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在长坂桥头,张飞为何能够喝退曹军,如果曹军不退反攻又会怎样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张飞在长坂坡奋战的事迹,一直被人们传颂至今。直到现在还传唱他喝断桥梁水倒流,独退曹操百万兵。但是张飞仅仅带领了二十名骑兵,怎么就能让优势的曹军退走呢?如果他没有能够吓退曹兵,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呢?
一、张飞独退曹军。
张飞在长坂坡喝退曹军的事是在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在《三国志》中有着明确的记载。那是在曹操率军南下荆州时发生的事情。当时荆州的主人刘表病死,继任的刘琮在部下的劝说下,投降了曹操。刘备只得率领大批军民南撤江陵,在长坂坡被曹军追上,遭到了惨败。
刘备只得率领残兵败将紧急撤退,曹军在后紧追不舍。在这危急关头,刘备命令张飞率领二十名骑兵断后。张飞据水断桥,对着追兵怒目圆睁,大声喝道,我就是张翼德,可以前来与我决一死战。曹军见了没有人敢上前挑战,刘备得以安全撤离。
在《三国演义》中,一向尊刘贬曹的作者自然对这个情节不会放过。他精心设计了这个场景,让张飞英雄形象更加丰满。书中先是突出张飞粗中有细的性格,让张飞派部下在长坂桥东的小树林故布疑阵,在林中往来驰骋,用拴在马尾的树枝扬起尘土。张飞则独自站在桥上等待曹军的到来。
当追赶赵云的曹军到来后,见到张飞的模样,再加上怀疑张飞身后的树林里有伏兵,只得站住脚步,等待曹操的到来。曹操到来后也狐疑不定,这时张飞连续发出三声大喝,让曹军前来挑战。结果曹军不但不敢上前,连曹操身边的将领夏侯杰都吓得倒撞马下。曹操因此和部下纷纷逃命,大军一哄而退。
二、张飞为何能够喝退曹军。
张飞在长坂桥头,只率领了二十名骑兵,为何能够喝退曹操的追兵。在《三国演义》中给我们的解释说主要有以下的原因。首先是张飞占据了有利的地势。张飞独自一人站在桥头,曹军想要进攻就必须和张飞单打独斗。这时曹军人数的优势起不到作用,只能依靠个人的武勇。再加上张飞堵在桥上,曹军只能仰攻张飞,形势更加不利。
其次是张飞个人的武勇。张飞的武勇众所周知,在虎牢关前与吕布的交手,就让曹军上下自愧不如。再加上关羽在白马斩了颜良后,还对曹操说过,张飞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曹操当时让大家记在心底,以免轻敌。
曹军上下今日一见张飞,首先在心底就胆怯了。曹操更是把自己的伞盖去掉,防止遭到颜良的覆辙。在依靠个人武勇取胜的特定环境下,曹军上下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是张飞的对手,当然不会有人上前挑战了。
第三是曹军害怕中计。曹军在此之前,被诸葛亮用计多次打败,以至于和刘备军队作战都疑神疑鬼。他们看到张飞背后的树林中尘土飞扬,都害怕其中藏有伏兵。再加上他们都知道张飞个性鲁莽,不会用计,于是不由自主地就怀疑到没有露面的诸葛亮身上。有了这些疑虑,曹军将士更是不会上前了。
《三国演义》中对张飞独挡曹军的情节描写得很生动,那些解释也入情入理。可是在现实中,这些解释纯粹就是多此一举。因为张飞喝退曹军的原因很简单直接,那就是张飞要和曹军拼死一战,而曹军不敢应战而已。
在《三国志》中记载,张飞根本没有那么费事,去故布疑阵。他采取的是把桥梁拆断,占据河岸上阻击曹军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曹军一眼就会看出张飞没有什么计谋,完全可以采取渡河的方式来对战张飞。不过曹军却因为惧怕没有人胆敢近前,曹军究竟惧怕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怕死。我们可以设身处地的为当时追击刘备的这些曹军想想,就知道他们面对张飞时的心情。在曹操得知刘备撤往江陵的情报后,就专门挑选了五千精骑,经过一日一夜的追击,连续跑了三百多里地,还和刘备军打了一仗。此时的曹军虽然精锐,可是已经精疲力竭了。
在这个时候,曹军已经获得大胜,而刘备也跑得不见踪影。唯一能够得到刘备下落的办法,就是从张飞和他的部下的口中得知。可是他们看到张飞的模样,就知道这个想法是实现不了的。张飞摆出一副和曹军同归于尽的架势,让曹军望而生畏。
在当时的长坂坡到处是流散的军民,其他的曹军将士都在忙着收集战利品。可是和张飞对峙的这些曹军将士,苦战一场却没有任何收获。如果上前和张飞交手,即便是获胜,自己也得不到什么好处。相反和张飞交手,自己反倒可能丧命。
如果放弃和张飞交手,返回长坂坡去打扫战场,倒是可以邀功请赏,升官发财。这些曹军这样盘算下来,自然失去了斗志。于是这些曹军放弃了继续追击张飞,去寻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了。当时战场情况混乱,十几万军民到处乱窜,曹操也不可能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干涉指挥。因此,张飞得以喝退曹军,掩护了刘备的撤退。
三、如果曹军不退会怎样。
在现实和《三国演义》中,张飞都喝退了曹军。这是因为张飞的武勇震慑了曹军,使得曹军不敢上前。那么如果曹操身临其境,非要驱使曹军上前决一死战的话,情况又会变成怎样呢?张飞会不会战死在长坂坡呢?
