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乾隆和张廷玉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朝重臣张廷玉被乾隆抄家,抄来的东西,为何乾隆又全还回去了?
说起张廷玉,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的重臣,也是整个清代唯一一例配享太庙的汉官。清代最有特色的军机处就是由雍正以及张廷玉联合设立的,张廷玉还是清代第一位军机大臣。他在辅佐康熙、雍正时,改革清代律法和赋税,为康乾盛世的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就是这样一位被康熙、雍正重用的功臣,在乾隆时期竟然受到了冷遇。张廷玉的政见不受乾隆正视,而且其晚年时刻还被乾隆抄了家,可谓是悲凉暗淡。乾隆此举,是卸磨杀驴吗?如果探究乾隆即位初朝廷的权势分属,便能够得知一二。
乾隆元年(1736年),清高宗弘历即位。在乾隆即位之前,雍正曾给他留了三位辅佐他治国的顾命大臣:庄亲王允禄、张廷玉和鄂尔泰。其中,允禄和鄂尔泰都是满人,而张廷玉是汉官。而事实上,无论是满是汉,这三位雍正看重的人才都未被乾隆重用,因为乾隆帝忌惮旧朝势力。
比如张廷玉,虽然他清廉、能力强,但是因为在朝中根系庞大,所以让刚刚接手朝廷的乾隆不安。而且最让乾隆为难的是,他不能动张廷玉,一是以张廷玉为首的汉官团队可以和满官团队形成彼此抗衡的趋势,张廷玉在朝期间与鄂尔泰几乎处于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凡有机会必定要嘲笑或回击。如果乾隆帝过多打压张廷玉,会导致鄂尔泰一方势力过大。
二是张廷玉曾是他的恩师,除了师徒之情外,由于儒家传统道义,他也不可能大义灭亲,真的做出什么毁灭人常的事情。尽管有这些限制与加持在里面,但是张廷玉过于尖刻的性格,还是常常让乾隆帝深感无可奈何。虽然张廷玉无意控制朝政,但是与他同一派的汉官会利用他言语的威慑力来垄断朝廷中的势力。
乾隆帝为了将皇权收归自己所有,只得做出表率,明面上打击三位顾命大臣,暗地里培养新兴势力。乾隆四年,他首先将刀伸向了第一位顾命大臣允禄,以允禄及其诸位皇室贵族“结党营私、往来诡秘”之罪,清除掉允禄党派,宗室贵族的势力威胁渐渐根除。此时,对乾隆帝皇权威胁最大的便是张、鄂二人。
在雍正时期,张廷玉提拔的人士已“甲于天下”,乾隆帝刚刚即位的时候更甚,刘统勋曾说:“今张氏登仕版者,有张廷璐等十九人,姚氏与张氏世姻仕宦者,有姚孔振等十三人。……外间舆论动云,姚城张、姚两姓,占却半部缙绅。”乾隆帝当然也深知朋党危害,曾出言提醒二人。
鄂尔泰倒是比较聪明,懂得察言观色,于是得了一个寿终正寝的好结局。在乾隆十年(1745年))鄂尔泰病故后,乾隆帝立马开始釜底抽薪,更换朝廷中的血液。由于军机大臣之前是由鄂尔泰担任,根据军机处的规定,满汉官员应按轮次担任军机大臣,因此接任的应该是张廷玉。但是乾隆帝却隔过了张廷玉直接提拔傅恒做军机大臣,可见其心思。
很多人都了解,傅恒是乾隆帝的心腹,因为他是皇后的娘家人。傅恒是乾隆帝收拢皇权的一颗棋子,这颗棋子攻击的对象就是张廷玉以及所有汉官集团。张廷玉其实也看出了乾隆帝内心的想法,于是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申请退休离职。然而乾隆帝却颁旨:“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事实上,倒不是乾隆帝舍不得他,主要是乾隆帝一直在寻找机会严惩张廷玉,他不能让张廷玉就这样轻易离开。
张廷玉也想象鄂尔泰一样能够功成身退,于是在同年冬天又一次上奏告老还乡。乾隆帝若是再不允诺,就真的容易引起微词,于是只好准许。但是一生为朝奉献、呕心沥血的张廷玉实在是委屈,雍正帝已经封他配享太庙的荣华,就因为乾隆帝的权谋,要断送他本应得到的荣誉吗?张廷玉在离朝之际提出了这个请求,恰恰是“太庙”的请求让乾隆帝又一次生起打压之心。
乾隆帝找茬治罪张廷玉,取消了他配享太庙的荣誉,又剥夺了他的爵位。张廷玉经此事,不仅没能返乡,反而遭到降职,在朝中愈发郁闷。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时候,张廷玉的亲家朱筌被治罪,次年时他的好友严瑞龙也被革职,随之而来的便是将他抄家,缴尽前朝御赐物品。
事实上,在最后的几年光景里,张廷玉即便再小心谨慎,终归会被乾隆治罪。因为乾隆帝已经摆明心思要处置他,为了能够将汉官势力一举歼灭,张廷玉便成为这场权势争夺中的牺牲品。不过,乾隆帝估计也感到良心不安,自己的父亲如此宠信的汉官却被自己这样迫害,且还是自己曾经的恩师。因此在张廷玉死后,乾隆帝还是赐予他太庙之荣誉,并且返还了追缴的恩赐品,也算是还张廷玉和自己一个圆满吧。
