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懿公好鹤成瘾,给鹤封官!因鹤失国的主人公是谁?卫懿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的这位卫懿公究竟爱鹤到什么地步呢,最终因鹤失去了自己的国家,就连自己也落得凄惨下场,下面跟历史资料网小编一起来看看究竟吧。
他出生在一个王侯之家,自小享受地位给他所带来的一切,对比于其他普通人,他仿佛生活在天上,无忧无虑,不知民间疾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的父亲打算让他继承家业,开始对他严格要求,玩具不让玩了,宠物也不让养了,开始活得比较压抑。想着以前的生活,他觉得现在的自己仿佛就生活在地狱。特别是看着自己的父亲能够做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他更是不得劲。
但形势比人强,没办法,父亲的命令比什么都大,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权力。所以,他开始认为,有了权力之后才能够为所欲为。于是,从这个时候起,他收敛了许多,在他人面前开始有了一个一国储君的样子。
没出什么意外,他的父亲比他早死,他成功继承了他父亲的位置和家业,成为了一个国家的储君,家业丰厚。
现在的他被人们叫做卫懿公,在卫国是第一人,没有人的权力会比他更大了。
成为国君后的他被压抑已久的心开始膨胀了,不用在装了,自己想要什么就要有什么,身为一个君主,这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这么认为着。
从小的时候开始,他就喜欢鹤,那优美的身姿,典雅的气质,轻盈的步伐,都在深深吸引着他。他将鹤视为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如果不是人的肉眼可以看见那只是鸟,应该没有人会不把卫懿公的鹤不当作是人吧!
这样的鹤我也喜欢
其实,如果他只是在身边养那么一只鹤也就罢了,一个帝王的一点小癖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如果养鹤养到一定数量,养到需要倾全国之力的时候,那可怕的事情就来了。
刚开始的时候,他虽然喜欢鹤,但毕竟鹤这种东西在卫国还是不多的,他的身边自然也就那么一两只。身为一个不怎么英明的他自然也有那些昏君的毛病,那就是贪心。
就这么一两只鹤,哪够啊!于是,他发布了一条命令,卫国之中,有人能够捕捉到鹤进献给他的就能够获得丰厚的报酬。
有这么好的事情,人们肯定个个都非常积极啊,很多人都开始不事生产,去野外抓鹤去了。
事情就怕认真,国人认真了,所以卫懿公身边的鹤也就越来越多。他看到自己身边有这么多鹤,自然也是开心死了。
能够欣赏到这么多优美的鹤,卫懿公每天都能保持很好的心情状态。唯一让他不满意的就是那些大臣们整天罗里吧嗦的,太扫兴。
但对于这样的卫懿公来说,这些大臣们的话就是耳旁风,左耳进右耳出,就是不听,就是要作,我是卫国君主,我最大。
他是想得一出是一出,看着这些鹤,他觉得不比那些大臣们来得差,甚至是比这些罗里吧嗦的大臣们来得好得多。
于是乎,他给自己喜欢的鹤封官,根据肢体优美程度,羽毛,走路的姿态来决定官位的品级,并且还享受国家津贴。然后卫懿公开始出行有鹤相伴,睡觉有鹤相陪,上朝有鹤立在左右,仿佛鹤已经成为了他的老婆。
卫懿公这样的胡闹法引起了太多太多国人的强烈不满,但因为他是国君,人是又昏又轴,就像茅坑里的石头一样,拿他没办法啊!因为养了这么多鹤,国家被吃穷了,老百姓负担加重了,很多卫国人吃不上饭,不满情绪日渐严重。
如果没出什么意外,卫懿公再这么下去,必定会像周厉王那般被国人们给赶出去。
但不用等到民众们反对他,外敌先来入侵了。北狄那年的生活不太好,牧民们已经开始饿肚子。看着卫国这边好像有点富裕啊,去打打秋风。
北方骑兵们快速南下,直逼卫国。
收到军情的卫懿公有点着急,自己刚上位没几年,没遇到这样的事情啊,怎么办?他询问群臣。
北狄在哪知道了吗
这些大臣们看到自己的国君如此不堪,简直辣眼睛。有一个人看不过去了,就说:“我的王啊,你身边有一样东西一定能够抵御住北狄的入侵。”
卫懿公百思不得其解,自己身边哪有这样强有力的东西,自己怎么不知道。
“您身边不是有鹤吗?让它们去抵御北狄啊!”大臣看卫懿公疑惑的样子讽刺说道。
卫懿公道:‘你这是和我开玩笑吧!“
大臣:“是君上先和我们开玩笑的,如果您身边的鹤没有这样的能力,您为什么如此厚待它们呢?”
