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为相长达二十多年,是贞观时期的著名宰相。赵普是北宋初年的宰相,历经两朝,担任宰相二十余年。两人在王朝建国方略、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从君主信任度来看,房玄龄直接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是玄武门之变中的重要谋士。赵普直接参与了陈桥兵变,是宋太祖的心腹智囊。加上两人时代相隔不远,因此具备比较的可能。
房玄龄担任尚书左仆射时,既参与了重要制度和台阁规模的建设,也曾经一度担任度支,负责国家钱粮,既具备运筹帷幄的战略决策能力,也具备立法、财政等具体行政能力。
赵普在北宋军事制度、官员选拔等方面,也是直接的参与者,甚至是决策者。房玄龄任人唯贤、逢才必荐,向李世民推荐了很多人才。赵普推荐人才刚毅果断,凡是赵普认为值得推荐的人才,如果太祖不用,赵普就继续坚持,直到皇帝任用为止。
房玄龄不仅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也参与征伐高昌突厥高丽、突厥降众安排、新立李治为太子等重要军国大事的谋划。房玄龄能谋,是贞观君臣的共识。
而赵普在北宋立国之初,也与宋太祖积极谋划了先平北汉还是先平南方、如何消除藩镇割据隐患、如何推行内重外轻的,国家安全措施等方面的重大政策。宋太祖卧塌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名言,就是在太祖微服私访赵普的家中说出来的。
后来,北宋统一中国,基本上是按照君臣二人所定方略实施的。房玄龄的公忠体国不仅表现在,平时为国家鞠躬尽瘁,还表现在临死前,还操心国家征讨高丽的事情,担心征讨高丽于国家不利,反复劝谏李世民。
赵普在宋太宗征讨辽国燕云十六州的时候,因为王师久不归,担心战争意外影响国家安定,于是给太宗上书,核心意思是盛夏用兵、师老费财,希望太宗打得赢就打、打不赢算了,尽早班师回朝。
当然,赵普的进谏体现了,一种在国家安危上的保守思想,没有为国家长治久安着想。对北宋而言,燕云十六州不收复,北边没有安全屏障,国家一日不得安宁。开国之君不收复失地,就是遗患后人。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总体来说,赵普当时的劝谏,出发点还是避免失败影响王朝政权安危。
但房玄龄和赵普也有很多不同点,房玄龄豁达,赵普狭隘。房玄龄为相二十多年,在朝与其他大臣基本没有私怨,从来不利用手中的权力或与皇帝的亲近关系,打击其他官员。而是一心任用他人长处,帮助他人成就功业。
而反观赵普,为相期间,与朝中大臣相互攻讦斗争的事情不止一例,特别是与卢多逊等人相互攻讦,后来借机将卢多逊贬谪南方,显示其缺乏宰相雅量。
房玄龄一心为公,赵普贪权恋位。房玄龄多次请辞封爵、尊位,常常深自谦退,惧满惧盈。宋太宗即位后,为与太宗亲近,全然忘记对太祖的嘱托,帮助太宗攻击秦王廷美和太祖之子德昭,导致两位宗室亲王成为皇权斗争的牺牲品。
秦王廷美、德昭对太宗的地位完全不形成威胁,赵普不能维护皇室团结,反倒为了一己权位,促进皇室骨肉相残,让宋太宗的帝王形象沾染瑕疵,为成为后来史家所诟病,有违宰相之责,有损宰相之品格。
房玄龄清廉,赵普贪浊。房玄龄曾被认为属于唐朝廉吏,虽然从历史素材中,没有更多关于房玄龄清廉朴素的资料,说明房玄龄的廉洁,可能比不上与其同时的戴胄和王珪等人,也比不上后世海瑞、于成龙等人,但是没有房玄龄追求物质财富的表现。赵普则不同,追求物质财富肆无忌惮,并且多次利用宰相职权为自己谋利。
比如,开宝六年,正值宋太祖致力统一江南时期,宋太祖偶然来到赵普家里,发现了吴越王钱俶送给赵普,十个大瓶装的贵重财物,因为太祖来得突然,财物还来不及转移,就放在屋檐下。
太祖当场命人打开,里面竟然全是贵重的瓜子金。赵普连忙惶恐谢罪,表示不知情,当时国家尚未统一,赵普先收敌国财物,定一个里通外国的罪名也没有问题。况且,太祖偶然就能碰见,说明平时赵普也没有少收,其他割据政权的财物。
赵普逐名追利还有更多表现。比如,以自己房子间的空地私自换取皇宫菜园,以扩大住宅,又亲自主管和经营酒店客舍,来谋取商业利益。在朝廷禁止个人买卖秦陇地带的大型木材时,亲自派人都市场上去购买大木,并将巨木连成木筏运到开封,大肆建造房屋。
上梁不正下梁歪,底层官吏因此而偷买偷卖大木成风。赵普为了追逐个人私利和享乐,公然违背朝廷制度和禁令,所幸太祖宽宏大度,否则,以赵普的所作所为,很难得到善终。
由此可见,与赵普比,房玄龄更加有度量、有操守,更符合温良恭俭让的儒家士大夫形象。综观比较,房玄龄与赵普相比而言,房玄龄更端正,行为端正、作风端正,从不谋个人私利,也从不耍机谋秘计。
