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清代和乾隆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皇帝自诩“十全老人”,是名副其实,还是自吹自擂?
乾隆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皇帝,他独揽皇权64年,是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同时他还是世界上作品数量最多的诗人,他一生作诗四万多首,相当于收揽了两千多位诗人的《全唐诗》的总量。乾隆颇为“自恋”,他在晚年时,专门撰写了《十全记》,自称“十全老人”,歌颂自己的“十全武功”,为体现自己伟大的功勋,他还特地将一个县命名为十全县。中国古代自负的皇帝不在少数,但像乾隆皇帝这样亲自吹捧自己的,实属罕见。那么,乾隆皇帝自诩的“十全武功”,到底是名副其实,还是他“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客观地讲,乾隆皇帝有资格自负,他的功勋,放在历朝历代都堪称卓绝。乾隆帝所谓的“十全武功”,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十全记》)
纵观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有不少确实媲美秦皇汉武,比如两次平定准噶尔部,一次平定回部叛乱,以及两次远征廓尔喀。这五次大规模战役,适合乾隆帝所说的:“既不强取他国之寸土,亦不无故轻让我寸土于人……夫开边黩武,朕所不为,而祖宗所有疆宇,不敢少亏尺寸。” (《中国通史》)
乾隆通过两次远征准噶尔部,彻底灭亡了准噶尔汗国,将天山南北两路全部并入中国版图。1757年,南疆发生叛乱,乾隆出兵平叛,最终将叛乱的大小和卓击溃,新疆全部纳入中国版图。1788年,廓尔喀,也就是现在的尼泊尔,竟入侵西藏,乾隆皇帝两次出军,越过喜马拉雅山脉,将廓尔喀打的乞降纳款。
这”五大武功“,都是”自卫反击战“,它们对于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大清领土,巩固领土促进一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乾隆所说:“乃知守中国者,不可徒言偃武修文,以自示弱也。彼偃武修文之不已,必致弃固有而不能守,是亦不可不知耳。”
仅从这五场战役来看,将乾隆皇帝列入秦皇汉武这一等级似乎也不为过,但是,乾隆的“十全武功”,并非真的全部“十全”,其中有数场战役以失败告终,过程极为难看。
比如两平金川战役,乾隆多次对大小金川用兵,投入兵力六十万以上,花费军费超过七十万,死伤多达三万多人,最终还是在敌人主动投降的情况下,才艰难取得胜利。再比如平缅甸一役,乾隆任命的数位云贵总督都兵败自杀,清军损失惨重。乾隆三十四年,乾隆帝再次任命傅恒率三万精兵远征缅甸,但他们还没有遭遇缅甸主力,就在热带雨林中折损大半,仅剩一万多人。直到乾隆八十大寿时,缅甸国王主动派使者祝寿进贡,纳贡投诚,战争才终于结束。
平安南一役与平缅甸如出一辙,也是清军损失惨重,但敌人迫于清代国力强大,主动投降,结束战争。而在十全武功里,平台湾是一次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不论是战争目的,还是战争过程,都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纵观这五场战役,基本上都是清军失败,损失惨重,只是国力悬殊,才取得的胜利。尽管它们的战略目的可能都达到了,但确实谈不上是“武功”,更称不上“十全”。
除武功以外,乾隆在其他领域也是一位褒贬不一的君主。乾隆皇帝重视农业和商业,他相信“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务本足国,首重农桑”,鼓励开荒,减轻赋税,扶持贫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同时乾隆帝没有重农抑商,相反,他十分重视发展商业,且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政策。而且,乾隆皇帝十分重视文化发展,他亲自主持了《四库丛书》的编著,在他统治期间,各种官方修订书籍达到一百多种。
在个人品德方面,乾隆也很值得称道,他与孝贤皇后伉俪情深,恩爱无比。在孝贤皇后去世以后,乾隆皇帝悲痛欲绝,一生都在怀念她。乾隆皇帝一生数万首诗,唯有这上百首悼亡诗感情真挚,文采出众,令人动容。
然而乾隆皇帝并非没有缺点,即使是他最自豪的“十全武功”,先不说其中有五场战役都是滥竽充数,其实这十场战争打的都艰苦优秀。孟森就在《清史讲义》里评价道:“高宗(乾隆)于新疆定后,志得意满,晚更髦荒。自此以前,可言武功;自此以后,或起内乱,或有外衅,幸而戡定,皆救败而非取胜矣。” 根据统计,为支持庞大的军费开销,当时盐商总计捐输不下1310万两白银,百姓损失的财产更是不计其数。
如果说这十场大规模战役还可以说是保家卫国,非打不可,但乾隆六下江南却纯属是他安于享乐、奢侈无度的体现。经过康熙和雍正的努力,清代终于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经济繁荣,国库充裕,但乾隆皇帝挥霍无度,竟让清代财政入不敷出。
