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封的上庸就在襄樊近旁,为何他却始终按兵不动,不去援助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刘封作为刘备的义子,在战场上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夺取汉中后,刘备派他与孟达一起夺取上庸,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可就是这样一个与刘备如此亲近的人,在关羽覆亡的过程中袖手旁观,最终被刘备赐死。那么,刘封为何不去救援关羽呢?
一、襄樊之战中刘封不愿援助关羽。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夺取汉中,随后进位汉中王。在汉中之战的过程中,为了牵制曹军兵力,获得最大战果,刘备下令荆州的军队发动攻势。身为宜都太守的孟达率军攻下房陵后,刘备派刘封率军与孟达会和,并夺取了上庸。
作为刘备作战方案的一环,关羽也从荆州向襄樊发动了进攻。相比刘封、孟达的攻势,关羽的攻势则浩大得多。关羽率领三万多水陆精兵,在襄樊战场上势如破竹,打得曹军疲于奔命,陷入困境。尤其是在水淹七军后,襄樊一带地区的曹军防线几乎濒于崩溃,取得巨大的战略战果的机会就在眼前。
但是,关羽自身也困难重重。在诸多困难中,关羽最大的困难就是兵力不足。他不但要在襄樊前线与曹军作战,还要留下部分兵力防守后方,防备东吴的偷袭。因此,关羽把目光投向了上庸,想要把上庸的兵力调到襄樊前线,以解燃眉之急。
因此,关羽多次写信向上庸告急,让刘封、孟达率军前来。按理说,关羽此时位居前将军,假节钺,完全有权利调动上庸的军队。但是,让关羽意想不到的是,上庸的刘封居然拒绝了关羽的命令,他给出的理由是“山郡初附,未可动摇”。
其实这个理由完全是刘封、孟达的托词。当时的上庸,孟达拥有的兵力在四千人以上,刘封为了统领、压制孟达,拥有的兵力不会低于孟达。再加上上庸投降的兵力,刘封麾下的兵力已经超过万人。在上庸那个穷乡僻壤,曹军兵力又被牵制在襄樊一线,能有什么势力可以动摇上庸?
而且上庸投降的申耽、申仪兄弟不但实力弱小,申耽为了显示自己的投降诚意,还把自己的妻子、儿子、宗族都送到成都当了人质。即便是申仪心怀异心,也完全可以带着他前往襄樊参战,这样上庸就可保万无一失。因此,以上庸不稳定来拒绝关羽的命令,完全是刘封的托词。
那么,刘封为什么不愿意听从关羽的调动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关羽的性格导致的。关羽这个人一贯喜欢摆老资格,“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几乎所有刘备集团的人都和他难以处好关系。刘封、孟达都曾与关羽相处过,都难以忍受关羽的性格。
到如今两人终于离开了关羽的身旁,得以独当一面,谁又想再回关羽那里去吃苦受气呢?而且关羽在襄樊战场打得风生水起,自己前去也不过是为关羽做嫁衣裳。再加上成都方面又没有明确的指示,要求刘封、孟达有援助关羽的义务,因此刘封、孟达就以此为借口去推脱了关羽的命令。
二、荆州之战中刘封不能援助关羽。
谁知道襄樊战场的情况瞬息万变,昨天还是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可是等到今天,就变成孙权袭取荆州,关羽大军离散,困守麦城。在这个时候,刘封、孟达于情于理都应该去救援关羽。可是直到关羽败亡,也没有见到刘封、孟达发兵。
在《三国演义》中,为了表明关羽的死是刘封、孟达陷害的,还专门写了廖化突围到上庸求援的情节。书中写道,当廖化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上庸,请刘封、孟达发兵的时候,却遭到了刘封、孟达的拒绝。廖化只得前往成都求救,就这样错过了救援关羽的机会。
其实,这段情节是作者的杜撰,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历史上廖化当时在荆州被迫投降了东吴,直到刘备伐吴的时候才脱身回归了蜀汉。因此,他是不可能接受关羽的命令,前往上庸求援的。不过,刘封没有前去救援关羽也是历史事实。那么,他为何没有去救援呢?