虽然张廷玉晚年比较凄凉,但是他的一生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康熙提拔而被启用,在雍正时期得到了重用,成为大清首辅,并开启大清特色制度军机处。在职期间,他清廉公正,可以说是大清清廉第一人,最后也得以享太庙的殊荣,并谥号“文正”。这些都是对他最公正的肯定。
在清代文坛,姚鼐以“桐城派三祖”之一的身份名垂青史。然而,这位在散文创作与学术研究领域成就斐然的文人,却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秋,于人生壮年、仕途正盛之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姚鼐 2025-08-08 遏必隆是忠臣吗?——从历史轨迹与政治抉择中探寻答案在清朝康熙朝的权力棋局中,遏必隆的名字始终与争议相伴。这位出身钮祜禄氏的勋臣之后,既是康熙帝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又因依附鳌拜而遭弹劾下狱;他既是战场上的巴图鲁(勇...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08-07 豫亲王多铎之死:一场被历史铭记的天花浩劫1649年4月29日,清初铁帽子王、开国名将豫亲王多铎因天花病逝于北京,年仅36岁。这位曾以“破扬州、下江南、俘弘光”等战功被乾隆帝誉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的传...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多铎 2025-08-07 熊赐履籍贯考辨:从湖广孝感到江西南昌的学术溯源在清代学术史上,熊赐履(1635-1709)作为康熙朝理学名臣的代表人物,其籍贯问题长期存在争议。这位历经顺治、康熙两朝的翰林院学士、东阁大学士,既被记载为“湖...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05 延禧攻略尔晴怀孕之谜:一场精心策划的报复与身份博弈在《延禧攻略》的宫斗漩涡中,尔晴的怀孕堪称最具戏剧性的转折之一。这个看似“意外”的生命,实则是尔晴对傅恒冷落、对魏璎珞夺爱的疯狂报复,其背后牵扯出傅恒、乾隆皇帝...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8-05 图海与吴六一: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双重镜像在历史剧《康熙王朝》的荧幕叙事中,图海与吴六一两位角色因演员郝铁男的“一人分饰”引发了观众长达二十余年的误解。这种戏剧化的角色安排背后,实则折射出历史真实与文学...
康熙的儿子们 图海 2025-08-05 从潜邸侧福晋到冷宫废后:如懿原型乌拉那拉氏的悲剧人生在清宫剧《如懿传》中,周迅饰演的乌拉那拉·如懿以断发抗争的决绝姿态,成为观众心中“真性情”的代名词。然而,这位虚构角色的历史原型——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的真实人生...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8-05 康熙大婚:12岁少年的帝王婚典与权力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康熙帝的婚姻堪称特殊——他以12岁之龄举行大婚,不仅创下清代帝王最早结婚纪录,更以57年半的婚姻生活成为清帝中婚龄最长者。这场看似“早婚”的政...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04 令妃的最后十年:繁华背后的血色黄昏乾隆三十年(1765年),令妃魏佳氏以皇贵妃之尊执掌后宫,其子永琰已被秘密立储。这个看似登顶权力巅峰的汉女,却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里,陷入了一场以健康为代价的“生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8-04 朱国治:历史褶皱中的善恶双面镜在历史的长河中,朱国治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清朝官场中臭名昭著的酷吏,又在三藩之乱中以死殉国,被康熙帝追封为忠臣。这种矛盾的评价,让朱国治成为解读清代政治...
康熙的儿子们 朱国治 2025-08-0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