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贵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王贵(?—1153),相州汤阴人(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中军统制,与前军统制张宪是岳飞的左右手。官至武安军承宣使、鄂州驻扎御前诸军权都统制,接替岳飞掌握兵权。岳飞遇害后,王贵称病离军,改授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福建路马步军副都总管,死后追赠宁国军节度使。
人物生平
救援楚州
宋高宗建炎(1127年-1130年)年间,王贵已经效力于岳飞麾下 。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朝廷命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岳飞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 。金国元帅左监军完颜昌围困楚州,因军情紧急,岳飞于八月轻骑先行赴任,命身为统制的王贵指挥主力自江阴军渡江 。不久,楚州失守,岳飞撤回泰州。十一月,完颜昌进攻泰州,岳飞率部渡江南撤 。
击败曹成
绍兴二年(1132年)正月,武功大夫、荣州团练使、知郢州曹成 拥兵十万,意图席卷东南,朝廷命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神武副军都统制岳飞权知潭州、权荆湖东路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 ,对曹成剿抚并用。闰四月,曹成战败,逃往连州,岳飞遣前军统制张宪追击,将曹成逐出广南东路;又遣中军统制王贵继续追击,将曹成逐出荆湖南路 。
平定吉虔
绍兴三年(1133年)二月,朝廷命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神武副军都统制岳飞 平定盘踞吉州的彭友、李满等人和盘踞虔州的陈颙、罗闲十等人 。四月,岳飞所部行至吉州,分遣武显大夫、阁门宣赞舍人、中军统制王贵和武功郎、阁门宣赞舍人、前军统制张宪进兵 ,生擒彭友、李满等人。岳飞乘胜进攻虔州,分兵攻打叛军的几百座山寨,各处山寨纷纷陷落。九月,岳飞上札要求为立功的王贵升转三官,其中一官授遥郡刺史,一官按规定授予其亲属 。
收复襄汉
绍兴四年(1134年)三月,朝廷以镇南军承宣使、神武后军统制、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岳飞兼荆湖南路鄂岳州制置使,出兵收复京西路的襄阳府、唐、邓、随、郢州和信阳军。五月,又兼黄、复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 。临行前,宋高宗特赐王贵、张宪、徐庆捻金线战袍各一领、金束带各一条 。七月,岳飞派王贵、张宪进攻邓州,大败城外列阵的数万金、齐联军,又乘胜攻克邓州 。
襄汉之役后,岳飞上奏,请求侍奉患病的老母姚氏,“将本军人马,权暂令统制官王贵、张宪主管”,宋高宗不准。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王贵参加剿灭杨么军,六月,杨钦投降,岳飞令王贵设筵接待。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家军第二次北伐,王贵与郝政、董先克虢州寄治卢氏县,又分兵西取商州,东占伪齐顺州州治伊阳县,又遣第四副将杨再兴统兵复长水县。是年冬,王贵率师在唐州北何家寨大破伪齐五大王刘复军。岳飞进兵蔡州,在归师途中,王贵击破伪齐追兵。
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三月,因去年冬天战功,王贵自拱卫大夫、和州防御使落阶官,升正任棣州防御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岳飞因并统淮西等,大举北伐的计划被宋廷取消,愤而辞职。王贵与参议官李若虚前往庐山东林寺,敦请岳飞出山复职。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岳家军最后一次大举北伐,中军统制、提举一行事务王贵负责收复开封府以西地区,命部将杨成夺取郑州,准备将刘下于开封府中牟县夜袭金军万夫长漫独化营寨,中军副统制郝晸等克复西京河南府。王贵率军进驻颍昌府,增援董先和姚政。
七月,金朝都元帅完颜兀术(宗弼)在郾城大败后,率金军主力猛扑颍昌,王贵率岳云、董先、姚政、胡清等与金军激战,大败完颜兀术(宗弼)军。然而当两军鏖斗,胜负难分之际,王贵一度怯战,被岳云制止,战后受岳飞责罚。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四月,岳飞被解除兵柄,王贵继任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将都统制司移于城东黄鹄山麓。
