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辛苦打下的曹魏政权为什么被司马懿夺走了?“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三国时出了名的乱世,当时号称是魏、蜀、吴三足鼎立,但坐拥中原地区,占据天下十三州中九个州的曹魏,实力要远远强于蜀汉和东吴。
尽管曹操在世的时候,未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但以他打下的坚实基础,只要不出现大的偏差,曹魏成为天下共主无非是早晚的事,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最后却被司马炎建立的西晋给取代了。
有人分析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司马懿这个人太能隐忍,曹操活着的时候,还能压制他,可当曹操死后,曹魏内部就再也无人能够制约他了,司马家族的势力开始日益壮大,逐渐超越了曹氏一族,所以,司马氏取代曹氏便成了必然。
表面上看,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错,但要是细究其因,有一个被很多人忽略掉的因素才是曹魏的致命伤,这个因素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出来——“寿命”,也就是说,曹魏最终未能成为百年强盛王朝,很大程度上与曹操以后的最高掌权者的过早离世有很大的关系。
也许有人会说了,几个历史人物寿命的长短与历史进程的必然性之间显然只能算是一种偶然,不能改变已有的结局,不过,反过来想,假如几位关键人物的寿命可以延长一些的话,难道真的对历史进程就不会产生决定性影响吗?
其他人咱们先不去说,单就说说曹魏的两个重要人物曹丕和曹睿,其中,作为父亲的曹丕四十岁就去世了,儿子曹睿更不济,只活到了三十五岁,尽管古人的平均寿命普遍不高,但这个年龄多半也算是“英年早逝”了,与曹操的六十六岁就更没法比了。
假设一下,如果曹丕和曹睿也都活到了六十六岁,会是怎样的局面呢?话说曹丕生于一八七年,六十六岁时是二五三年,这个时候七十二岁的司马懿已经去世两年了,而曹睿生于二零四年,六十六岁时是二七零年,此时司马师、司马昭都已经不在了。
虽然曹丕算不上是政治强人,军事才能也一般,但他是个聪明人,不仅文章和诗写得好,政治上也有一些手腕,再加上曹操打下的基础,禅代后对政局保持着绝对的控制力,在位期间,内部鲜有公开反对者,这一点甚至还要强过曹操,北部、西北部各族纷纷来朝,除辽东未定外已无后顾之忧。
至于说到曹睿,虽然早年较少露面,有些神秘,但其人天资绝顶,绝非是一个庸人,裴松之称他为“一时明主”,可能有些夸张,但大致不错,曹睿在位时也没有人敢跳出来向皇权发起挑战。
尽管当时司马懿势力不断增长,但也都在曹睿的控制之下,他的一纸诏书,司马懿就得离开经营多年的荆州去关中,如果假以时日,曹睿在军中培养起自己的嫡系,司马懿恐怕只得淡出军界。
可以说,这父子二人在位期间,曹魏的“气数”非常足,不存在什么江河日下的窘境,也看不出来被潜在对手超越的迹象,可正是因为他们对政局的控制力无人可以替代,才突显出他们的早逝对曹魏政 权的打击是非常致命的。
谁能想到,曹操一共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到了曹丕这里却只有曹睿一个儿子,而曹睿更“了不起”,居然连个儿子都没有,人丁不旺造成了曹魏事业后继乏人,虽然曹睿之后可以另找他人代 理,但正统性和号召力已然大打折扣。
当新人上 位后,对权力基本丧失了把控能力,政局开始陷入到了辅政大臣恶斗的被动局面中,此时曹魏政 权就变得名存实亡了,从以上种种分析不难看出,曹魏被西晋所取代,最致命的一个因素就是,曹操之后的两个继承人的寿命太短了,哪怕有一个人能够活得久一些,也有很大可能避免这样结局的发生。
司马氏专权是指的什么呢?很多读者不太明白,本专题为大家详细介绍,司马氏专权指的是司马懿家族领袖司马懿(第一代)、司马师和司马昭(第二代)及司马炎(第三代)在不同时期控制魏国实权的局面,司马炎以祖上二代基础,最终篡魏为晋。司马昭死後,司马炎承继魏国实权。但由於魏皇帝已经无权,形同装饰品,司马炎无专权的必要,同年逼魏皇帝退位,建立晋朝。
在三国历史与文学艺术的交织中,司马懿与柏灵筠(史称柏夫人)的情感纠葛常被后世津津乐道。作为司马懿晚年最受宠的妾室,柏灵筠在影视作品中常被塑造成兼具智慧与美貌的传...
司马懿 2025-09-09 因果轮回:桓范后人终结司马家族百年霸业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权力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与因果循环。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以雷霆手段诛灭曹爽三族,却意外漏杀一人——桓范之子桓楷。这场看似偶然的...
司马懿 2025-08-28 司马懿掌权多少年:权力更迭中的风云岁月在三国历史的宏大叙事里,司马懿是一位极具影响力且充满争议的人物。他以其卓越的谋略、深沉的心机和坚韧的意志,在曹魏政权中逐步崛起,最终为司马氏家族掌控天下奠定了坚...
司马懿 2025-08-26 高平陵之变:中国历史转折中的权力重构与制度震荡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洛阳城郊的高平陵笼罩在料峭春寒中。当魏帝曹芳率领曹爽兄弟的仪仗队前往祭拜魏明帝陵寝时,七旬老臣司马懿以雷霆之势发动政变,三千死士封锁城门,...
司马懿 2025-08-20 曹爽为何不反抗:一场权力博弈中的必然选择公元249年,曹魏政权的权力天平在高平陵之变中彻底倾斜。当司马懿以雷霆手段发动政变时,手握重兵的曹爽却选择放弃抵抗,最终导致曹魏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这场看似...
司马懿 2025-08-18 陈群与司马懿:曹魏权力场中的双璧之交在汉末三国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陈群与司马懿的交往超越了简单的君臣关系,他们既是曹丕“太子四友”的核心成员,又是曹魏政权制度建设的共同奠基者,更是权力斗争中相互...
曹丕 司马懿 2025-08-18 张春华与司马懿:乱世中从相濡以沫到恩断义绝的婚姻张春华与司马懿的婚姻,是三国乱世中一段极具戏剧性的故事。从少年夫妻的相濡以沫,到权力巅峰后的恩断义绝,他们的关系折射出权力、人性与情感的复杂纠葛。一、少年夫妻:...
司马懿 2025-08-14 卤城之战: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巅峰对决,真相究竟如何?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祁山,与司马懿在陇右地区展开了一场决定三国格局的战役——卤城之战。这场战役不仅是诸葛亮与司马懿首次正面交锋,更因史书记载的矛盾性成...
诸葛亮 司马懿 2025-08-14 司马师与司马昭:权力接力中的兄弟共谋与历史分野司马师与司马昭,这对生于河内温县的兄弟,以截然不同的性格与手段,共同完成了司马氏从权臣到帝王的转型。作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嫡子,他们既是血浓于水的兄...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8-07 司马懿为何发动高平陵之变:权力博弈中的生死抉择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洛阳城外的晨雾尚未散尽,司马懿率领3000死士突然发动政变,以郭太后名义封闭城门、占据武库,将曹爽集团逼入绝境。这场被称为“高平陵之变”的...
司马懿 2025-08-0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