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别名晏元献,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晏殊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其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一生写词10000多首,但仅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
主要成就
政治
宋仁宗刚刚即位时,由其嫡母章献明肃太后权掌国事,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都想单独见太后奏事,一时相持不下,晏殊挺身而出,建言太后垂帘听政,丁、曹二人皆不得见。这一建议,对稳定当时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
宋夏战争爆发后,晏殊时以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建议仁宗罢去监军,不以阵图授诸将,使诸将对敌时能随机应变;他还建议整顿财赋制度。这些建议均被仁宗采纳。
晏殊乐于奖掖人才,当世名士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欧阳修等皆经他栽培、荐引,都得到重用。又能识富弼、杨察于寒素之中,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晏殊执政时,范仲淹、韩琦、富弼皆受重用,时称“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
文学
词
晏殊自少好学,能诗善词,晚年仍孜孜学习,不知疲倦,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而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晏殊的词作,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冯煦《蒿庵论词》称之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与欧阳修共“开江西一派”。 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认为,晏殊在词史中地位主要是承先启后,以名公巨卿的身份和大量的优秀词作带动了词坛的繁荣,即“临川(晏殊)珠玉继阳春,更拓词中意境新”。
一方面,晏殊词大多为娱宾遣兴、流连光景之作。晏词有的描写男欢女爱、春花秋月,有的抒写伤春怨时、离情别恨,多有清新之辞、娴雅之气。其词还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与人生体悟,具有士大夫的气质,可谓由“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的过渡者。晏殊也是北宋专攻令词并以此名世的第一人。
另一方面,晏殊词风格温润秀洁,雍容典雅,语言清丽自然,音律婉转和谐。他善于捕捉瞬间情景,即景传情,构造缠绵悱恻的情词,多有继承南唐的风格和形式,尤其受到冯延巳词风影响较大,学习冯词的明丽与疏朗,脱去了花间派的脂粉气,多所创新。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云:“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代表作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近代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就属于“第一境界”。
诗文
晏殊的文章内容丰富,词藻华丽,“为天下所宗”;他还创作了上万首“闲雅有情思”的诗歌,其诗则有闲雅的意趣和多情的思绪。 宋祁《笔记》载:“晏相国,今世之工为诗者也。末年见编集者乃过万篇,唐人以来所未有。”
教育
晏殊任地方官时,极重视书院的发展。他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力邀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该书院(又称“睢阳书院”)与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这是自五代以来,学校屡遭禁废后,由晏殊开创大办教育之先河。
庆历三年(1043年)在宰相任上时,又与枢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导州、县立学和改革教学内容,官学设教授。自此,京师至郡县,都设有官学。这就是有名的“庆历兴学”。 欧阳修说“自五代以来,天下学废,兴自公始”,并非虚誉。
北宋仁宗朝(1022-1063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高峰期,其间涌现出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等名臣,而章得象作为仁宗朝第十一任宰相,以“清忠无所附”的品格成为这...
赵祯下一任皇帝 欧阳修 2025-08-21 苏门四学士为何冠以“苏门”之名:文学传承与学派认同的双重密码北宋文坛的“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是继欧阳修之后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群体之一。这一称谓不仅是对四人文学成就的肯定,更蕴含着复杂的文化逻辑与历史...
欧阳修 2025-08-08 扬州人为何鲜知李庭芝:被遗忘的抗元名将与城市记忆的断裂在扬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史可法、欧阳修等历史人物几乎家喻户晓,但同为南宋末年坚守扬州的抗元名将,李庭芝的名字却显得格外陌生。这位曾以“奉诏守城,未闻以诏谕...
史可法 欧阳修 2025-07-25 珠玉凝情:晏殊词中的人生咏叹与理性光辉北宋文坛群星璀璨,晏殊以宰相之尊执掌文柄,其词集《珠玉词》如清泉漱石,在花间派的绮罗香泽中开辟出一条情思交融的独特路径。这位十四岁以神童入仕的太平宰相,将仕途沉...
晏殊 2025-06-26 欧阳询之子非欧阳修:跨越四百年的文化断层与家族脉络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欧阳询与欧阳修均以“欧阳”为姓,且同为文化巨擘,但二者实则相隔四百余年,分属不同家族支脉。本文将从家族世系、生平轨迹与历史贡献三个维度,还原...
欧阳修 2025-04-28 晏殊之子晏几道:名从何来,才自何起在北宋词坛的璀璨星河中,晏殊与晏几道父子宛如两颗耀眼的星辰,交相辉映。晏殊,这位北宋初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宰相,其词作闲雅清婉,在词坛占据重要地位;而他的儿...
晏殊 2025-04-15 欧阳修年轻时期的奋斗与成长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生于公元1007年,是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作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的一生充...
欧阳修 2025-02-20 晏殊与宋仁宗:深厚的师生情谊在中国宋朝的历史长河中,晏殊与宋仁宗赵祯的关系堪称一段佳话。两人不仅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更在政治上相互扶持,共同开创了宋朝的盛世局面。一、相识于太子时期,奠定师...
赵祯下一任皇帝 晏殊 2025-02-13 曾巩入选唐宋八大家的凭据探析在中国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远的影响而被后世铭记。曾巩,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虽然在中学课本上的名气不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响亮,但...
苏轼 欧阳修 2025-02-13 富弼:才华与见识并重的名相之路在北宋的历史长河中,富弼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见识,赢得了众多名臣的赏识,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御史大夫晏殊和政治家范仲淹的青睐。这两位重量级人物的认可,不仅为富...
晏殊 2025-02-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