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法国是欧洲文化和艺术的中心,有着非常绚丽辉煌的历史,同时放过也是世界上的五大强国之一,自然是实力不俗。不过自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与欧洲就陷入到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虽说法德同为欧盟的领头羊,但是经济势力却被德国实力碾压。在政治上有长期受到美国和英国的压迫和约束。在修如此,远观东欧,其威慑力又远远比不上战斗民族俄罗斯。
因此法国也想努力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不断参与到国际事务,增加自己的话语权。就在前段时间,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声明,北约应该搞清楚自己的敌人是谁,中国不应该是北约优先应对的对象,俄罗斯远比中国更“危险”。
为什么法国会把俄罗斯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两国相隔甚远,看起来毫无地缘关系,马克龙为什么会发出如此言论呢?

说到法国与俄罗斯,虽然这两个国家一个远在西欧,一个远在东欧,国土也不接壤,但两国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比较微妙,交往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18世纪。
在沙皇俄国被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的时期,叶卡捷琳娜二世对法国的启蒙思想十分感兴趣,经常拜读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作品,远嫁俄国成为沙皇以后,也长期与法国思想家们保持着通信关系。
叶卡捷琳娜二世还把这种思想用到治国上,对俄国开展一系列西化改革,包括法律、教育等方面都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在很多人看来,她似乎就是一个开明的君主。
但实际上,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一种假象。她虽然大谈三权分立,但却不断在加强自己的中央集权;她与思想家的交流中虽然严厉抨击农奴制,但实际上却加强对农奴的迫害。自从国内发起普加乔夫起义之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就彻底独裁起来,俨然把自己所奉行的那些西方先进思想抛在了脑后。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1000年的君主专制就这样被推翻了,这让整个欧洲震动不已。各国都在担心法国的革命思潮传到自己这里。此时,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更是对法国革命痛恨不已,她说巴黎是“盗贼的巢穴”,说要和“法兰西瘟疫”抗争。
随后,俄国就联合奥地利、西班牙、普鲁士等国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对法国革命军大加讨伐。不过最终法国的革命还是把路易十六推向了断头台,法国的君主立宪制也终于结束。
显然,沙皇俄国为了自己的权力,不惜与法国翻脸,三番五次想要扑灭革命的烈火,但最终直到死也没有完成自己的野心。
到了保罗一世的时候,俄国国内苦于长期的对外作战摧残,经济问题凸显,社会矛盾也很大。于是俄国决定和法国秘密谈判,以此来缓解两国的关系。这一谈判显然得到了一些成效,两国之间也减少了不小冲突。

但随着法国野心的膨胀,它的反侵略战争,逐渐演变成侵略战争,而这开始影响到俄国的利益。
法国在那个时候大搞海外扩张,势力逐渐扩展到地中海地区。而俄国也对地中海这片区域虎视眈眈。
1797年,拿破仑带领远征军把意大利北部占领,推翻了那不勒斯帝国。1798年,拿破仑又攻占了埃及、马耳他岛地区。
法国的这一行为严重打乱了俄国的地中海计划,两国的矛盾就此引发。于是,俄国再次联合土耳其、英国、奥地利等国一起,组建成第二次反法同盟,对法国军队进行讨伐。
1799年,俄国在意大利打败了法国的军队,但由于反法同盟的内部产生了一些分裂,奥地利担心俄国长期霸占意大利,就不再跟俄国合作了。

而英国也趁此霸占了俄国心心念念的马耳他岛,这让第二次反法同盟直接破裂,而拿破仑的远征扩张之势已无法阻挡。
既然拿破仑称帝已是不可阻挡之势,俄国就决定干脆倒戈法国,还跟法国一起盘算着地中海的利益分割,甚至还要一同远征英属地印度。想象当然是很美好的,但俄国的这一决定遭到国内贵族以及商人的坚决反对。
因为,当时俄国与英国有着紧密的贸易往来,俄国出口的一大半商品都是运往英国的。出征英属地印度,无非是要跟英国断绝关系,这会严重侵害俄国商人和贵族的利益,而且俄国的军官们也觉得出征印度太过冒险,于是在1801年,就把保罗一世秘密谋杀了,而俄法的关系再次降到了冰点。
随后上台的亚历山大一世,看到拿破仑在侵略战争中节节胜利,曾经的反法同盟国一一被拿破仑攻占,自己也不愿跟法国作对了,就跟法国组成了军事同盟,从昔日的对手变成今日的朋友。
强强联手的俄法两国开启了平分欧洲的霸权时代,可以用“西方归拿破仑,东方归亚历山大”一句来形容。

不过两国间始终存在的利益冲突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法国拿破仑当时想称霸欧洲,在拿到欧洲霸权以后,也会把俄国拿下,这是必然的。
其次,俄国受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影响,造成国内的经济发展很差,于是在后来俄国也偷偷地恢复了与英国的贸易。
正是俄国的这一举动,让俄法的军事同盟破裂。1812年,拿破仑带领60万大军出征俄国,但最终没有攻下俄国,就带着残余的30万大军返回了法国。
随后在反法同盟的打击下,拿破仑最终惨败,一蹶不振,拿破仑的帝国也从此坍塌,而他个人也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小岛上,终老一生。
可以说,法国拿破仑时代的传奇是被俄国一手终结的,不过最终法国也报了这一血海深仇,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退俄国,让他二十年都不敢来再犯。
1880年以后,俄国开始了工业化道路,而法国则为了打下与俄国在军事政治方面合作的基础,就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因为当时法国将德国视为头号敌人,而德国与俄国的关系也不怎么好。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法俄两国的关系就这样因为德国,再次得到了缓和和发展。两国达成军事合作,约定一旦发生战争就会相互协助。
很快这份协议就派上了用场。在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经济遭受到重创,但好在有法国的巨额资金援助,俄国很快就从这次经济危机中挺了过来。在1913年,法国甚至向俄提供了1.04亿英镑的贷款。
一战期间,法俄两国也通力合作。面对德国的攻击,俄国及时动员,这使法国有足够的时间调整部署,才让自己的西线免受于崩溃的境地。
一战结束以后,俄国内部发生革命,法国一再干涉俄国内战。但最终也没能阻止沙皇俄国被苏联取代的结果。
不过法国随之也与苏联建立了友谊,在30年代时两国关系达到了最亲密的状态。1939年,法国甚至联合英国与苏联谈判攻打德国一事,不过波兰反对苏军通过本国领土,这一计划也就作罢。
1940年,德国攻占法国,戴高乐流亡英国,组建了“自由法国”运动。在苏德战争中,“自由法国”与苏联取得联系,并作为唯一一支援苏部队,与苏联一起作战。

