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宗亲,大体来说,至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曹操的嫡系子孙组成的、血缘关系比较近的亲属,也就是曹魏的宗室,另一种,就是曹操的同宗,主要是曹氏和夏侯氏,司马家夺权,曹家宗室大概有三种情况:不想反,没能力反,反不赢。这就是主要的原因在,魏氏没有大规模的扶持自己的宗室。那就导致了上面三种情况,第一不想反。曹植就不想反的,因为当皇帝的曹丕一脉跟他是对头啊,当年拼命打压曹植,曹植就是想当个官,发挥自己的才华都不可能,他就是知道司马家夺权,他也不会反抗。当然,他也没有反抗的能力。
司马懿劲气内敛,意思深狠,很善于韬晦之术,是个深藏不露的“心机男”。他暗中觊觎曹氏最高政权已不是一、两天了。曹操死后,曹丕继位,是谓魏文帝。他对足智多谋的司马懿很赏识,也很是重用,于是司马家族的地位渐渐显赫起来。曹丕死后,魏明帝曹睿上位。司马懿多次领兵出征, 因战功卓著而官拜太尉,曹爽是曹真的儿子,而曹真是曹操的养子。本来这种不是血缘关系的曹姓人,是走不进曹族核心势力范围内的,但是曹真这个实力派,硬是凭着一身的赫赫战功走到了朝堂的核心。于是乎,曹爽跟着他老爹沾了光,和有血缘的曹氏小辈们走到了一起。再加上有他亲老爹的遗传,凭借自己,在朝堂上也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以至后来曹睿卧病时,能想到拜他为大将军兼托孤大臣,在魏国,只有曹休、曹真、曹爽这样的皇室远亲得到过重用。皇室近亲则一直被严格限制,没有一人被重用。曹爽被灭后,曹家已经没有一个掌权的人了,没有反抗的资本。反抗司马懿的,倒是王凌、毌丘俭、文钦、诸葛诞这样的外姓大臣。
曹氏宗族走向没落的第二大原因就是没有人才。曹操是个爱才之人,曹丕却恰恰相反,曹丕统治的魏国,平民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因为从曹丕起,用人只看出身,本族的人已经被打压,外族的人被重用,这也导致在魏国朝廷里绝大多数都是外姓官员,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后,诛杀了大将军曹爽,最后把持朝政,排除异己。当时为什么曹氏宗亲没有反抗呢?曹爽把持朝政时,为非作歹,自高自大,重用一些无能之辈,没有真才实学,一但主人有难,个个自保。曹爽身边只有他的弟弟曹曦和曹训。愚蠢的曹爽在陪同皇帝曹芳去祭拜高平陵祖上时,竟把兄弟和亲信都带出去了,这就为司马懿一锅端提供了机会。另外则是因为司马懿实施了欺诈手段。让一帮曹氏宗族、世家大族以为司马懿只是解除曹爽本人的军权,不会掌控曹魏政权,更不会杀害曹爽及其亲信。
司马氏专权是指的什么呢?很多读者不太明白,本专题为大家详细介绍,司马氏专权指的是司马懿家族领袖司马懿(第一代)、司马师和司马昭(第二代)及司马炎(第三代)在不同时期控制魏国实权的局面,司马炎以祖上二代基础,最终篡魏为晋。司马昭死後,司马炎承继魏国实权。但由於魏皇帝已经无权,形同装饰品,司马炎无专权的必要,同年逼魏皇帝退位,建立晋朝。
在三国纷争的动荡年代,蜀汉政权能在荆棘中站稳脚跟,离不开诸葛亮等贤臣的殚精竭虑,也离不开众多将领的浴血奋战。邓芝,这位东汉名将邓禹之后,便是其中一位与诸葛亮有着...
诸葛亮 2025-08-15 文鸯的父亲被谁杀了:一场淮南烽火中的权力绞杀三国末年,淮南大地烽烟再起,文钦、文鸯父子以“勤王”之名掀起的叛乱,最终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内讧走向悲剧结局。公元257年,曹魏扬州刺史文钦在支援诸葛诞反抗司马氏的...
诸葛诞 2025-08-15 智耀千古,忠昭日月——诸葛亮一生事迹概览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以卓越的智慧、坚定的忠诚和非凡的才能,在中国历史...
诸葛亮 2025-08-15 张良与诸葛亮:谋略双璧的巅峰对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张良与诸葛亮作为谋士的巅峰代表,常被后世置于天平两端比较。一个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圣之名载入史册,一个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张良 2025-08-15 崔琰之死:东汉末年权力漩涡中的名士悲剧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以“腹诽心谤”的罪名将冀州名士崔琰下狱,先施髡刑贬为官奴,后因崔琰“接待宾客时吹胡子瞪眼”的姿态,最终赐其自尽。这起看...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8-15 公孙瓒为何“放手”赵云:乱世中的人才博弈与命运抉择汉末群雄割据之际,公孙瓒与刘备的同窗情谊,意外成为赵云人生转折的起点。这位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常山名将,从公孙瓒麾下转投刘备阵营的过程,绝非简单的“赠予”或“背...
赵云 刘备 2025-08-15 公孙策女儿的命运悲歌:法理与人情的千年叩问在包拯断案的传奇故事中,公孙策作为"再世诸葛"般的智囊,其女儿的结局始终笼罩在悲剧的阴影下。这个承载着父爱与法理冲突的角色,...
孙策 2025-08-15 张春华与司马懿:乱世中从相濡以沫到恩断义绝的婚姻张春华与司马懿的婚姻,是三国乱世中一段极具戏剧性的故事。从少年夫妻的相濡以沫,到权力巅峰后的恩断义绝,他们的关系折射出权力、人性与情感的复杂纠葛。一、少年夫妻:...
司马懿 2025-08-14 乐不思蜀:生存智慧与历史责任的辩证之思公元263年,蜀汉后主刘禅在洛阳宴会上面对司马昭的试探,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千古名句。这一场景被《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完整记载,并演变为成语“乐不...
刘禅 司马昭 2025-08-14 卤城之战: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巅峰对决,真相究竟如何?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祁山,与司马懿在陇右地区展开了一场决定三国格局的战役——卤城之战。这场战役不仅是诸葛亮与司马懿首次正面交锋,更因史书记载的矛盾性成...
诸葛亮 司马懿 2025-08-1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