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什么会发动玄武门之变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影视剧都会对隋朝末年唐代初期那段历史进行不同的解读,而很多英雄人物也在那个乱世出现,十分具有戏剧色彩的人物让观众喜欢看这段历史。而大家在看那些编剧们杜撰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时候,往往忽略一个中心人物,那就是完成开国大业的李世民。很多作品和记载中对于李世民的评价都是十分正面积极的,但是这样一个被大家称之为温良的人,手上还是沾满了别人的鲜血,本不是一个爱争抢的人,为何在最后争夺皇位的时候,发动玄武门之变,十分狠心地杀了自己的手足,成为唐代的一个皇帝呢?
《明季历代论书汇编》:
君人之大德有三:一曰谦虚纳谏,二曰知人善任,三曰恭俭爱民,后世人君之德未有过焉者也……后世制度之美,莫能加也……至精至妙,后世人才之盛莫能及也……”
一、政治环境和形势所迫
当时正是隋朝末年时期,皇帝十分的荒淫,对百姓的疾苦不管不问,百姓都已经十分痛苦,皇帝仍然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开凿运河只是为了自己的取乐。当时的很多百姓们处于生死的边缘,大家对于皇帝的做法十分的不满,正是因为有压迫。所以很多活不下去的穷人就开始了与命运的抗争,开始为了能够活下去和朝廷公开作对,很多的农民开始起义。这时候的朝廷就开始不断镇压。
当时作为国家一个重要大臣的李渊,手里有很多的军队力量,一直尽心于朝廷的他,虽然也不满意皇帝的做法,但是骨子的忠臣做派让他从来不反抗皇帝的命令。直到百姓们的确无法很好地生存,在几个孩子的怂恿下,李渊最后在山西拉了大旗子宣布起义。
虽然自己称帝,但是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并不是那么的容易,不仅要推翻前朝,将其所有的政权和势力全打压,还要面对许多其他起义势力的反抗。就这样,一直都没有断过战争的李渊也是十分的不容易,多亏自己手下的几个皇子,一直尽心辅佐他,才逐渐得到了整个天下。做了皇帝之后的李渊就开始对于皇子们进行封赏,给了名号封地进行安顿。同样是将长子立为太子,本就以为已经是一个最好的决策,但是没想到皇子之间居然也有很多的争斗。
二、皇子之间矛盾涌现不断加深
虽然当时唐朝已经在李渊手中建立,但是开始的时候政权并不稳固,需要各方征战摆平战乱,在这期间,李世民展现自己不俗的带兵打仗的能力,在军队逐渐颇具威望。当时被称为是秦王的他,身后有很多十分忠诚的勇士跟随,他对待自己手下也是十分的优待。正是这样一个善待他人并且用兵神勇的大将军,逐渐取得将士们的拥戴,甚至很多人心中他的能力盖过太子。此时的太子也知道自己这位弟弟十分能干,担心自己有一天位置会被取代。
当时正是一场十分艰难的大战在即,李渊为了鼓舞士气,或许也是十分认可这个平日里温良的儿子,所以无意中许诺,如果能够在这个战争中打胜仗,就把太子的位置传给李世民。或许当时并没有想太多的李世民,根本没有将这个承诺放在心中。后来果然打胜仗了,大家开心的同时回到朝廷中,但是李渊却再也没有提过这个事情。
虽然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但是太子的消息很是灵通,于是听说这个讯息之后开始猜想自己父皇的心意,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父皇一直不想把皇位传给自己,只是在等一个更加合适的人选出现呢?又或者是自己这个看上去不爱争抢的弟弟,其实对皇位同样很感兴趣,所以暗中一直努力表现为了获得父王的认可呢?于是各种猜想在太子心中出现,他开始对这个弟弟产生了防备之心。
三、李世民深知危险袭来,先发制人发动了政变
虽然一直不愿意自己和兄弟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但是一直努力缓和的他还是无法得到哥哥的信任,一直尽量躲避着与哥哥之间的争斗,可是还是没办法摆脱哥哥对自己的误会。就这样,两个人之间的信任感越来越低,在太子心中自己的弟弟,就是为了和自己争夺皇位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暗中给李世民下了不少绊子的他逐渐试探着,没想到自己的弟弟十分难打压,联合几个与之有同样想法的他,开始谋划更多的计策,为的就是能让李世民臣服自己而得到控制。但是发现凭借自己的能力似乎已经控制不住这个越来越多人拥戴的弟弟,于是一个更加残忍的计划出现了。
深知自己即将面对最凶险的境地,李世民面对着艰难的局势十分为难,因为对方想要自己死,自己如果反抗了就是对方死,心中一直存有善念的他,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个局面的出现。本就是一个娘胎出生的手足,最后因为权力的争斗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场面,李世民只好忍痛提前发动了政变,这也就是历史上十分著名的玄武门事变。
结语
其实换做是我们遇见这样一个局面也很难做出选择,自己最亲最爱的手足却因为权力的争斗不得不做出抉择,或许任何一个人都很难两全,这或许就是生在一个帝王家的烦恼。生在一个普通百姓家。这或许生活上并没有那么的富足,但是至少家庭关系十分的和谐,大家至少不会走上这样一条决绝的道路,这或许就是帝王家的悲哀,也是一种无奈吧!而善良优柔的李世民面对这样的局面,如果不及时的做出决断,恐怕也就没有后来大唐的繁盛,所以说这是命运的最好安排!
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尤俊达(原型为唐朝名将牛进达)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唐演义》中绿林总首领“铁面判官”,又是历史中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将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李世民未亲养新城公主:礼制、现实与情感的交织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二人育有七名子女,其中新城公主作为幼女,自出生便承载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幼年却未由父亲亲自抚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9-17 温大雅能否跻身凌烟阁:一场权力、伦理与历史叙事的博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功臣博物馆”,其入选标准不仅关乎军功政绩,更暗含政治派系平衡与皇权合法性建构的深层逻辑。温大雅作为唐初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贞观之治:盛唐序章中的治世密码公元627年至64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被后世反复称颂的治世——贞观之治。这一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命名的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集权社会治理的典范,更以其政治清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唐太宗四妃考据:制度、身份与宫廷权力结构的镜像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其后宫制度与嫔妃群体不仅是皇权运作的微观缩影,更折射出隋唐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集中的转型过程。根据《唐六典》《旧唐...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贞观长歌:解码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密码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千古一帝”的尊号独树一帜。他以二十三年统治重塑华夏文明格局,其治国方略至今仍被视为理想政治范本。从虎牢关的硝烟到凌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唐太宗与西突厥:战略牵制下的未竟全功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作为唐朝第二代君主,以“天可汗”身份统御北方游牧民族,其军事成就常被与灭东突厥、平定吐谷浑等战役相提并论。然而,关于他是否直...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5 大唐晋阳公主:帝王之爱与命运悲歌在中国古代皇室中,公主作为皇权的附属品,往往被史书简化为“和亲工具”或“政治筹码”。然而,唐太宗李世民之女晋阳公主却以独特的生命轨迹,在史册中留下了一抹温情而悲...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4 李渊为何控制不住李世民:权力、军功与政治博弈的必然结局唐朝建立初期,李渊作为开国皇帝,本应掌握绝对权威,却最终在权力斗争中失去对次子李世民的控制。这一局面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李世民的军事功绩、政治势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