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3月,二战已经进入到了尾声,在西里西亚的劳班镇爆发了一场德军与苏军的坦克大战。这场战斗也是二战中德军打赢的最后一次战术胜利,苏军损失了350多辆坦克和突击炮,成为了苏联不愿意提起的伤痛。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劳班坦克战。

1945年1月,苏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波兰第一集团军一起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渡过了维斯瓦河并在23天里向西前进了500多公里抵达了奥得河,兵锋直指纳粹德国首府——柏林。
苏军名将科涅夫率领的部队,在45年2月8日这一天,通过奥得河上的苏军桥头堡对下西里西亚发动了进攻,科涅夫的任务是包围并占领布雷斯劳和劳班等城镇。劳班是一座历史名城,沙俄时代的著名俄军统帅库图佐夫的心脏被埋葬在这里。进攻这座城镇对苏军而言不单单拥有战略价值那么简单,某种程度上这次行动还有一些精神象征的意义存在。

西里西亚工业区对德国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在这里集结了从东线收拢来的各路残兵败将守卫这里,而苏军进攻部队则拥有8个步兵军,2个坦克军和2个摩托化骑兵团,总兵力多达10万人之众,并拥有1289辆装甲作战车辆。但科涅夫在最初的几次火力侦察中发现德军的防御异乎寻常的顽强且坚固,所以他下令近卫坦克第三坦克军打出一记迂回攻势,切断劳班与布雷斯劳的联系。
苏军于2月16日对劳班发动了进攻,苏军近卫第三坦克军下属的第九装甲师与德军装甲部队迎头相撞,掩护苏军第七装甲师则越过了盖伊斯河对劳班发动进攻。苏军对城市的进攻在2月17日夜间正式展开,近卫第三坦克军下属的第七装甲师出动了两个坦克旅,对驻扎在劳班的德军第六装甲掷弹兵师发动了猛攻。这些德军缺乏足够的弹药,也缺乏足够的重型武器,但他们被希特勒下令死守劳班,如果苏军终将占领劳班,那么德军第六装甲掷弹兵师,就应该在这里全体为劳班镇1.7万名居民的存续而英勇战死。

德军为了阻挡苏军的攻势,在18日这一天派遣了第48师,第10掷弹兵师增援劳班。紧跟着又派遣了第103坦克旅,第16装甲师和第17装甲师,第39装甲师增援劳班,并伺机对苏军进攻部队实施反击,围歼苏军近卫第三坦克军。虽然德军派遣的装甲部队看起来貌似数量众多,但实际上很多部队都不满编,并且大量官兵都是新招募的新兵,缺乏足够的训练,指望他们消灭苏军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也不切实际。
但德军还是制定了一个吉普赛行动,该计划中德军将对苏军发动一次经典的钳形攻势,重现1941年德军装甲部队的辉煌,歼灭苏军装甲部队而后在设法对科涅夫的方面军发动进攻,迫使对方后撤,并在运动中对零散的苏军部队实施沉重打击。

德军对钳形攻势非常的痴迷,这种战术在波兰战役,法国战役和巴巴罗萨战役中都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而德国军事历史上更是对围歼战异常的痴迷,尽管很多时候被围歼的都是日耳曼人的军队,但在防御反击和运动战中对对手的孤立部队实施歼灭战,并在伺机需求歼灭或重创对手主力部队的战术似乎没有什么大问题,前提是兵力与后勤以及战略资源能够支持这样行动。
德军在初期的反击并不成功,劳班附近的城镇大多都已经被苏军攻陷了,德军的防线正在退缩并失去后续的战役优势,甚至于初期的几次反击,也先后因遭遇苏军的猛烈炮击和空袭而失败。但德国人的好运似乎突然降临了,3月2日这一天突然天降暴雪,苏军炮兵和航空兵停止了攻击。双方只有地面部队能够发动进攻,德军在格伦德一带成功伏击了一支苏军装甲部队,该部队装备有大约70辆T-34坦克和谢尔曼坦克,这次伏击摧毁了10辆苏军坦克。而后德军又成功的攻入了附近的镇子,并缴获了13辆正在维修中的坦克,此外德军还炸毁了11辆受损严重,缺乏备件无法维修的T-34坦克。

