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三国的人,其实都知道,关羽身上一直有一个很负面的事情,那就是嘲讽黄忠。那么关羽为什么会看不起黄忠呢?甚至说出了''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样的话,这里的''老兵''指的就是黄忠,说这话的关羽可谓是火药味十足。
但事实上,历史上的关羽和黄忠并没有什么恩怨,甚至没什么交集。所谓关羽收复长沙和黄忠大战,那其实都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但其实,只要仔细琢磨一下他的话,就会发现让他不满的并非是黄忠,反而是刘备!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关羽口中的''老兵''真的是黄忠吗?
根据《三国志》记载,事情是这样的:在公元219年,刘备击退了曹操,占据了汉中,占据了当年他的祖宗刘邦的龙兴之地。所以刘备为了表示自己是上接天命,就大张旗鼓地自立为王,成为了汉中王,建立了汉国,也就是后来的蜀汉或季汉的前身。
既然刘备自己都称王了,那么在他的手下陪着他征战了那么多年的兄弟们,他们的地位自然也都要升一升了。比如:诸葛亮就从军师中郎将升为军师将军;而法正从蜀郡太守成了尚书令。这是文官系统,武将系统则是封了四大将军。
前将军关羽、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后将军黄忠。虽然《三国演义》当中说的蜀汉,有五虎大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但历史上是只有四虎的,没有赵云,那时候的赵云还只是一个杂牌将军,直到后来才有提升。
四虎大将,关羽位居首列,可谓是位极人臣。但是关羽在接到任命的时候,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他反而是冷哼一声,说出了上文当中的那一句:''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显而易见,再结合当时的情况,''老兵''无疑指的就是黄忠。
这句话多多少少都带着一些''看不起''的意思,但这其实是很不合理的。黄忠为刘备建立蜀汉所付出的贡献,也是不小的。夺荆州,占汉中,他都是主力。在汉中战役中还杀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要是论功绩,他至少能和张飞平起平坐。
陈寿都忍不住评价道:''黄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而且关羽说黄忠是''老兵'',还有年龄这一点也是说不过去的。黄忠这个时候,最多六十多岁,关羽多大呢?根据《关侯祖墓碑记》的说法,关羽是出生于公元159年的。
到了公元219年的时候,关羽周岁都满60了,算虚岁的话,至少是61岁,比刘备还大。不过《关侯祖墓碑记》是清代人写的,这个日期并不是特别确切的,只能作为参考。可是学界众人普遍认为,关羽本人应该比刘备小不了几岁。
刘备起兵的时候,应该是23岁,那么关羽那时候至少也有19、20岁。张飞比两人小一点,应该是16,7岁,所以在关羽骂黄忠是''老兵''的时候,实际上他自己也很''老''了,年近花甲,两个人的岁数其实差不多。而四虎大将中,最年轻的应该是马超,这时候才43岁。
这就很奇怪了,关羽和黄忠之间本身也没有什么恩怨,他自己也比黄忠年轻不了多少岁,但他依旧还当着众人的面,说了那么嘲讽的一句话,他是真的看不起黄忠吗?这可不一定。
关羽实际上是拿黄忠借题发挥,他真正不满的是刘备
我们不会无缘无故的喜欢一个人,也很少莫名其妙的讨厌一个人,除非两个人是真的八字不合。但是关于黄忠和关羽两人之间,至今为止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摩擦,就连争执都很少有,所以很有可能关羽并非''看不起''黄忠,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关羽不是看不起黄忠,而是在拿黄忠借题发挥。这是什么意思呢?史学家方先生,认为关羽说''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表面上是跟黄忠过不去,但实际上,他这是在不满刘备给他们几个人所做的安排。
''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那让关羽与黄忠同列的人是谁呢?自然是刘备。因此方诗铭先生就认为,关羽骂黄忠并不是真的对黄忠有什么意见,看不上黄忠,而是对刘备的安排不满。估计在关羽的心里,无论马超,张飞,黄忠功绩再大,都比不上他镇守要害之地——荆州的功劳大。
荆州,在三国时期可谓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地区。尤其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战略方面:荆州是三个政权的交集地,它处在长江中游地区,北上过江可以攻宛洛,东顺江可以取江东,又是保护西线的一道战略屏障。刘备占领这片区域后,就可以完美实现''隆中对''。
另一个就是经济方面,东汉末年的时候,全国都处在动荡之中,各州征战不断。只有刘表管辖的荆州相对安稳,对内发展内政,对外很少发起进攻,于是当时的荆州地区,成为了当时人才的重要聚集地,而且多年的休养生息,使得荆州的经济实力要领先其他各州郡。