六月,河南知府李兴率军民突围南归,王贵申奏宋廷,委派李兴任左军同统制。王贵往镇江枢密行府参见枢密使张俊,遭到胁迫,返鄂州后,于九月被迫接受前军统副统制王俊的诬告状,递发镇江枢密行府。宋廷遂据以设置冤狱,杀害岳飞等人。然而在此冤案中,王贵本人仍受牵连,说他与张宪共同接收岳飞策动谋反的书信,当即焚烧。
岳飞遇害后,王贵自知处境危困,遂引咎辞职。
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三月,宋廷发表武安军承宣使、权鄂州都统制王贵添差福建路马、步军副都总管,并授予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的虚衔,离军赋闲,由张俊亲信田师中接任都统制。王贵改官制词说:“典禁旅之严,内则资其扈怀;总兵符之重,外则薄其威名。兼此异恩,属吾骁将。具官某早亲行阵,素习韬钤。抚众甚宽,列营驯其号令;临机必果,强敌避其锋棱。屡收斩获之功,方倚训齐之政。胡抗章而自列,遽引疾以为辞。载畴盟府之战多,参领瓯闽之军律。仍升侍卫之职,以壮董兵之权。服我宠荣,毋忘报称。”
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五月,王贵的官衔去“添差”两字,为福建路马、步军副都总管,仍属闲官。宋宗看“除目”时说:“此辈处之优稳如此,则见在军者有所激劝矣。”
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八月,王贵病死。
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宋廷追赠王贵为宁国军节度使。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冬,临安大理寺的寒风中,岳飞父子与部将张宪被以“莫须有”罪名处决。这场历史悲剧的背后,除了秦桧的构陷与宋高宗的猜忌,另一位“中兴四将...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岳飞 2025-09-01 牛皋之子:文学形象与历史迷雾中的姓名之辨牛皋,这位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福将”,以其鲁莽幽默的性格与忠勇善战的形象,在历史与文学中留下深刻印记。然而,关于其子嗣的姓名,却在文学虚构与历史考据间呈现...
岳飞 2025-08-29 岳翔与岳飞:血浓于水的兄弟情及共同抗金壮志在波澜壮阔的南宋历史画卷中,岳飞以其精忠报国的伟大形象彪炳史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之一。而在岳飞的家族故事里,岳翔作为他的兄弟,虽在历史记载中笔墨相对较少,...
岳飞 2025-08-26 杨存中监斩岳飞:忠君与道义的千年困境绍兴十一年腊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临安大理寺狱中,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写下“天日昭昭”四字绝笔后,被宋高宗赵构以“莫须有”罪名赐死。而这场历史悲剧的...
赵构 岳飞 2025-08-22 烽火双星:李彦仙与岳飞的年龄差与抗金史诗在南宋抗金的历史长卷中,李彦仙与岳飞如同两颗并峙的星辰,前者以孤城血战铸就忠魂,后者以北伐雄师震撼山河。尽管二人同为抗金名将,但他们的年龄差距与人生轨迹的交织,...
岳飞 2025-08-19 岳飞与八字军:短暂交集下的抗金烽火在南宋初年抗金斗争的烽火中,"八字军"与岳飞的名字因共同的抗金使命而紧密相连。这支由王彦领导的义军,以面刺&quot...
岳飞 2025-08-18 宋高宗为何执意杀岳飞:权力、猜忌与政治博弈的交织1142年1月27日,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临安大理寺狱中被以“莫须有”罪名处决,其长子岳云与部将张宪同遭斩首。这起震动朝野的冤案,表面是秦桧等主和派构陷,实则根植...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岳飞 2025-08-15 吴玠未跪岳飞墓前:历史评判中的身份与道德双重考量在杭州西湖畔的岳飞墓前,四尊铜铸跪像历经六百年风雨,始终以忏悔姿态承受着世人的唾骂。这四尊跪像分别是秦桧夫妇、万俟卨与张俊,而历史上曾短暂出现的第五尊跪像——罗...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岳飞 2025-08-04 郾城之战:金军伤亡的惨烈与历史回响绍兴十年(1140年)的郾城之战,是南宋抗金斗争中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岳飞率领的岳家军以少胜多,以步制骑,彻底击溃了金军统帅完颜宗弼(金兀术)的精锐部队,...
岳飞 2025-07-30 刘光世为何位列南宋七王之首:历史评价与政治博弈的交织南宋建炎年间,金兵铁蹄踏碎中原山河,宋室南渡后,抗金将领成为维系政权存续的支柱。在南宋朝廷追封的七位主要抗金将领中,以“逃跑将军”著称的刘光世却力压岳飞、韩世忠...
岳飞 2025-07-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