除此以外,乾隆还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重用和珅等贪官,使得清代吏治腐败,由盛转衰。吕思勉尖锐地在《中国通史》中指出:“清代的衰机,可说是起于乾隆之世的。高宗性本奢侈,在位时六次南巡,耗费无艺。中岁后又任用和珅,贪渎为古今所无。官吏都不得不剥民以奉之,上司诛求于下属,下属虐取于人民,于是吏治大坏。”
所以,乾隆皇帝实在是一位极为复杂的皇帝。客观地讲,乾隆皇帝的功勋卓绝,无法忽视和抹除,但同时清代衰弱的隐患又确实由他埋下。故而,我们可以做出评价,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的确能力出众,功勋不凡,但其中掺杂不少水分,有自吹自擂,夸大其词的嫌疑。简而言之,可以说乾隆是一位能帝,但他却不是一位贤帝。
参考资料:
《中国通史》吕思勉
《清史讲义》孟森
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江南地区温热病肆虐,传统“伤寒论”体系难以应对时疫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代名医叶天士(1666—1745)以“天医星”之誉崛起,其医学著作不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0 薛生白的医学著作:温病学派的璀璨明珠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南园俞家桥畔的扫叶庄内,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正伏案修订医书。他便是与叶天士齐名的温病大家薛生白(薛雪),其笔下《湿热病篇》的条文,正以“三禁”原...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叶天士 2025-09-04 永琪未逝:一场被历史改写的皇位继承猜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三月初八,26岁的和硕荣亲王永琪病逝于兆祥所。这位被乾隆帝誉为“于诸子中更觉贵重”的五阿哥,其生命戛然而止于权力巅峰的前夜。若将历史时...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04 清代画家席佩兰:诗画双绝的才女传奇在清代乾隆年间的江南水乡常熟,一位名叫席佩兰的女子以诗画双绝的才情惊艳了文坛。她不仅以画兰闻名,更以诗作成为清代性灵派女诗人的代表人物,与丈夫孙原湘、师长袁枚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席佩兰 2025-09-03 康乾盛世:封建王朝的回光返照与历史困局“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史观对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1662—1795年)的概括性评价,这一时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疆域辽阔而被视为清朝统治的巅峰。然而,这...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29 暗夜星辰的陨落:解码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的真实死因在清代乾隆末年的金陵城,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伏案疾书,窗外风雨如晦,案头《历算简存》的墨迹尚未干透。这位29岁便香消玉殒的奇女子王贞仪,其生命终章的真相,在200...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王贞仪 2025-08-28 清朝状元柳敬亭:历史迷雾中的虚实之辨近年来,关于“清朝状元柳敬亭”的传说在网络与民间口耳相传,甚至被演绎为“乾隆钦点状元”的传奇故事。然而,通过梳理正史、方志、文人传记及学术考证,这一说法实为历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8-26 洪熙官与方世玉:江湖传奇中的真实与虚构在清朝乾隆年间的江湖画卷中,洪熙官与方世玉宛如两颗璀璨星辰,他们的故事被后世小说、影视反复演绎,成为中华武术文化中不可磨灭的符号。然而,当剥离艺术加工的层层面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方世玉 2025-08-25 翰林风骨:王尔烈殿试夺魁后的传奇人生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春,北京贡院内,44岁的王尔烈以二甲头名进士身份完成殿试。这位来自辽东的布衣书生,以"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q...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王尔烈 2025-08-22 甘国宝:两度戍台的清代名将,海峡两岸的守护者在清朝乾隆年间的风云变幻中,甘国宝以文武双全的才华和勤政爱民的品格,成为海峡两岸共同敬仰的历史人物。他两度担任台湾挂印总兵,以铁腕治军与仁政安民并举,在巩固海疆...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甘国宝 2025-08-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