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曾经让康熙伤心透顶,为何康熙还要复立其太子之位?康熙对胤礽的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就真爱到这个地步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1708年康熙总是喃喃自语:“我把胤礽囚禁起来是不是真的错了?”这个问题反复出现在康熙的脑海中,回想废太子那天突然天地昏暗下来,刮起了一股大风,康熙又问自己:“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或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到了晚上康熙居然梦到了祖母孝庄;祖母跟往常不一样,不说话,也不动,看上去不太高兴的样子;然后又梦到了胤礽的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赫舍里一直想要开口说话,但是又闭上了,最后喊了一句:“胤礽是冤枉的啊!
康熙一下子就醒了,满头大汗,自言自语地说到:“是不是祖母跟皇后在怪罪埋怨我啊!”
正因为为太子人选还有胤礽而发愁,康熙变得是越来越削瘦,大臣们很是担心,便劝康熙前往南苑行猎去散散心。好说歹说康熙才同意了,然而想到祖母生前对胤礽的偏爱,皇后难产而死的样子,还有胤礽年少时的可爱懂事,让康熙终于撑不住,直接病倒了。
一时间吓坏了大臣们,直接护送康熙回宫养病。
康熙回到紫禁城,便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废太子胤礽。父子俩见了面也没有说话,只是互相看着对方,让人看了很是心疼的样子,毕竟是亲生的父子,康熙亲自扶养大的儿子,又怎么能不心疼呢
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康熙已经很满足了;之后康熙多次召见废太子,每次见完了,心情便能舒畅不少,心情好了,身体自然恢复的就快。
康熙还曾经找过胤礽的老师李光地,问李光地:“太子的病什么时候才能好啊?”李光地作为康熙的“知己”,自然很清楚康熙这样问的意思,无非还是想将胤礽复立为太子,便说到:“慢慢调理很快便会好,是天下的福气啊!”
这年的12月26日,康熙召见文武大臣们说:“胤礽因为被镇魇才会神志不清,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情,这并不是他的本意;在我身边加以调养,已经慢慢痊愈了。”
康熙的话一说完,大臣们便心领神会,一起恭贺康熙:“这真是万民之福,天下之福啊!”
“你们还会跟以前一样辅佐太子吗?”
大臣们回答的很是齐心:“臣等必然同心辅佐太子!”
次年四月康熙正式宣布复立胤礽为太子,祭祀宗庙。
康熙为何会复立胤礽为太子呢?真的仅仅是因为出于父子之情,祖母与皇后托的梦吗?
当然不是!
1708年10月因胤礽行为失常,康熙以为胤礽想要谋害自己,而将胤礽的太子之位直接废掉。
胤礽被废其实对康熙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其他的皇子们难免会为少了一块绊脚石而感到高兴。但是着急的事康熙,实在是不忍手足相残,康熙便将诸位皇子叫来,语重心长,而且几乎是哀求的语气说到:“十八阿哥病逝了,太子也被废,我很是悲痛;希望你们能体谅我,安稳些,别让我伤心了。”
康熙的话起作用了吗?
