成兼具智慧与美貌的传...
司马懿 2025-09-09 因果轮回:桓范后人终结司马家族百年霸业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权力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与因果循环。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以雷霆手段诛灭曹爽三族,却意外漏杀一人——桓范之子桓楷。这场看似偶然的...
司马懿 2025-08-28 司马懿掌权多少年:权力更迭中的风云岁月在三国历史的宏大叙事里,司马懿是一位极具影响力且充满争议的人物。他以其卓越的谋略、深沉的心机和坚韧的意志,在曹魏政权中逐步崛起,最终为司马氏家族掌控天下奠定了坚...
司马懿 2025-08-26 高平陵之变:中国历史转折中的权力重构与制度震荡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洛阳城郊的高平陵笼罩在料峭春寒中。当魏帝曹芳率领曹爽兄弟的仪仗队前往祭拜魏明帝陵寝时,七旬老臣司马懿以雷霆之势发动政变,三千死士封锁城门,...
司马懿 2025-08-20 曹爽为何不反抗:一场权力博弈中的必然选择公元249年,曹魏政权的权力天平在高平陵之变中彻底倾斜。当司马懿以雷霆手段发动政变时,手握重兵的曹爽却选择放弃抵抗,最终导致曹魏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这场看似...
司马懿 2025-08-18 陈群与司马懿:曹魏权力场中的双璧之交在汉末三国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陈群与司马懿的交往超越了简单的君臣关系,他们既是曹丕“太子四友”的核心成员,又是曹魏政权制度建设的共同奠基者,更是权力斗争中相互...
曹丕 司马懿 2025-08-18 张春华与司马懿:乱世中从相濡以沫到恩断义绝的婚姻张春华与司马懿的婚姻,是三国乱世中一段极具戏剧性的故事。从少年夫妻的相濡以沫,到权力巅峰后的恩断义绝,他们的关系折射出权力、人性与情感的复杂纠葛。一、少年夫妻:...
司马懿 2025-08-14 卤城之战: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巅峰对决,真相究竟如何?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祁山,与司马懿在陇右地区展开了一场决定三国格局的战役——卤城之战。这场战役不仅是诸葛亮与司马懿首次正面交锋,更因史书记载的矛盾性成...
诸葛亮 司马懿 2025-08-1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