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东林党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直接”导致明朝灭亡的东林党,到底是个什么组织?
公元1644年,万寿山上,大明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望着往日一片宁静的京城变成一片火海,在燃烧的火焰和百姓的惊慌声中,他怀着痛苦与悔恨等等复杂的情绪自缢而亡。李自成进京、清军入关,就此,存在了将近三百年的大明宣告灭亡。

而要说起明朝的灭亡,就不得不提东林党这一组织。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争是导致其灭亡的重要诱因。那么,东林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呢?
东林党
什么是党呢?在明朝那个时候,党,指的是朋党,大意就是对在朝廷中拉帮结派,组成势力的一些人的称呼,是个带有贬义的词。而东林党是否也是个贬义的指称呢?
东林党的最初起源其实是东林书院,该书院是万历时期被朝廷罢黜的吏部大臣顾宪成回到老家无锡后为讲学而设立的。该书院的前身是宋朝时期著名的学者龟山先生的讲学之地。
被罢免的顾宪成归乡后,鉴于当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境况,再加上上门求学者众多,便和弟弟顾允成以及好友高攀龙等一起兴修了这所书院,扩大其规模,用来宣讲儒学,培养人才。《东林本末》记载,“自顾泾阳削归而朝空林,实东林之门户始成,夫东林故杨龟山讲学地,泾阳公请之当道,创书院其上,而因以名之者。”
而他们宣讲儒学,一是针对时人因误导阳明心学而产生的清谈空谈之风,阐明真正意义上的孔孟之道,提倡学者、士大夫等务实;二则是在讲学过程中涉及到对时政的批判与建议。除了日常的讲学与授课,东林书院还会开展讲会,“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并且不限制参加的人员。

就这样,东林书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的言论所产生的舆论作用也越来越大。“宪成讲学,天下趋之”、“而四方来观者上自名公卿,下迨布衣,莫不虚已悚神,执经以听,东南讲学之盛遂甲天下”。
而在此过程中,东林书院的一些观点,诸如广开言路、反对矿监、税使,提倡工商皆本等,触犯到宦官以及其它官员的利益。而其所宣扬的观点和掌握的舆论主动权也引起了朝中其它势力的不满,比如浙党、齐党等以地缘关系结为一伙的官员。
由此,赞同和宣扬东林一派观点的官员被认为是东林党,而东林党这个名称正式出现则是在熹宗时期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整理出的《东林党人榜》、《东林点将录》中。
东林党之得失
东林党所提出的求真务实,反对空谈的观点,确实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而其所宣扬的广开言路等观点以及对时政的批判所产的舆论效力确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朝廷的决策。最为重要的是,东林党提倡的文人士大夫的气节,不畏强权、视死如归的精神,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态度对时人乃至后来人产生了很好的引导和鼓舞作用。

但与此同时,东林党所产生的舆论影响也让朝中其它势力对其虎视眈眈,这加剧了朝廷的党派斗争,对于朝廷的稳定与运行具有极其恶劣的影响,十分不利于政治的稳定与王朝的安危。这也是前文我们提到明朝灭亡离不开东林党争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只是一方面,还有另个更为直接的因素,那就是东林党争催生了明末的农民起义。崇祯继位以后,一魏忠贤为首的宦官势力基本被剿灭,反东林党的势力一夕之间分崩离析,东林党的主张也得到重视。因此,工商业者原本要缴纳的贸易税、矿税等多被减少或取消。

这对于工商业者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对于朝廷来说就不是如此了。至少短期内,朝廷的财政收入会缩水很多。而为了弥补这一部分缺失,朝廷不得不对农民下手,增加赋税。这就导致农民原本就居高不下的税收更加高昂,交不起税、吃不起饭的人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天灾,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爆发了。
在某种程度上说东林党“直接”导致了明王朝的灭亡。
东林党人
明朝的灭亡,东林党或许有一定的责任,但它绝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在笔者看来,东林党人为国为民,不畏强权,敢于谏言,敢于同腐败的吏治作斗争的行为与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时光轮转,“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句子伴随着他们的气节与故事流传到现在。
参考资料:刘中兴.论晚明东林党的舆论活动及其影响[J].安徽史学,2016,(6):29-35.
樊树志.东林非党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6-63,72.
刘舒曼.东林书院与东林党浅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23(1):115-121.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明熹宗朱由校驾崩,其弟朱由检(崇祯帝)在皇嫂张嫣的鼎力支持下登上皇位。面对这位年仅21岁、出身平民却以美貌与智慧著称的寡嫂,崇祯帝的...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10-15 崇祯十七年勤政路:明朝覆亡的制度性困局公元1627年,17岁的朱由检在紫禁城文华殿接过象征皇权的玉玺,面对的是祖父万历年间埋下的财政黑洞、父亲天启年间的阉党乱政,以及关外后金铁骑的步步紧逼。这位以&...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启 2025-10-09 明朝太监曹化淳结局:忠臣蒙冤与历史正名的悲歌在明朝末年的历史长卷中,曹化淳(1590年1月9日-1662年6月29日)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作为崇祯帝朱由检的近臣,他历经宦海沉浮,最终在清初以“被诬遗嘱...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2025-09-19 崇祯南迁之议:理想与现实的撕裂1644年春,北京城在李自成大顺军的围困下摇摇欲坠。崇祯皇帝朱由检站在紫禁城的高台上,望着远处升起的烽烟,内心翻涌着复杂的情绪。这位以勤政著称的末代君主,曾三次...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李自成 2025-09-02 长平公主与周世显:末世鸳鸯的生死抉择1644年甲申之变中,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前,挥剑砍向15岁的长平公主朱媺娖。这一剑斩断公主左臂,却未斩断她与驸马周世显的命运羁绊。两年后,这对乱世鸳鸯在清...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长平公主 2025-08-29 崇祯杀乐安公主:末世皇权的悲歌与挣扎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农民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明朝覆灭。这场历史巨变中,乐安公主朱徽娖的命运成为解读末代皇权悲剧的典型样本。作为明光宗...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乐安公主 2025-08-26 朱由榔:南明末代皇帝与明朝皇统的终结者在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关于“最后一位明朝皇帝”的界定常引发争议。若以传统认知中“明朝”的存续为标准,崇祯帝朱由检的殉国(1644年)标志着北京朝廷的覆灭;但若...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朱由榔 2025-08-06 朱由榔的皇室血脉:七子命运与南明悲歌在明清易代的动荡岁月中,南明永历帝朱由榔作为明朝宗室最后的象征,其家族命运与王朝兴衰紧密交织。作为万历皇帝朱翊钧的亲孙、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堂弟,朱由榔的七子命运折...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朱翊钧是个好皇帝吗 2025-07-18 史学家视角下的崇祯皇帝:勤政之君与亡国之运的悖论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末代君主中,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复杂形象。这位以“勤政”著称的皇帝,在位十七年间宵衣旰食、殚精竭虑,最终却未能挽救明朝覆灭的...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2025-07-08 末代双生子:朱聿键与朱由检的帝王悲歌在明清易代的苍茫历史中,朱聿键与朱由检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彗星,以截然不同的轨迹划过天际。前者是南明隆武政权的建立者,在江南半壁江山中延续着朱明王朝的最后余脉;后...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朱明 2025-06-05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