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中国历史上比较知名的汉奸,其中很多人说这个“中行说”就是其中之一了,话说这个中行说直接是影响了这个汉朝当时攻打匈奴了,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假如没有中行说这个人,汉朝打匈奴是不是会变得非常简单呢?对于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
中(zhong)行(hang)说(yue)被称为历史上的第一个汉奸,如果没有中行说,汉朝打匈奴会不会容易的多?答案是肯定的!中行说给匈奴提供了大量的汉朝国情信息,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助力匈奴侵犯汉朝。
中行是复姓,源自于荀姓,得姓始祖是晋文公卿荀林父。《左传》记载,“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译成白话文是,晋侯设立三行军队抵御狄人,荀林父是中行,屠击是右行,先蔑是左行。中行相当于后世的中路军。
领兵中行是国君的信任,也是一种荣誉。因此,荀林父又被称为中行桓子,其后世子孙以中行为氏。历史上中行氏的前四世较知名,汉、晋时的名人有零星记载。宋朝编纂的《百家姓》里,已没这个姓氏了。要说起来,中行说也是名门之后。
汉文帝时单于冒顿(mò dú)死,其子稽粥(jī yù)继位。汉文帝按惯例,指派宗室的女人和亲,并派宦官、燕地人中行说跟随。中行说最初不同意,汉廷强迫他去。中行说称:“我去了,一定使汉朝廷深受祸患!”史载,中行说去了匈奴就归降了。
这里特做说明:后世多认为中行说是阉割之人,因为他是宦官。其实,汉初的宦官特指皇帝内宫侍者,汉光武帝后才开始用阉割之人。作为皇帝最信任的人为啥成了“陪嫁”?这也是惯例,通常汉室嫁过去的皇室公主需有人辅佐,这个人还要有见识,有文化。
之一:中行说见匈奴喜欢汉朝缯帛丝绵、美食就说,应穿上缯帛丝绵做成的衣裤,在草棘里骑马,衣裤会破损,以显示汉朝东西不如匈奴的皮衣坚固。把美食丢掉,以显示不如匈奴的牛羊乳品美味。中行说还教匈奴分条记事,以核算人口、牲畜。
之二、汉朝送给单于的书信写在一尺一寸木札上,开头是“皇帝恭敬问候匈奴大单于平安”。中行说让单于用一尺二寸的木札写信,开头语极其傲慢:“天地所生、日月所安置的匈奴大单于恭敬问候汉朝皇帝平安。”
之三、中行说还曾与汉使进行过一次大辩论,丑恶嘴脸令人作呕:
汉使:匈奴人对老年人不尊重。
中行说:匈奴人都知道战争的重要,老年人不能征战,所以把肥美食品留给年轻人,这样父子才能长久相互守候。
汉使:匈奴父子在一个毡房睡觉。父死子娶后母做妻,兄死弟娶其嫂。不戴头冠和衣带,缺少礼节。
中行说:匈奴吃牲畜肉,喝牛羊乳汁,用兽皮做衣;牲畜吃草喝水,随季节转换住处。急迫时人人练习骑马射术,宽松时乐而无事,无拘无束。父子、兄弟死,活着的娶他们的妻子,这是担心种族消失。匈奴伦常混乱,但保全了本族子孙。
汉人佯装正派,不娶父兄妻子,可亲属关系疏远,相互残杀,改朝易姓。礼义的弊端使君臣间怨恨,修造宫室使民力耗尽。耕田种桑求衣食饭饱,修墙筑城自保,急迫时不习武功,宽松时因耕劳疲惫。生活在土石房的汉人哪有资格喋喋不休,戴上帽子就很了不起吗?
