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满族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广太道、赠三等承恩公惠徵之女,玉牒,即皇族家谱记载是“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乳名兰儿,在那拉家族中,慈禧被称为杏儿,故称叶赫那拉。咸丰元年,慈禧即公元1851年被选秀入宫,赐号懿贵人。后册封懿嫔。
5年后的三月,慈禧生皇长子载淳而被册封为懿妃,不久又晋封为懿贵妃。在咸丰皇帝驾崩于避暑山庄后,治丧期间因与慈安太后分住烟波致爽殿东西暖阁,故也被称为“西太后”。
公元1860年,咸丰十年七月,载淳即位,是为同治皇帝,慈禧与钦贞显皇后,即东太后并尊为两宫皇太后,御临养心殿,垂帘听政。
公元1874年末,同治帝病逝。慈禧立只有5岁的载恬为光绪皇帝。直到公元1889年初,才由光绪帝亲政。但“上(光绪帝)事太后谨,朝廷大政,必请命乃行”。其实,光绪皇帝的亲政不过是名义上而已,一切朝政军国大事仍是慈禧决断。
公元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中南海的瀛台涵元殿,年仅38岁。慈禧立醇亲王载沣子、年仅3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次日午后,慈禧在紫禁城仪鸾殿病逝,终年73岁。朝廷上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总共25字,为有史以来皇后身后哀荣之最。、
但是,作为手握朝政军国大权的慈禧太后,在临死之前的后事安排一直都是一个谜。那么,这位垂帘听政近半个世纪的皇太后弥留之际念念不忘的是什么?耿耿于怀的又是什么?对于自己的身后究竟有什么政治安排呢?
光绪皇帝之死,是清末最大的一桩历史疑案。多种记载认为,光绪是被害死的。人们议论最多的,是慈禧太后。其主要理由是,光绪自5岁进入宫中之后,就开始受到慈禧太后的专制管理,精神上一直处于紧张和压抑的状态之中。及至长成亲政,内忧外患,太后的处处掣肘,心情也很少舒畅。
戊戌变法失败,被禁闭于瀛台,种种精神上的折磨和打击,珍妃的惨死,更增添了思想上的愁闷。如此长期承受巨大的精神负担,身体不被压垮,那才奇怪呢!不过,尽管光绪34年时,皇帝的身体已经很虚弱,并且自年初患病起,就没有痊愈过,但是种种的迹象表明,病情还不至于导致光绪突然去世。
光绪在去世的前一天,曾经发布谕旨,令全国各地督抚,遍寻名医灵方,推荐进京,为其治病。这件事说明,病人此时神智还非常清醒,对治好病,仍然有很大的 信心。另外,光绪“脉案”中没有任何“吐血”的记载,病人的结核病尚未到达非常严重的程度。
还有一件事值得深思,就是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即光绪皇帝 去世的前一天,慈禧太后死前的两天,清廷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向全国发布了两道谕旨:其一,命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其二,任命 载沣为摄政王。
这道谕旨字里行间的意思是很明确的。溥仪在这里虽然未被立为大阿哥,但事实上已成为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显然,这两道谕旨 并不是皇帝所发。甚至光绪本人就根本不知道有这两道谕旨。且不说光绪这时正在生病,即使是身体健康的时候,朝政也完全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平日上朝,光绪只是摆设,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发言权。决定皇位继承人这等重大问题,慈禧绝对不许光绪染指,更不可能让他独自作主。很清楚,谕旨是按照慈禧太后 的意思颁布的。如此,则反映出两个问题:
第一,颁布谕旨时,慈禧太后的生命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她非常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第二,颁 布谕旨时,慈禧已经决定,她要看着光绪死去。如果光绪死在了慈禧太后的后面,那么,令溥仪进宫及载沣为摄政王的谕旨,就等于一纸空文。
因为在慈禧太后死 后,光绪肯定要改变这个并非出于他本意,甚至在他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做出的政治安排。关于这一点,慈禧太后比任何人都清楚。解决的办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 叫可能改变这个决定的人,死在做决定的人的前面。事实上,依据慈禧太后的性格和为人,她早就打算这么做了。
“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就想置光绪于死地。她痛恨光绪曾要发兵围颐和园,并要将她囚禁。但是光绪毕竟是大清国的皇帝,同一般的政敌不一样。政变后,光绪刚刚从政治舞台上消失,就立刻引起朝野内外,以至国际上的强烈反响。如果皇帝又突然去世,势必要引发更大的社会动乱。投鼠忌器,她不得不隐忍一下。