刘封没有救援关羽,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刘封对关羽的死活漠不关心。刘封镇守的上庸就在襄樊旁边,它们之间有沔水相通。如果顺流而下,刘封的人不需要多长时间就能到达襄樊战场。按理说,襄樊前线的情况,刘封应该能够得到第一手的情报。
可是,从荆州被袭到关羽撤兵,乃至关羽大军离散,自己被困麦城。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看到刘封有过任何动作。这只能说明一点,刘封和关羽撕破脸之后,双方根本就断绝了情报往来。刘封也根本对关羽的军事行动漠不关心,对他的情况一无所知。
第二个原因,是刘封无法进行有效的救援行动。正是由于刘封对关羽的漠不关心,他对荆州战场的情况知道甚晚。在他得知关羽失败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救援时机。刘封既不知道荆州战场的情况,又不知道关羽的去向,如何去出兵救援?就算是刘封知道关羽被困麦城,他也毫无办法去救援了。
因为在上庸和麦城之间,有着襄樊地区和荆州地区的阻隔。这两个地区现在分别被曹军和吴军控制。而且上庸四周被群山环抱,想要迅速出动援军,只能依靠水路,先经过襄樊地区,再南下到达麦城。
如此一来,刘封就必须率领他的部下,突破襄樊地区十万曹军的阻拦,还要打破数万吴军的封锁。对于刘封来说,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刘封真的这样做了,他和他的部下很可能会在曹军和吴军的前后夹击中全军覆没。因此,刘封是无法救援关羽的。
第三个原因,是刘封无法派出援兵。刘封作为冲锋陷阵的武将是称职的,史书上记载他“有武艺,气力过人”,在益州之战中,刘封战无不克。但是,作为独当一面的统帅,他的表现是差强人意的。在上庸,他就与孟达的关系搞得很僵。
孟达是与法正一起投奔刘备的,可是有着识人之明的刘备将法正留在身边,而没有带着孟达入川,这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在派孟达攻打上庸的时候,刘备又以怕孟达“难以独任”的理由,派刘封前来支援,还统领孟达和他的部下。
其实,上庸这个地方不是什么军事要地,地方势力也十分薄弱。以孟达的能力和兵力,完全可以顺利拿下上庸。刘备此举明白是对孟达不够信任,这当然在刘封和孟达之间种下了不和的种子。再加上刘封此人年轻气盛,盛气凌人,久而久之,双方的矛盾越来越重。
在这种矛盾重重的情况下,刘封是难以调兵遣将的。孟达不可能按照刘封的命令行事,只会明里暗里给刘封拆台。刘封无法管辖孟达,自然无法出兵去救援关羽。在关羽败亡后不久,见势不妙的孟达叛逃曹魏,留下的刘封在丢失上庸后也被刘备赐死。
结语:
在关羽败亡的过程中,刘封一直袖手旁观。在襄樊之战时,面对关羽的支援命令,刘封选择了设法推脱。此时的刘封是不愿意去支援关羽,因为刘封与关羽不和,好不容易摆脱了关羽的领导,当然不愿意重新听从关羽的指挥,去襄樊战场为关羽做嫁衣。
等到了荆州之战的时候,刘封对关羽已经爱莫能助了。当关羽兵败走麦城的时候,刘封不可能穿过几百里曹魏和东吴控制区,从十几万敌军中救出关羽了。此时刘封不救关羽,不是不愿而是不能了。但是刘封作为独当一面的将领,没有大局观,只按照自己的好恶行事,战后还是遭到了刘备的责任追究。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麦城余烬:关羽败亡后部将的命运分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关羽在麦城突围时仅剩十余骑,这位曾威震华夏的“万人敌”最终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与长子关平同殒临沮。这场溃败不仅终结了蜀汉在荆州的统治...
关羽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