史载此后汉使再有想辩论的,中行说会蛮横拒绝:“不要多说,想着送来丝绢美食,记住量足质好就行!如果不齐全、低劣,庄稼成熟后匈奴要骑马奔驰,践踏你们的庄稼。”为兑现此言,中行说日夜不停的教匈奴如何选择进攻时机、地点。
史载,汉文帝后元四年,稽粥单于死,其子军臣继位。汉文帝再次派皇室女人与匈奴和亲,中行说又服务于军臣单于。此后,再也没有关于他的记载,史书只记述了中行说做汉奸后的几次历史事件。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14万骑兵攻入汉境,杀死北地都尉孙卬,劫掠百姓,烧毁彭阳回中宫,前锋部队到达甘泉宫。汉文帝急令千辆兵车、10万骑兵护卫长安,一个月后匈奴才撤兵。骄横的匈奴每年都入境劫掠,云中郡、辽东郡、代郡有万余人被杀。
军臣单于继位4年后主动断绝和亲,3万骑兵进攻上郡、云中郡,杀死汉人,抢掠财物。汉朝派出三将领兵防范,让周亚夫等驻守细柳、棘门、霸上。提示一下,细柳阅兵此时上演,周亚夫“一阅成名”。两代单于对汉朝有恃无恐侵害,怕与中行说谋划有关。
关于中行说最终下场,正史没有记载。根据时间推算,中行说为匈奴服务20余年,患病而死,年近50岁。当时匈奴医疗、生活水平与汉朝相差极大,50岁已是高寿。野史上还有一说:中行说投降匈奴,汉使回国后把情况报告给汉文帝。
汉文帝震怒,把中行说亲族等人或下狱,或削夺官籍收入宫室服劳役。中行说闻讯后惊跌于地而亡。死前献计把病死牲畜投入流向汉境的河流中,以使汉人喝后患病。可以说,中行说至死都是不改悔的汉奸相。
贾充(217年—282年),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是三国曹魏末期至西晋初期最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之一。作为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他以“弑君篡权”的标...
2025-09-30 完颜亮:从宗室权臣到弑君篡位者的帝位争夺史完颜亮(1122年2月24日—1161年12月15日),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太师完颜宗干次子。这位兼具政治野心与文学才华的帝王,其夺...
2025-09-30 霍成君:从宠冠六宫到冷宫自缢的悲剧人生霍成君,这位出身权臣之家的女子,曾以皇后之尊宠冠六宫,却在十二年冷宫岁月后选择自缢,其人生轨迹堪称汉朝宫廷权力斗争的缩影。她的悲剧,既是家族野心与皇权碰撞的必然...
2025-09-30 孟光:跨越历史长河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孟光这个名字承载着两种截然不同却同样深刻的人生轨迹——一位是东汉时期以“举案齐眉”闻名天下的贤妻,另一位则是三国蜀汉以耿直敢言著称的大司农。...
2025-09-30 金日磾:从匈奴王子到汉朝托孤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武帝统治的辉煌时代,一位来自匈奴的王子金日磾,以忠诚与智慧书写了跨越民族与阶层的传奇。他的一生,既是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也是汉匈关系中融合与冲突的缩影。从匈...
2025-09-30 古代后宫妃子的日常:在礼制与争斗中的生存图景古代后宫是皇权制度下的特殊场域,既承载着延续皇嗣的使命,也暗藏着权力博弈的暗流。通过历史记载与宫廷制度分析,可还原出妃子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她们的日常既非完全沉...
2025-09-30 来敏:蜀汉政坛的“长寿异数”与命运浮沉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蜀汉政权中有一位官员以九十七岁高龄跨越了整个王朝兴衰——来敏。这位出身荆楚名门的学者型官员,既是蜀汉宫廷的文化符号,也是政治博弈中的“...
2025-09-30 朱祐杬:藩王人生与死后尊荣的传奇交织在明朝两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朱祐杬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他生前仅为藩王,未曾染指皇权,却在死后被儿子追尊为皇帝,其人生轨迹与身后影响构成了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篇章...
2025-09-30 韩安国:错失丞相之位的能臣与“死灰复燃”的传奇人生韩安国(?—前127年),字长孺,梁国成安县(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西汉时期以才智与政治手腕闻名的名臣。他一生历经景帝、武帝两朝,从梁国幕僚到中央御史大夫,曾以...
2025-09-30 辛宪英:名门智女的乱世传奇辛宪英(191年—269年),字宪英,出身于汉末陇西辛氏,这一家族以经学传家,世代为官,在曹魏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父辛毗是曹魏重臣,官至侍中,以刚直敢言著称,...
2025-09-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