自然是没有,诸位皇子之间表面看上去没什么,其实私下里互相争斗,尤其是皇长子胤褆与皇八子胤禩,丝毫不掩饰自己争储的心思。
胤褆是皇长子,战功赫赫,最早参与处理朝政;尤其是在废太子前后康熙让胤褆负责自己的安全,让胤褆有了幻想:以为父皇会将皇位传给他。
康熙很明确地告诉大臣们不会将胤褆立为皇储,但胤褆还是动作不断,不仅用流言蜚语中伤废太子,而且故作神秘地告诉康熙:“父皇可知道一个相面人叫张明德,张明德说八弟是大富大贵的面相。”
康熙何其聪明的人,又怎么会不知道这是胤褆的伎俩呢?但康熙并没与戳穿,而是想看看胤褆究竟想干什么。胤褆见康熙什么都不说,便说道:“儿臣愿意替父皇行万难的事情;如果要杀胤礽的话,儿臣替父皇动手。
胤褆的话直接把康熙给气坏了,大骂胤褆是狼心狗肺的东西,让胤褆退下了。
不过根据胤褆提出的线索,康熙查到了这个叫张明德的人,胤褆跟胤禩都牵连在其中;没过多久皇三子胤祉告诉康熙:胤褆暗中与蒙古喇嘛来往,用巫术镇魇太子。康熙大怒,直接将胤褆给圈禁了起来。
皇长子与皇太子都被圈禁,皇八子胤禩便变得更加活跃,胤禩向来精明能干,朝中很多大臣都支持胤禩,而胤禩也毫不遮掩自己争储的心思;康熙大怒,对大臣说:“谁以后若是再在我面前称赞八阿哥,我砍了他的头。”之后便以“结党、谋害太子”的罪名将胤禩抓了起来。
为了不让皇子们之间的斗争越来越严重,康熙想要尽快将太子的位置填补上;便问大臣们:“你们认为谁适合做太子?”大臣们并不了解康熙真实的想法,内大臣阿灵阿、散秩大臣鄂伦岱等很多人私下商议好,一同举荐胤禩,康熙直接拒绝了,说胤禩并不适合,大臣们一时间都猜不透康熙的心思。
其实此时康熙的心里最佳的人选还是胤礽,因为只有胤礽嫡子的身份才能堵得住悠悠之口。次年四月便正式恢复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其实说道康熙复立胤礽太子之位的原因,无非三点:
第一、康熙此时还是对胤礽抱有很大期望的,希望胤礽能够回心转意、真心悔过,做一位合格的储君;
第二、更何况诸位皇子之间明争暗斗,实在是让康熙很是头疼。
第三、孝庄与皇后的托梦,让康熙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但胤礽还是让康熙再次失望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在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的硝烟中,靖南王耿精忠的家族命运如同飘零的落叶,被卷入历史洪流。作为清朝初期最血腥的皇权清洗事件之一,耿精忠子女及其后裔的遭遇,既折射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4-30 玄烨与康熙:一位帝王的名号密码与历史镜像在紫禁城金銮殿的龙纹穹顶下,"玄烨"与"康熙"这两个称谓犹如双生镜像,共同折射出中国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玄烨 2025-04-27 定妃与密妃:宫廷地位差异背后的多重因素探析在清朝后宫的历史长河中,定妃与密妃都是康熙帝的嫔妃,然而她们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却存在显著差异。一、入宫背景与家族支持定妃万琉哈氏,原为正黄旗包衣,后抬入正黄...
康熙的儿子们 定妃 2025-04-14 卫琳琅的历史原型:康熙良妃觉禅氏在热门小说及影视作品《寂寞空庭春欲晚》中,卫琳琅这一角色给观众和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身世坎坷、情感纠葛,与康熙皇帝、纳兰容若之间的爱恨情仇令人动容。而卫琳琅并...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容若 2025-04-10 胤禔是雍正吗?解析康熙朝皇长子与雍正帝的真实关系胤禔(1672年3月12日—1734年11月25日),清朝康熙帝第五子(因前四子早夭而成为事实上的皇长子),生母为惠妃乌拉那拉氏,而雍正帝(1678年12月13...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9 周昌之父:历史迷雾中的家族传承与精神底色在历史的长河中,周昌(周培公)以其卓越的才能和传奇的经历,成为康熙年间的重要谋臣。然而,关于他的父亲,历史资料却众说纷纭,留下了诸多谜团。这些谜团如同历史长河中...
康熙的儿子们 周培公 2025-04-03 红楼梦醒:曹雪芹的贵族往事与文豪炼成记康熙五十四年的南京江宁织造府,一声啼哭划破朱门深院的寂静。谁也没想到,这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公子哥,将在百年后化作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星辰。曹雪芹,这个历经繁华到沧...
康熙的儿子们 曹雪芹 2025-04-03 康熙三位皇后:赫舍里氏、钮祜禄氏与佟佳氏,后宫中的政治与深情康熙,作为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后宫生活也备受关注。在康熙的一生中,共有三位皇后与他共度风雨,她们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和孝懿仁...
康熙的儿子们 孝诚仁皇后 2025-04-03 揭秘十三爷胤祥的真实死因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十三爷胤祥以其卓越的才能、忠诚的品质和悲惨的命运而备受关注。作为康熙帝的第十三子,胤祥在雍正帝即位后,成为了雍正朝最显要的人物之一。然而,这...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2 胤祐刚上朝后的去向探秘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胤祐作为康熙皇帝的第七子,虽然并非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但他在朝廷中也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关于胤祐刚上朝后的去向,我们可以根据真实资料,一探其背...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4-0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