以后慈禧又多次想方设法废掉光绪的帝位,但依然受到来自各方面阻力而未果。而此时,慈禧太后年迈的身体已经病入膏肓,已经没有什么再可顾虑的了。这位统 治具有四万万人口的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女人,临终前最不希望的,就是因自己生命的结束,而给了政敌光绪以胜利的机会,使他得以重掌朝政,改弦更张。
如果是这样,慈禧太后将死不瞑目。权力是慈禧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在所有的政治角逐中,她要永远扮演胜利者的角色。
果然,在颁布令溥仪进宫谕旨的第二天,光绪去世。溥仪受命继承大统,为宣统皇帝。其父摄政王载沣,出任监国。次日,已经奄奄一息的慈禧太后,做出了她一生中的最后一个决定:嗣后,一切军国政事,均由监国摄政王裁定。
在晚清历史的风云变幻中,慈禧太后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她的生活琐事、情感纠葛以及家族关系,都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中,关于幼兰是慈禧亲女儿的说法,在...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5-07-30 孝德显皇后有孩子吗:历史尘埃中的遗憾与追问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1831年4月12日—1850年1月24日),作为清朝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的元配妻子,其一生短暂却充满历史争议。在清朝皇室绵延子嗣的宏大叙事...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孝德显皇后 2025-07-24 慈禧太后简介与身世考析:从官宦之女到晚清掌权者的传奇人生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后抬入镶黄旗。她是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也是晚清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人物...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载淳怎么死的 2025-07-21 咸丰帝:内忧外患中的无能君主清朝十二帝中,若论治国能力之匮乏与历史评价之低劣,咸丰帝奕詝堪称“最废物的皇帝”。这位在位十一年的君主,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非但未能挽狂澜于既倒,反而将清王朝推...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奕詝 2025-07-03 祁隽藻:三朝帝师背后的士大夫精神传承在晚清政坛的璀璨星河中,祁隽藻的名字如北斗般耀眼。这位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的元老重臣,更以“三朝帝师”的殊荣载入史册。当我们翻开《清实录》与祁氏家藏文...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7-01 血色黎明:金田起义如何点燃晚清农民战争的燎原之火在晚清的漫漫长夜中,1851年1月11日(咸丰元年十二月初十)的广西桂平金田村,一声呐喊划破天际。洪秀全率领两万余拜上帝教信徒,以"斩妖除魔&...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洪秀全 2025-06-26 慈禧与慈安:晚清权力天平上的微妙平衡在晚清宫廷的权力舞台上,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如同两座并峙的高峰,她们的关系始终是历史迷雾中引人瞩目的焦点。透过档案文献的蛛丝马迹,我们得以窥见这两位太后在权力博弈...
慈安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5-06-10 慈禧三次政变:权力游戏与清朝命运的转折在中国近代史上,慈禧太后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关键人物。她以女性之身,在男性主导的封建王朝中三次发动政变并成功掌权,其政治手腕与权力欲望深刻影响了晚清政局。从辛酉政变...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5-06-09 安德海之死:一场由祖制破戒引发的晚清政治风暴在晚清波谲云诡的政坛上,安德海的名字如同一颗流星,以耀眼的光芒划破天际,又以惊人的速度陨落。这位从河北青县走出的贫寒少年,凭借机敏与狠辣成为慈禧太后的心腹,最终...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安德海 2025-06-05 慈禧生母身份考:富察氏与富察皇后的时空错位在晚清宫廷秘史中,慈禧太后的身世之谜始终笼罩着层层迷雾。关于其母是否为乾隆帝富察皇后的传闻,经考证实为历史时空的错位叠加。通过爬梳《清实录》《百度百科》等权威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5-06-0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