卫懿公这时候反应过来了,眼看着即将国破家亡,他醒悟了,道:“那我就把这些鹤给放了,你们和我一起抵御北狄入侵。”
说着,卫懿公就将所有的鹤释放了出去。但此举却挽不回卫国每个人的民心,你为了一群鹤来剥削我们,现在又要我们为你拼命,我们办不到。
后来,卫懿公与一群不情不愿的士兵上了战场,兵败是不出意外的,卫懿公被杀了,死相很惨,被剁成肉酱,只有一副肝保存的还算完好。
在战国末年的历史长卷中,樊於期是一个被血色浸染的名字。这位秦国叛将的命运轨迹,从咸阳宫阙到燕国边陲,最终定格在咸阳城外的血色黎明。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歌,...
樊於期 2025-09-16 孙膑的妻子与后代:历史迷雾中的家族轮廓孙膑,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以“围魏救赵”“马陵道歼庞涓”等经典战役闻名于世。然而,相较于其辉煌的军事成就,他的家庭生活却笼罩在历史迷雾之中。关于孙膑的妻子与...
庞涓 孙膑 2025-09-15 孟尝君屠县:名士光环下的残暴真相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田文以“广纳贤士、礼贤下士”闻名,门下食客最多时达三千余人,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著称的贵...
孟尝君 田文 2025-09-12 泓水之战:千年古战场的现实启示公元前638年的泓水河畔,宋襄公高举“仁义”大旗,面对渡河未竟的楚军严守“不鼓不成列”的古礼,最终以惨败收场。这场看似规模不大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宋国争霸中原的野...
宋襄公 启 2025-09-11 楚王问鼎:春秋霸权与礼制崩坏的交响公元前606年,洛阳南郊的周王畿上空阴云密布。楚庄王亲率大军陈兵周疆,在九鼎陈列的明堂前,这位南方霸主突然发问:“九鼎之大小轻重几何?”此言一出,周大夫王孙满握...
楚庄王 2025-09-10 千年运脉:大运河开凿的历史意义与文明回响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长江与淮河之间挥动第一锹泥土,邗沟的诞生不仅拉开了中国运河文明的序幕,更在2500余年的岁月中,将这条人工水道锻造成中华文明的精神动脉...
夫差 2025-09-09 卜商:孔子门下的文学巨擘与经学传承者卜商,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是春秋末期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作为孔子晚年最杰出的弟子之一,他以“文学”科高才生的身份位列“孔门十哲...
孔子 卜商 2025-09-09 弦歌东周:孔子与苌弘的师道传奇公元前518年的洛阳城,34岁的孔子携弟子南宫敬叔踏入周王室观星台。这位鲁国士人不会想到,此行将遇见改变其音乐思想的关键人物——周敬王内史大夫苌弘。这场跨越地域...
孔子 2025-09-08 孔子与子贡:误解与深意的交织——探析“孔子不喜欢子贡”的真相在《论语》的记载中,子贡作为孔子门下“言语科”的杰出代表,以巧言善辩、悟性极高著称,其名字出现频次甚至超过颜回。然而,史书中却流传着“孔子不喜欢子贡”的说法,这...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姓曹为何称“颜回”:姓氏与名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不仅是家族血缘的标识,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姓氏“曹”与名字“回”的组合,看似矛盾,...
颜回 孔子 2025-09-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