由此可见,关羽的功劳确实很大,所以方诗铭先生的这个推论,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而且后来费诗劝关羽的时候,说了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候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
这句话翻译过来的大概意思就是说:''汉王刘备和君侯关羽你,本来就是一条船上的,是一体的。你们两个人应该是生死共存,福祸共倚。现如今不管是什么级别的官位、爵位、俸禄,都不过是暂时的,你不要太在意。''这从侧面展现出了,关羽其实是在表达对刘备的不满。
不得不说,费诗的这段话可谓是非常的大胆且露骨了,就差没有说你和汉王刘备可以平起平坐了,但是仔细一想,哪位臣子敢说并且敢承担起这样有些''大逆不道''的话,若是被刘备知道,那费诗和关羽不说受罚,被记小本本那是少不了的。
在那个时代,君王们的阶级意识是很重的。不要说王与君侯譬犹一体了,当初韩信不过是想当个代理齐王,都让刘邦一直记恨着,甚至放任了吕雉用计杀害了韩信。更何况像王与君侯譬犹一体这样的话,是一个小小的费诗敢随便说的吗?
其实费诗是刘备特意派过去的,所以这番话也是刘备教给他的。刘备自然看出来关羽虽然表面上说的是黄忠,但实际上却是在借题发挥,在表达对自己的不满。关羽估计想说的是:''我不应该是前将军,而应该是大将军才对。''
因此刘备教给费诗的那番话的潜台词,则是''兄弟,先委屈一下,好日子还在后面'',原本刘备是想好好安抚一下,关羽这位好兄弟的,结果关羽转过头,就把这件事忘了,风风火火地去进攻襄、樊了。
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关羽与秦宜禄之妻杜夫人的故事,如同一颗隐秘的珍珠,虽未在正史中大书特书,却通过零星记载与后世演绎,勾勒出一段英雄与美人、情义与欲望交织的...
关羽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关银屏的婚姻归宿:从“虎女拒婚”到南疆守护者在三国乱世中,关羽之女关银屏的传奇人生始终笼罩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这位被民间称为“关三小姐”的将门虎女,因父亲“虎女焉能配犬子”的豪言而闻名,其婚姻归宿更成为...
关羽 2025-09-15 关胜是虚构的吗?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镜像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始终是备受瞩目的角色。这位位列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将,因其与三国名将关羽的渊源,常被读者视为...
关羽 2025-09-04 忠义千秋映日月:三国名将关羽的传奇人生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关羽以其忠义无双的形象,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符号。从东汉末年的战场猛将到后世尊崇的“武圣”,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英雄史诗,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
关羽 2025-08-28 关羽“死后睁眼”:历史、文学与科学的交织解读关羽,字云长,作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于世,被后世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列。然而,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中,关羽死后头颅被送至曹操处时“...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8-27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忠义与勇武的传奇征程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过五关斩六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一经典情节出自《三国演义》,生动地展现了关羽的忠义无双与勇猛无畏,成为了千古...
关羽 2025-08-26 忠义传承中的父子情深:关羽与关平的羁绊考辨在三国历史的烽烟中,关羽与关平的父子关系始终笼罩着历史与文学的双重迷雾。正史记载关平为关羽亲生长子,而《三国演义》却将其塑造为义子形象。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民...
关羽 2025-08-08 三国为何有两个马忠:历史重名现象下的英雄群像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名将如云,但重名现象也屡见不鲜。其中,“马忠”这一名字便同时出现在东吴与蜀汉两大阵营中,一位因擒杀关羽而声名狼藉,另一位则因平定南中而备受赞...
关羽 2025-07-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