此后法国一直与苏联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即使是在美苏冷战时期,法国对苏联的态度也并不恶劣,可以说是西方世界中与苏联关系最好的国家了 。
不过随着苏联的强大,法国不得不将其视为一个最大的威胁。
1991年,苏联轰然解体,这一消息震惊了全世界。但随之诞生的俄罗斯,继续成为欧洲国家的“眼中刺”,他们担心俄罗斯会像苏联一样威胁自身的利益。
细数法俄历史,可见法国与俄国之间的关系总是飘忽不定,时而亲密时而紧张,甚至对立。而这一切的根本在于国家利益。如今法俄关系仍然困扰着两国的领导人。
马克龙上台以来,一改以往对俄恶劣的态度和立场,这让一些反俄情绪高涨的法国民众愤懑不已。不过马克龙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法国要想从欧洲脱颖而出,实现法国的复兴梦,就必须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
因为在普京执政下的俄罗斯与法国有一样的愿景,比如在反恐、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上两国保持着相同的战略措施。还曾一起合作到非洲展开反恐行动。

不过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席卷,国际的政治格局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拜登上台以来,开始拉拢西方各国对俄罗斯形成围攻之势,法国作为北约成员国、欧盟成员国,自然是被拉入到美国所建立的阵营。而法俄两国的关系则再次生变。
以至于马克龙会在前段时间,发出俄罗斯才是头号应对对象的言论。很多人认为,马克龙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觉得俄罗斯对法国会产生更大的“威胁”,他还提到“俄罗斯发动入侵、网络攻击或威胁”的问题。
还有人觉得,马克龙之所以会这样说,只是还能从我们身上捞到好处罢了,我方也要大加防范警惕才是!
法俄频频生变的外交关系也印证了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的离世为郑国埋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权力动荡伏笔。作为郑庄公的庶子,郑厉公(姬突)的命运因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而彻底改变,其流亡与复辟的历程,不...
郑国 2025-11-07 韩信临刑前:弃楚投汉,悔与不悔的千年之问公元前196年,长安未央宫钟室,一代兵仙韩信被吕后以"谋反"罪名处死。临刑前那句"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
韩信 2025-11-05 傅友德:大明开国的无双猛将与悲剧宿命傅友德(1327年—1394年),这位生于元末乱世、崛起于朱明王朝的宿州猛将,以七战七捷的北征传奇、平定巴蜀的果敢决绝、经略云贵的文治武功,成为明朝开国功臣中不...
朱明 傅友德 2025-11-03 萧何的两面:从“月下追贤”到“助吕诛将”的权力困局公元前206年,汉中军营外,萧何策马狂奔,衣襟沾满尘土。他追回的不仅是韩信,更是一个帝国的未来。但二十年后,这位“汉初三杰”之首却亲手设计,将韩信诱入长乐宫钟室...
韩信 萧何 2025-10-23 权谋漩涡中的生死棋局:萧何与韩信的命运共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张力的典故之一,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的生死系于丞相萧何一人。然而,若将韩信之死简单归咎于萧何的“背叛”,则忽略了这场悲...
韩信 萧何 2025-10-23 兵仙余韵与权力漩涡:陈豨与韩信的师徒羁绊及其悲剧终章在楚汉相争的烽火中,韩信以“背水一战”“潍水淹龙且”等经典战役铸就“兵仙”之名,而其军事思想的传承者陈豨,却以一场牵动汉初格局的叛乱,在历史长卷中刻下复杂印记。...
韩信 龙且 2025-10-23 权臣掣肘与外交困局:郑厉公的放逐与复仇之路春秋中期,郑国作为中原首个挑战周天子的诸侯国,在郑庄公时代曾以“小霸”之姿威震四方。然而,郑庄公去世后,其子郑厉公(名突)的命运却因权臣祭仲的专权与宋国的外交胁...
郑国 2025-10-23 彭越:游击战鼻祖的崛起与陨落——从巨野泽盗寇到梁王之死在中国军事史上,彭越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名字。这位出身渔民的草莽英雄,凭借独创的游击战术改写了楚汉战争的格局,成为与韩信、英布齐名的“汉初三大名将”。然而,他的结...
韩信 英布 2025-10-11 韩信之死:吕后主谋背后的权力博弈真相在中国军事史上,韩信之死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谜题。史书将矛头指向吕后,称其与萧何合谋诱杀韩信于长乐宫钟室,但若深入剖析历史细节,会发现这场谋杀远非吕后个人意志所...
韩信 萧何 2025-10-10 井陉之战:韩信的背水奇谋与楚汉格局的转折公元前204年10月,河北井陉县东北的黄土坡谷地,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在此上演。汉军统帅韩信以3万疲弱之师,背靠绵蔓水列阵,面对赵军20万精锐的猛攻,最终通过...
韩信 2025-09-2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