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这是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汉末三国时代两场非常重要性的战役,官渡之战后曹操逐渐统一北方中原,赤壁之战则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其实如果仔细分析曹操赤壁之败和袁绍官渡之败,会发现很多惊人相似之处。
都是以弱胜强
官渡之战曹操是弱势的一方,当时袁绍民户百万,带甲十万,整体实力强于曹操。具体官渡之战双方兵力对比来说,袁绍有步卒10万,骑兵1万,而曹操据史书记载是“兵不满万”,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是曹操的兵力肯定少于袁绍。最终曹操顽强的和袁绍对峙超过半年时间,最终通过亲率精兵火烧乌巢,导致袁军大溃,曹操大获全胜。
赤壁之战曹操则成了强势的一方,当时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地区,除了几个边州的割据势力,如韩遂、马腾,辽东公孙康,益州刘璋之外。南方的主要敌人就是孙权和刘备了,可以说只要消灭了孙、刘,天下一统就能实现。兵力对比方面,曹操所带北方之兵约三十万,刘表的荆州兵大约十万,周瑜率领三万精兵迎敌,刘备兵力大约一万左右,兵力悬殊巨大。
都是“火”扭转了战局
官渡之战的转折点是曹操火烧乌巢,本来经过长时间的对峙,曹操已经坚持不住了。他甚至写信给荀彧商量撤军的事情,荀彧劝曹操不能撤军,等待时机扭转战局。结果这时,许攸前来投降,献计火烧乌巢,袁军没了粮草才一溃而散。赤壁之战,黄盖用苦肉计诈降,火烧曹操首尾相连的舰船,曹操大败狼狈而回。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三大战役的另外一场,夷陵之战也是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击溃刘备。
袁绍、曹操都犯了相同的错误
既然袁绍和曹操在发动战争之时,都是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那么为何最终他们却都失败了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都犯了相同的错误,简单总结来说就是心态发生了变化,操之过急,听不进别人的劝谏,一心一意只想着一件事情——统一天下当皇帝!
我们先来看看袁绍,袁绍决定南下讨伐曹操时,袁绍阵营内部是有不同意见的。田丰和沮授就坚决反对,虽然当时袁绍的实力是最强的,但是田丰和沮授都主张对曹操“缓图之”。原因有两个:一是曹操毕竟有天子在手,占着政治大义;二是袁绍在和公孙瓒战争中,消耗巨大,所谓“百姓疲敝,仓库无积”。袁绍的后方更稳定,曹操处四战之地,慢慢蚕食曹操才是最合适的战略。然而,急于踏平许都兼并天下的袁绍一意孤行,招致失败。
公元207年曹操征乌桓之后,袁氏势力彻底覆灭,此时曹操的心态和袁绍是一样的。南征荆州,刘琮举州投降,已经没有可以阻挡曹操的力量了。当时贾诩向曹操建议不要操之过急,先稳定新投降的荆州,几年之后,江东可不战而降。程昱断定孙权一定会和刘备联合,然而曹操也犯了和袁绍一样的错误,一意孤行遭遇赤壁之败,让天下统一延后了几十年。
都影响深远
官渡之战前,袁绍可以说是天下最大的军阀,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然而官渡之战后,袁绍失去了压倒性的优势,两年后郁郁而终。而袁绍又在立嗣的问题上废长立幼,导致袁谭和袁尚内斗,相互攻伐,给了曹操可乘之机。曹操一步一步蚕食河北,终于在207年彻底消灭了袁氏势力,统一了北方。
赤壁之战也是如此,曹操带着必胜的信心,却遭遇孙权、刘备的顽强狙击,曹操自己也明白统一江南短时间内是不可能了。孙权和刘备则各自发展自己的势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三方较长时间内稳定对峙的局面。也为我们留下了精彩绝伦的三国故事。
袁绍官渡战败,一蹶不振,愤恨郁郁而终;曹操赤壁之败,有生之年,再也没有统一天下的机会。追根溯源,其实都是人心在作怪,俗话说胜不骄,败不馁,但是谁能真正做到呢?袁绍挟灭公孙瓒之势南渡黄河,曹操挟荆州之降饮马长江,彼时这两位都以为天下我有,没有人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熟不知失败的种子在他们生出这种心态时已开始萌芽,所以他们都丧失了大好局面,留给后人的只有慨叹!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生都有最得意的时候,从袁绍和曹操遭遇官渡、赤壁之败来看,最得意的时候恰恰是你最危险的时候,希望我们每个人能够引以为戒吧。得意时切莫忘形,失意时不能放弃,这才是应该有的人生态度,与诸君共勉!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从许都到邺城:曹操权力布局的双重转向东汉末年,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将汉献帝从洛阳迎至许都,开启了曹魏政权的基础。然而,公元204年攻破冀州后,曹操却将统治中心从许都迁至邺城,仅留汉献...
曹操怎么死的 启 2025-09-29 荀霬:三国乱世中的权力纽带与命运浮沉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荀霬以独特的身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特殊注脚。作为东汉尚书令荀彧之孙、魏武帝曹操之外孙、司马懿之婿,这位生于颍川颍阴的士族子弟,其人生轨...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28 七女共嫁一人:曹操的权力棋局与人性博弈东汉末年,朝堂如棋局,诸侯如棋子。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掌控中枢,却将七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尽数嫁予傀儡皇帝汉献帝刘协。这一违背常理的决策,既是政治权谋的巅峰...
曹操怎么死的 刘协 2025-09-28 曹操处决吕布:先缢后斩背后的政治博弈与权力逻辑东汉末年,下邳城破之日,吕布被生擒后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酷刑——先被缢杀,再遭枭首示众。这一流程远超常规斩首的刑罚规格,其背后既包含曹操对吕布的私人仇恨,更折射出汉...
曹操怎么死的 吕布 2025-09-28 刘繇:乱世棋局中的宗室悲歌——从崛起江东到败于孙策的必然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舞台上,刘繇以汉室宗亲身份登上历史舞台。这位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的宗室大臣,在194年临危受命担任扬州刺史时,既无袁绍四世三公的威...
袁绍 孙策 2025-09-28 许昌与洛阳:曹操定都抉择背后的战略密码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关键节点,毅然放弃东汉旧都洛阳,将汉献帝迁至许昌。这一决策并非偶然,而是曹操基于政治、军事、经济与地理等多重...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