房玄龄更温和宽厚,从不与大臣争权夺利,乐于成人之美,助人成功成名;房玄龄更仁民爱物,时刻把王朝长治久安放在最高位置,以上率下,以身示范,不做渔猎百姓、劳民伤财之事。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麾下汇聚了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其中魏征、房玄龄与杜如晦三人以“谏臣”“谋臣”“断臣”的互补角色,构建了唐朝政治史上最稳固的权力三角。他们...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5-08-29 宋璟宰相任期考:盛世名相的仕途沉浮与历史回响作为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的唐朝四大贤相,宋璟的仕途轨迹始终是历史研究的焦点。其宰相任期虽仅四年,却以“刚正不阿、节操持正”的品格,在开元盛世的历史长卷中留...
房玄龄 2025-08-29 房玄龄:盛世功臣与家族悲剧的双重叙事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房玄龄的名字与“贞观之治”紧密相连。这位被李世民誉为“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的宰辅,其政治智慧与历史贡献无可争议。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其家...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5-06-30 房玄龄家族悲剧:从功勋显赫到满门抄斩的背后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房玄龄作为一代贤相,其功绩与智慧备受后世赞誉。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成为唐朝初年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5-05-21 房谋杜断:权力场中的智慧共生与协作范式在贞观之治的璀璨星河中,房玄龄与杜如晦的君臣际遇堪称典范。这对被后世誉为“房谋杜断”的组合,以“谋”与“断”的互补之道,构建起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最富效率的决策体系...
房玄龄 2025-04-30 房玄龄之死:真相揭秘,一代贤相并非被长孙无忌气死房玄龄,作为唐朝初期的杰出政治家和谋士,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被誉为“一代贤相”。然而,关于他的死因,历史上却流传着一种说法,称其是被长孙无忌活活气死的。...
房玄龄 长孙无忌 2024-12-02 揭秘:唐朝皇帝李世民为何自称害怕房玄龄老婆?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李世民作为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其治国才能和军事智慧备受后世赞誉。然而,在李世民的光辉形象背后,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趣事——他自称害怕房玄龄的老...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4-11-09 吃醋的由来:千古名相房玄龄为什么怕老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吃醋”一词常用来形容男女关系中因嫉妒而产生的情绪。然而,这一词汇的由来却与唐朝的一位著名宰相——房玄龄有着不解之缘。房玄龄不仅以其卓越的政治...
房玄龄 2024-10-31 房谋杜断:历史上的智慧搭档“房谋杜断”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组合,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两位重要辅佐大臣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人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互补的性格特点,共同辅佐李世民,为唐朝...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4-07-17 探究房玄龄满门抄斩的真相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房玄龄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学识成为初唐时期的杰出政治家。然而,关于房玄龄被满门抄斩的说法,却在后世广为流传。这一说法是否属实?背后的原...
房玄龄 2024-06-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