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由于女人地位低,也就很容易沦为权力棋子与玩物。这是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据《隋书·炀帝本纪》记载:“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武贲郎将司马德戡、元礼,监门直阁裴虔通,将作少监宇文智及,武勇郎将赵行枢,鹰扬郎将孟景,内史舍人元敏,符玺郎李覆、牛方裕,千牛左右李孝本、弟孝质,直长许弘仁、薛世良,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等,以骁果作乱,入犯宫闱。上崩于温室,时年五十。”
当北方动乱四起之际,隋炀帝杨广竟然打算不予治理,反而是逃到了江都,眼不见为净。但是,这场民情愤慨的起义可不是单单放任不管就能使其烟消云散的。
因此,选择逃避的杨广其实是在走向灭亡之路。然而,杨广最后却不是因为起义军而死,而是被自己的部下所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皇帝非凡人,平民百姓见局势不对可以躲起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可皇帝不一样,天子责任重大,逃避是不会被允许的,但杨广就是这样做了,因此导致其身旁的禁卫军,以及朝中的大臣们打算要发起叛乱将其推翻。
面对意志消沉的隋炀帝,叛军没用多久就反叛成功,因此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段。但是,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何萧皇后可以从这次的反叛行动中幸存下来?
据《北史·卷一十四》记载:后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文帝大善之。炀帝甚宠敬焉。及帝嗣位,立为皇后。帝每游幸,未尝不随从。
可见隋炀帝每每出行必将让萧皇后跟随,此次去江都躲避风头也是一样,但是为何作为皇后的萧皇后没有被叛军所杀,甚至还得到了其优待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她没有劝勉杨广,导致其灭亡。
萧皇后为人聪慧,常常为隋炀帝出谋划策。然而在这最后的时刻,她却没有这样做,反而是间接的帮了叛军。
据《北史·卷一十四》记载:及帝幸江都,臣下离贰,有宫人白后曰:“外闻人人欲反。”后曰:“任汝奏之。”宫人言于帝,帝大怒曰:“非汝宜言!”乃斩之。后宫人复白后曰:“宿卫者往往偶语谋反。”后曰:“天下事一朝至此,势去已然,无可救也。何用言,徒令帝忧烦耳!”自是无复言者。
对于杨广的做法,原本萧皇后是应该在其身旁劝谏,但她不仅没有如此行事,甚至还任由其犯错。当然,这也是因为当时的杨广变得不听劝谏的原因。
据《北史·卷一十四》记载:时后见帝失德,心知不可,不敢措言,因为《述志赋》以自寄焉。
由此可见萧皇后已经不太敢于直接的去劝谏杨广了。不过,最后她不管不顾的做法,则是间接的让叛军得以成功反叛。因此这也可能是叛军没有杀害她的原因之一。
第二,李世民想要以优待她作为自己的加分项。
要知道的是,经过了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对于世人的看法非常的看重,而萧皇后作为豪族之后,若是李世民能够以礼待之,必然能够得到民众的赞誉,因此留下一个年老毫无威胁的皇后,给自己带来好名声,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第三,李世民对其遭遇感到痛心。
待到萧皇后年纪高达八十一岁那年去世。之后,李世民以对待皇后的礼节将其厚葬,这对于一个亡君的皇后来说,也算是很好的结果了。
不过,李世民给萧皇后追谥的谥号是“愍”,这个字的意思为痛心的意思。给亡君之后这样的一个谥号,确实会让人对李世民所表达的含义产生猜测。或许只是字面上的含义吧,萧皇后为人聪慧,作为一名皇后来说,她确实足够的称职,只不过到最后却遇上了杨广,使得她不得不写出《述志赋》委婉的向夫君表达自己的劝诫之意。
如此女子却落得这般结局,想必李世民也是感到痛心,因此他才没有选择让萧皇后同杨广一起在江都了结生命,让萧皇后年老而死,也算是李世民的仁慈了吧。
在中国历史上,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昏君”,这一评价往往与他的暴政、奢侈和滥用民力紧密相连。然而,在全面审视隋炀帝的一生后,我们会发现,...
杨广 2025-03-24 没有她,汉武帝或步隋炀帝后尘?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武帝刘彻与隋炀帝杨广常常被相提并论,但他们的历史评价却大相径庭。汉武帝被誉为雄才大略的一代明君,而隋炀帝则被视为暴虐无道的亡国之君。然而,...
杨广 刘彻 2025-03-18 隋炀帝西巡:政治、军事与文化的多重考量在中国历史上,隋炀帝杨广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既有开疆拓土的辉煌成就,也有滥用民力、导致国家动荡的过失。其中,隋炀帝的西巡活动,更是成为了后人关注...
杨广 2025-03-03 纣王、秦始皇与杨广:三位帝王的功过评说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纣王、秦始皇和杨广是三位极具争议性的帝王。他们各自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有的被后世颂扬为英明君主,有的则背负着暴君的骂名。一、...
杨广 秦始皇陵 2025-02-26 隋炀帝:功过参半的复杂帝王在中国历史上,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一位集文治武功于一身,却又因暴政而亡国的君主。一、性格特点:聪明好学,野心勃勃隋炀帝杨...
杨广 2025-02-22 宇文化及之死:揭秘历史真相宇文化及,隋朝末年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命运在历史的洪流中画上了悲壮的句号。那么,这位曾经的叛将究竟是被谁杀死的呢?宇文化及的崛起与败落宇文化及,代郡武川(今内蒙...
宇文化及当了多久的皇帝 2025-02-21 杨广杀伍建章:虚构的历史情节与背后的政治斗争在《隋唐演义》等历史小说中,杨广杀害伍建章的情节被描绘得惊心动魄,充满了忠奸对立、悲壮英雄的气息。然而,根据历史资料,这一情节实际上是虚构的,它源于小说家的艺术...
杨广 2025-02-18 李世民与杨广:弑兄夺位背后的不同评价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和杨广都是因涉及弑兄夺位的事件而留下深刻印记的帝王。然而,尽管两人的行为有相似之处,但后世对他们的评价却大相径庭。这其中的原因,不仅在于他们...
杨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2-13 弑兄夺位却评价迥异:李世民与杨广的历史命运在中国古代帝王的传奇中,李世民和杨广两位君主都因涉及弑兄夺位的事件而备受瞩目。然而,尽管他们的上位手段相似,后世对他们的评价却大相径庭。这背后的原因,不仅在于他...
杨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2-13 杨玄感反隋炀帝:缘由探析在中国历史上,隋朝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王朝,而隋炀帝杨广的统治更是充满了争议。大业九年(613年),一场由杨玄感发起的反叛行动震惊朝野,这场反叛不仅揭示了隋朝内部...
杨广 2025-02-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