在3月2日到3月3日的战斗中,德军总共摧毁了苏军81辆坦克和突击炮。3月5日这一天,德军迫于苏军不断加强的兵力而后撤,并在后撤途中与德军第39装甲师汇合,他们一路向劳班附近后退并沿路摧毁了大约30辆苏军坦克。戈培尔声称由于苏军的配合实在太差,所以德军错过了围歼苏军装甲部队的最佳时机,让苏军逃出包围圈并获得了重新组织进攻的机会。
德军在3月8日重新发起反击,并试图诱导苏军部队进入包围圈,双方的装甲部队在劳班迎头相撞,苏军在这场短暂的战役中总共损失了351辆坦克,装甲车,突击炮和自行榴弹炮,此外还损失了74门迫击炮和106辆卡车,另有176名苏军官兵被俘。直到1945年4月末,劳班依旧控制在德军手里,这场战斗的胜利给远在柏林的希特勒打了一剂强心针,他坚信只要继续抽调部队发动反击,就有机会将苏军赶回40年国境线上去,迫使斯大林考虑停战谈判。

整个劳班进攻战中苏军近卫第三坦克军损失装甲作战车辆高达351辆,尽管德军的损失数字不明,但还是令苏军意识到被打残的德军依旧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如果不认真对付他们恐怕会犯下严重的错误,甚至可能错失胜利的机会,于是苏军在后续一系列行动中加强了对德军的火力覆盖和空袭打击,最后法西斯纳粹的罪恶被苏军和盟军共同终结。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的离世为郑国埋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权力动荡伏笔。作为郑庄公的庶子,郑厉公(姬突)的命运因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而彻底改变,其流亡与复辟的历程,不...
郑国 2025-11-07 韩信临刑前:弃楚投汉,悔与不悔的千年之问公元前196年,长安未央宫钟室,一代兵仙韩信被吕后以"谋反"罪名处死。临刑前那句"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
韩信 2025-11-05 傅友德:大明开国的无双猛将与悲剧宿命傅友德(1327年—1394年),这位生于元末乱世、崛起于朱明王朝的宿州猛将,以七战七捷的北征传奇、平定巴蜀的果敢决绝、经略云贵的文治武功,成为明朝开国功臣中不...
朱明 傅友德 2025-11-03 萧何的两面:从“月下追贤”到“助吕诛将”的权力困局公元前206年,汉中军营外,萧何策马狂奔,衣襟沾满尘土。他追回的不仅是韩信,更是一个帝国的未来。但二十年后,这位“汉初三杰”之首却亲手设计,将韩信诱入长乐宫钟室...
韩信 萧何 2025-10-23 权谋漩涡中的生死棋局:萧何与韩信的命运共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张力的典故之一,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的生死系于丞相萧何一人。然而,若将韩信之死简单归咎于萧何的“背叛”,则忽略了这场悲...
韩信 萧何 2025-10-23 兵仙余韵与权力漩涡:陈豨与韩信的师徒羁绊及其悲剧终章在楚汉相争的烽火中,韩信以“背水一战”“潍水淹龙且”等经典战役铸就“兵仙”之名,而其军事思想的传承者陈豨,却以一场牵动汉初格局的叛乱,在历史长卷中刻下复杂印记。...
韩信 龙且 2025-10-23 权臣掣肘与外交困局:郑厉公的放逐与复仇之路春秋中期,郑国作为中原首个挑战周天子的诸侯国,在郑庄公时代曾以“小霸”之姿威震四方。然而,郑庄公去世后,其子郑厉公(名突)的命运却因权臣祭仲的专权与宋国的外交胁...
郑国 2025-10-23 彭越:游击战鼻祖的崛起与陨落——从巨野泽盗寇到梁王之死在中国军事史上,彭越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名字。这位出身渔民的草莽英雄,凭借独创的游击战术改写了楚汉战争的格局,成为与韩信、英布齐名的“汉初三大名将”。然而,他的结...
韩信 英布 2025-10-11 韩信之死:吕后主谋背后的权力博弈真相在中国军事史上,韩信之死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谜题。史书将矛头指向吕后,称其与萧何合谋诱杀韩信于长乐宫钟室,但若深入剖析历史细节,会发现这场谋杀远非吕后个人意志所...
韩信 萧何 2025-10-10 井陉之战:韩信的背水奇谋与楚汉格局的转折公元前204年10月,河北井陉县东北的黄土坡谷地,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在此上演。汉军统帅韩信以3万疲弱之师,背靠绵蔓水列阵,面对赵军20万精锐的猛攻,最终通过...
韩信 2025-09-2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