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唐朝宰相魏元忠,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读史使人明智,本文笔者将通过明朝文学家冯梦龙的《智囊全集》,讲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战国有四大君子,即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齐国孟尝君。其中,司马迁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把孟尝君的故事写得非常详实。
孟尝君本名叫田文,为人豪迈,养了三千门客,这些门客出身各异,会的本领也五花八门,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孟尝君忠心耿耿。后来,孟尝君奉命出使秦国,被秦昭王扣留,为了救出孟尝君,他的门客们想尽办法。一位门客偷偷从狗洞里钻入秦营,将偷来的狐白裘献给秦昭王的小妾,让小妾帮忙说情,后来秦昭王果然释放了孟尝君。
在孟尝君逃跑的过程中,秦昭王突然后悔,于是派兵追捕。田文逃到函谷关后,按照秦国法令,秦国士兵必须等鸡叫的时候才能开关放人,于是孟尝君的门客就学鸡叫,把附近的公鸡都引得叫起来,最终成功出逃。
司马迁把孟尝君此行写得生动诙谐,孟尝君虽然成功脱险,但在古代贵族眼中,孟尝君的门客的这种做法并不是光明正大之举。后人也常常以此来讽刺孟尝君,因此诞生了一个著名的成语,叫“鸡鸣狗盗”,意思是旁门左道、不正大光明的行为。这个词语本是贬义词,后人把一些偷偷摸摸的人,称为“鸡鸣狗盗之辈”。让人没想到的是,时隔多年,唐朝的一位宰相,给这个词赋予了新的含义。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太学里有一名小吏,名叫魏元忠,因他为人洒脱,不求升迁,所以直到唐高宗继位,他还是一名小吏。有一天,唐朝和吐蕃开战,魏元忠偶然间发表了自己对用兵作战的看法,让唐高宗眼前一亮,立即升他为秘书省正字,不久又升监察御史。魏元忠在唐高宗时期经营了20年,因为见识卓绝,屡立奇功,被升为宰相。
魏元忠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会识人,他看准的人,一般都不会错。圣历年间,唐高宗要从长安出巡到洛阳,让魏元忠安排一路的行程。在古代,皇帝出巡是天大的事情,身为宰相,魏元忠不仅要安排皇帝一路上的路线、住宿、生活起居,更重要的是要安排人保护唐高宗的安全。
当时关中地区正发生饥荒,魏元忠最担心的便是路上会遇到强盗突袭。魏元忠得到唐高宗的命令时候,没有去找禁军,反而去视察监狱。《智囊全集》云:
元忠受诏,即阅视赤县狱,得盗一人,神采语言异于众。
在监狱中,魏元忠找到一位“鸡鸣狗盗”的盗匪,此人言语和举止都异于常人,魏元忠命人打开盗匪的镣铐,给他穿上普通小吏的衣服,安排这位盗匪到时候跟随圣驾一起随行,并且在暗中保护圣驾不被强盗袭扰,充当唐高宗的保镖。
这位盗匪本以为自己下半辈子都会在牢狱中度过,没想到竟然被宰相看中,并且交代他一个如此重要的任务,盗匪顿时感动不已,他知道,一旦自己完成这个任务,便是大功一件,于是,十分卖力地保护皇帝。
盗匪每到一处,都利用自己的江湖关系,提前注意各地强盗团伙的动向,避免这些江湖强盗袭击圣驾。在盗匪的努力下,各路强盗团伙都没有轻举妄动,唐高宗的车驾到了洛阳后,果然一路平安,竟然一点波折都没有遇到。
更有意思的是,因为这位盗匪身穿小吏的官服,唐高宗和其他官员都没有在意他,盗匪竟然是悄悄保护唐高宗至此。魏元忠之所以让盗匪“暗中”保护,是因为他知道,若公开这位“小吏”的身份,恐怕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对他充满非议,认为盗匪是“鸡鸣狗盗”之辈,不堪大用。
为保护唐高宗出巡,魏元忠启用一位能力出众的盗匪,在外人眼中,这个举动可能有些冒险。但这位盗匪却成功护送唐高宗一行人从长安到洛阳,完成了任务。魏元忠此举,既避免了大量动用禁军的铺张浪费,又挖掘了一位优秀的人才。因此,唐朝宰相魏元忠的行为告诉我们,鸡鸣狗盗并非都是贬义,只是我们没有把他们用对地方。魏元忠给“鸡鸣狗盗”赋予了新的含义——量才而用。
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评价说,任何时候,量才而用都是用人的基本,盗匪之所以会成为盗匪,是因为他之前没有遇到懂得使用他的人。世人经常讽刺孟尝君养了一批“鸡鸣狗盗”之辈,却不曾想,鸡鸣狗盗在关键时刻也能起到大用。
识人用人是一门大学问,能把一个人用对地方,并且发挥他的长处,这便是用人的最高智慧。
唐敬宗李湛(809—827年)是唐朝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之一:15岁登基,18岁被宦官刘克明弑杀于宫中。这场看似突发的宫廷政变,实则是中唐宦官专权、皇权衰微背...
李湛 2025-09-19 李白与杜甫:盛唐诗坛的双子星辉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与杜甫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巨星,共同照亮了盛唐诗歌的天空。他们以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人生轨迹,构建了中华文化中“诗仙”与“诗圣”的永恒图腾。一...
李白 杜甫 2025-09-19 鲍照:李白诗歌精神与艺术血脉的源头在中国诗歌史上,唐代诗人李白以“诗仙”之名傲立巅峰,其豪放飘逸的诗风、天马行空的想象,成为后世难以逾越的高峰。然而,若追溯其艺术血脉的源头,南朝宋诗人鲍照的身影...
李白 2025-09-18 杜甫:诗史长河中的永恒灯塔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星空中,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如同一颗永不熄灭的恒星,以1400余首传世诗篇照亮了盛唐转衰的历史天空。这位被后世尊为“诗圣”的文学...
杜甫 2025-09-17 尤俊达是好人吗?——历史与文学交织下的复杂镜像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尤俊达(原型为唐朝名将牛进达)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唐演义》中绿林总首领“铁面判官”,又是历史中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将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诗仙的笔墨:李白诗歌数量与创作传奇的考证在盛唐的月光下,李白以诗为剑,劈开了中国文学史的苍穹。这位自称"谪仙人"的诗人,一生游历四方、纵酒狂歌,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
李白 2025-09-17 沈珍珠之死:权力、贞洁与帝王心术的残酷交织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七月,安徽寿州崇善寺内,一名自称太子李适生母的女尼广澄,在接受朝廷盘问后被乱鞭打死。这场看似荒诞的“假冒案”,实则撕开了安史之乱后大唐...
李适 2025-09-17 李世民未亲养新城公主:礼制、现实与情感的交织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二人育有七名子女,其中新城公主作为幼女,自出生便承载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幼年却未由父亲亲自抚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9-17 温大雅能否跻身凌烟阁:一场权力、伦理与历史叙事的博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功臣博物馆”,其入选标准不仅关乎军功政绩,更暗含政治派系平衡与皇权合法性建构的深层逻辑。温大雅作为唐初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李贺:中唐诗坛的“鬼才”之光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昌谷”“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这位仅存世27年的诗人,以其瑰丽奇谲的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李白 李商隐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