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什么会发动玄武门之变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影视剧都会对隋朝末年唐代初期那段历史进行不同的解读,而很多英雄人物也在那个乱世出现,十分具有戏剧色彩的人物让观众喜欢看这段历史。而大家在看那些编剧们杜撰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时候,往往忽略一个中心人物,那就是完成开国大业的李世民。很多作品和记载中对于李世民的评价都是十分正面积极的,但是这样一个被大家称之为温良的人,手上还是沾满了别人的鲜血,本不是一个爱争抢的人,为何在最后争夺皇位的时候,发动玄武门之变,十分狠心地杀了自己的手足,成为唐代的一个皇帝呢?
《明季历代论书汇编》:
君人之大德有三:一曰谦虚纳谏,二曰知人善任,三曰恭俭爱民,后世人君之德未有过焉者也……后世制度之美,莫能加也……至精至妙,后世人才之盛莫能及也……”
一、政治环境和形势所迫
当时正是隋朝末年时期,皇帝十分的荒淫,对百姓的疾苦不管不问,百姓都已经十分痛苦,皇帝仍然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开凿运河只是为了自己的取乐。当时的很多百姓们处于生死的边缘,大家对于皇帝的做法十分的不满,正是因为有压迫。所以很多活不下去的穷人就开始了与命运的抗争,开始为了能够活下去和朝廷公开作对,很多的农民开始起义。这时候的朝廷就开始不断镇压。
当时作为国家一个重要大臣的李渊,手里有很多的军队力量,一直尽心于朝廷的他,虽然也不满意皇帝的做法,但是骨子的忠臣做派让他从来不反抗皇帝的命令。直到百姓们的确无法很好地生存,在几个孩子的怂恿下,李渊最后在山西拉了大旗子宣布起义。

虽然自己称帝,但是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并不是那么的容易,不仅要推翻前朝,将其所有的政权和势力全打压,还要面对许多其他起义势力的反抗。就这样,一直都没有断过战争的李渊也是十分的不容易,多亏自己手下的几个皇子,一直尽心辅佐他,才逐渐得到了整个天下。做了皇帝之后的李渊就开始对于皇子们进行封赏,给了名号封地进行安顿。同样是将长子立为太子,本就以为已经是一个最好的决策,但是没想到皇子之间居然也有很多的争斗。
二、皇子之间矛盾涌现不断加深
虽然当时唐朝已经在李渊手中建立,但是开始的时候政权并不稳固,需要各方征战摆平战乱,在这期间,李世民展现自己不俗的带兵打仗的能力,在军队逐渐颇具威望。当时被称为是秦王的他,身后有很多十分忠诚的勇士跟随,他对待自己手下也是十分的优待。正是这样一个善待他人并且用兵神勇的大将军,逐渐取得将士们的拥戴,甚至很多人心中他的能力盖过太子。此时的太子也知道自己这位弟弟十分能干,担心自己有一天位置会被取代。
当时正是一场十分艰难的大战在即,李渊为了鼓舞士气,或许也是十分认可这个平日里温良的儿子,所以无意中许诺,如果能够在这个战争中打胜仗,就把太子的位置传给李世民。或许当时并没有想太多的李世民,根本没有将这个承诺放在心中。后来果然打胜仗了,大家开心的同时回到朝廷中,但是李渊却再也没有提过这个事情。
虽然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但是太子的消息很是灵通,于是听说这个讯息之后开始猜想自己父皇的心意,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父皇一直不想把皇位传给自己,只是在等一个更加合适的人选出现呢?又或者是自己这个看上去不爱争抢的弟弟,其实对皇位同样很感兴趣,所以暗中一直努力表现为了获得父王的认可呢?于是各种猜想在太子心中出现,他开始对这个弟弟产生了防备之心。
三、李世民深知危险袭来,先发制人发动了政变
虽然一直不愿意自己和兄弟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但是一直努力缓和的他还是无法得到哥哥的信任,一直尽量躲避着与哥哥之间的争斗,可是还是没办法摆脱哥哥对自己的误会。就这样,两个人之间的信任感越来越低,在太子心中自己的弟弟,就是为了和自己争夺皇位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暗中给李世民下了不少绊子的他逐渐试探着,没想到自己的弟弟十分难打压,联合几个与之有同样想法的他,开始谋划更多的计策,为的就是能让李世民臣服自己而得到控制。但是发现凭借自己的能力似乎已经控制不住这个越来越多人拥戴的弟弟,于是一个更加残忍的计划出现了。
深知自己即将面对最凶险的境地,李世民面对着艰难的局势十分为难,因为对方想要自己死,自己如果反抗了就是对方死,心中一直存有善念的他,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个局面的出现。本就是一个娘胎出生的手足,最后因为权力的争斗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场面,李世民只好忍痛提前发动了政变,这也就是历史上十分著名的玄武门事变。
结语
其实换做是我们遇见这样一个局面也很难做出选择,自己最亲最爱的手足却因为权力的争斗不得不做出抉择,或许任何一个人都很难两全,这或许就是生在一个帝王家的烦恼。生在一个普通百姓家。这或许生活上并没有那么的富足,但是至少家庭关系十分的和谐,大家至少不会走上这样一条决绝的道路,这或许就是帝王家的悲哀,也是一种无奈吧!而善良优柔的李世民面对这样的局面,如果不及时的做出决断,恐怕也就没有后来大唐的繁盛,所以说这是命运的最好安排!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核心将领,侯君集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既以“灭两国”的战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因谋反罪被处决,成为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将领之一。其军事才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贞观末局的权谋博弈:李世民为何放武则天一条生路?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长安城翠微宫内,51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奄奄一息。面对26岁的才人武则天,这位以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的铁血帝王,最终选择放她一条生路。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史笔遮掩下的真相:李世民真实死因考辨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深夜,长安城翠微宫含风殿内,五十二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剧烈喘息中溘然长逝。这位开创贞观盛世的千古一帝,其死因在《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何未能阻拦李世民弑兄戮弟?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下,秦王李世民率部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亲手射杀兄长,随后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这场震惊天下的政变背后,李渊的被动...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选择铤而走险?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射杀太子李建成,两个月后登基称帝,开启贞观之治。然而,这位以“礼贤下士、宽厚仁德”著称的明君,却在即位次年遭遇了开国功臣罗艺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启 2025-11-06 李建成登基后的权力抉择:一场无法避免的兄弟相残在唐朝初年的权力棋局中,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兄弟之争堪称最残酷的政治博弈。若李建成成功登基,他是否会对功高震主的李世民痛下杀手?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与权力逻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1-04 朱棣与李世民:同为得位不正,口碑缘何天差地别?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常被并称“双璧”——二者均以武力夺取皇位,却因治国理念、历史语境与文化记忆的差异,在后世评价中走向截然相反的极端。...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1-03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