如果曹军不被张飞喝退,非要上前和张飞决一死战的话,战斗的结局就要看曹军的数量和决心了。我们看到张飞占据地势之利,如果曹军胆敢一个一个的上前挑战,他们的下场肯定都是死在张飞的丈八蛇矛之下。如果曹军蜂拥而上的话,早已经人困马乏的他们面对以逸待劳的张飞,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一日一夜长途跋涉三百余里的曹军,和一天只走十几里,休整了一个月的张飞,单打独斗根本就不是对手。假如说追赶的曹军数量较少,张飞反而会把他们就地消灭的,这就不需要断桥大喝了。张飞只是不想让曹军后续的人马缠住,才会采取这种方式来吓退曹军。
因此,如果曹军数量众多,意志坚定的话,会给张飞造成一定的麻烦。不过以他们自身的情况,对张飞的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张飞的任务是掩护刘备撤走,他只要拖住曹军一段时间就可以了。曹军如果真的上来与张飞交手,会遭到张飞大量的杀伤。张飞在完成任务后,会冲出重围而去,曹军也无力阻挡他,只能望洋兴叹。
结语:
张飞在长坂坡喝退曹军是在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当时曹军击败刘备,在危急关头刘备派张飞断后。张飞据水断桥,大喝让曹军前来决一死战,曹军没人敢上前挑战,使得刘备安然脱险。曹军之所以不敢上前,最重要的原因是怕死。
如果曹军上前挑战的话,如果曹军人数众多,意志坚定,很可能会包围张飞。不过这些曹军一日一夜连续行军三百余里,还连续作战,早已经人困马乏。他们会遭到张飞的重大杀伤,而且张飞在完成断后任务后还能够轻易突围而走。曹军看到了这种情况,才会不挑战张飞,放他们从容撤走了。
在《三国演义》的文学渲染下,张飞与吕布的“宿敌”形象深入人心,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小沛城外百回合单挑等情节成为经典。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三国志》《后汉书》等正...
吕布 张飞 2025-09-16 潘璋:三国时期的战术大师与争议将领在三国时期的烽火硝烟中,潘璋的名字或许不如关羽、张飞那般如雷贯耳,但他却以独特的战术智慧和争议性的人生轨迹,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作为东吴的重要将领,潘璋的...
关羽 张飞 2025-06-24 张飞的真正武器:从历史记载到文化符号的嬗变在三国文化的璀璨星河中,张飞“丈八蛇矛”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当我们将目光从《三国演义》的文学描写转向《三国志》的史书记载,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浮出水面:这位...
张飞 2025-06-06 虎痴对决燕人:典韦与张飞的武力巅峰对决在三国武力排行榜的永恒争论中,"典韦打得过张飞吗"始终是热门话题。这位曹营"古之恶来"与...
张飞 恶来 2025-06-04 历史中的张飞:勇猛与暴躁交织的传奇将领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张飞以其鲜明的个性和卓越的军事才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既是一位勇猛无敌的悍将,又因性格中的暴躁缺陷,最终走向了悲剧结局。勇猛善...
张飞 2025-05-06 三国志中的张飞:原文解读与英雄形象《三国志》作为记载中国三国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为我们描绘了众多英雄豪杰的生动形象。其中,张飞作为蜀汉的名将,以其勇猛无畏、忠诚义气的形象深入人心。一、张飞的基本...
张飞 2025-03-31 破马张飞:一个充满东北风情的词汇解析在中国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中,东北方言以其直率、豪放的特点而广为人知。“破马张飞”作为东北方言中的一个代表性词汇,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某种特定的行为状态,还蕴含了丰富...
张飞 2025-03-27 关羽与张飞的功夫渊源:探寻他们的武艺之源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关羽和张飞作为三国时期的猛将,以其超凡的武艺和英勇的战绩,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关于他们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功夫,究竟是从何而来,却一直是一个...
关羽 张飞 2025-03-26 吕布为何对张飞心生忌惮?深入剖析背后的原因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吕布与张飞作为三国时期的两位猛将,他们的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吕布,以其超凡的武艺和勇猛著称,被誉为“飞将”;而张飞,则以力大无穷、勇猛无畏而...
吕布 张飞 2025-03-26 张飞唯一战败之谜:揭秘其败于谁手在三国历史的烽火硝烟中,张飞以其勇猛无畏、万夫莫当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这位被誉为“万人敌”的蜀汉名将,在其辉煌的军事生涯中,却也曾遭遇过一次惨痛的失败。那么,...
张飞 2025-03-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