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不管是从龙之功还是扶龙之臣,能帮助皇帝稳坐天下的就是那些在沙场上叱咤风云的名将,他们金戈铁马、南征北战,显示的不仅仅是他们的骁勇善战的本领,更有他们定国安邦的气概。
回顾历史每个朝代都有出名的武将,最出名的以三国为首,单是刘备麾下就名将如云,个个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其次就是隋末唐初的名将,在《隋唐演义》中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唐初四大名将中远近闻名的秦琼都没有入榜,徐茂公排第三,那么唐初四大名将都有谁呢?
01
排名第四:苏定方
苏定方父亲就是一员猛将,生前带着乡兵讨伐贼寇维护州郡的治安工作,苏定方一直跟随父亲征战,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表现出了骁勇多力、胆气超群的资质,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能力,父亲去世后他子承父业,大破清河叛军首领张金称和杨公卿,成为了乡亲们的保护神。
隋末农民起义时,苏定方先后投奔在窦建德、刘黑闼麾下,两个主子分别被杀之后,苏定方大概是被挫了锐气,便消失在江湖之中,这一隐匿便是四年之久。直到627年被唐太宗启用,他逐渐开始迈入人生的巅峰。
630年苏定方跟随李靖袭击东突厥颉利可汗大获全胜,苏定方以战功官拜左卫中郎将;655年苏定方率军讨伐高句丽杀千人大败高丽,“拜右屯卫将军、临清县公”;657年苏定方征讨西突厥打了一个漂亮的以少胜多战役,西突厥自此灭亡。
除了这些大型的战役之外,小型战役也不断,都是凯旋班师。公元667年76岁的老将苏定方病逝于前线,高宗李治得知后悲痛说道:“苏定方于国有功,例合褒赠”, 追赠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谥号“庄”。生前戎马一生,死后留名千古,他以卓越的战功排名第四。
02
排名第三:徐茂公
徐茂公出身富贵人家,在父亲乐善好施的影响下,他也长了一颗救济穷苦百姓之心,隋末农民起义时,他加入了瓦岗军,在他出谋划策的引导之下,瓦岗军日益壮大,当李密成为带头大哥时,徐茂公就已经官拜右武候大将军,而这时的他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当瓦岗军归顺李渊时,徐茂公直接被封为上柱国,又赐以李姓,改名李世勣,只是这个名字远不及徐茂公响亮,因此仍以徐茂公称谓。徐茂公成为李渊的部下之后,与李世民一起征战南北,一路攻城略地,先破突厥、后征高丽,不但骁勇善战,还如同谋臣一样指点江山。
徐茂公可以说是一位全才,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成为李世民在位期间的肱骨之臣。大概是因为太有才了,李世民怕他功高盖主,临死前贬他外放,之后告诉儿子李治,在他死后再把徐茂公调回来任仆射之职,李治依计行事,果然徐茂公对李治死心塌地效力,在扳倒长孙无忌时、立武则天为后时,徐茂公均是功不可没。
徐茂公死后册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李治登楼送葬,望着灵车痛哭,并模仿卫青、霍去病的陵墓形式为他立坟,以表彰他曾立下的功劳。是以为排名第三。
03
排名第二:李孝恭
李孝恭这个名字也许不够熟悉,但提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应该人尽皆知。勇力绝人、远近闻名的秦琼在里面排名末尾,长孙无忌以扶龙之功名列第一,而排名第二位的就是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凉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
唐国公李虎是李孝恭与李世民的曾祖父,他们的祖父是亲兄弟,按照亲属关系来讲他俩也算是堂兄弟关系。李渊在晋阳起兵时他就鞍前马后地跟随征战,他与徐茂公一样擅长出谋划策,深得李渊的欣赏,也是一位文武全才的名将。
萧铣是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也是李渊讨伐的劲敌,李孝恭与李靖合力平灭萧铣,李孝恭被拜为荆州大总管,在他的管辖区内他治理得井井有条,任襄州道行台左仆射时,“岭表尚未悉平。孝恭分遣使人抚慰,岭南四十九州皆来款附”足见其文韬武略。
不仅如此,李孝恭还会明哲保身,害怕被皇帝多疑功高盖主,选择“自甘堕落”,天天在府中吃喝玩乐,如此低调以至于后世之人鲜少知道这位名将。在李孝恭死后,谥曰元,配享高祖庙庭,这是朝臣中极为难得的殊荣,因此而排名第二。
04
排名第一:李靖
李靖在历史上不仅仅是名将,他还被誉为杰出的军事家。李靖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为刺史封永康公、父亲官至太守,李靖算是地道的官二代,在这样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具有文韬武略之才,他的舅舅曾称赞他“可与论孙(孙武)、吴(吴起)之术者,惟斯人矣”,说明李靖在兵法方面也有颇深的造诣。
因此李靖在隋朝时就已经有官职在身,虽然官职不高,但朝臣皆看好他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之后隋末农民起义,李靖辗转投到李渊麾下,之后在南征北战的战役中大放异彩,排名前三位的名将、甚至包括李世民在内的重要战役,均有李靖的身影出现,在战场上他一马当先、在战术上他运筹帷幄,每一次著名的战役都有他的主要功劳。
李世民自身就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才,但在李靖面前仍然稍逊一筹,只不过李世民摊上了一个好父亲,而李靖又忠心效命于李唐,因此成就了李唐的一番天下,李靖硕果累累的战功任何人无法替代,而他也被誉为“战神”一样的存在,二十四功臣中李靖名列第八。
李靖去世后,唐太宗册赠他为司徒、陪葬昭陵,谥号为“景武”;之后与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杜如晦一同配享太宗庙廷;武成王庙中配享的十位历代名将之一。之后李靖逐渐被“神化”,到后来成为了“托塔天王李靖”,由此可见李靖排名第一当之无愧。
隋末乱世,风云激荡,天下豪杰并起,逐鹿中原。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侯君集凭借自身独特的特质与机遇,成功踏入李世民幕府,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勇武之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启 2025-08-20 巴洛克音乐代表作:理性与激情交织的华彩乐章巴洛克音乐(1600-1750年)以其繁复的装饰性旋律、强烈的情感表达和严谨的复调结构,成为西方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黄金时代。从德国的管风琴到意大利的小提琴,从英...
启 2025-08-20 嘉庆皇帝下场有多惨:盛世余晖下的悲剧终章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其统治时期上承“康乾盛世”的余晖,下启“嘉道中衰”的乱局。他的一生勤勉节俭,却未能扭转清朝的颓势,最终在承德...
嘉庆怎么死的 启 2025-08-18 大禹治水:穿越千年的精神启示录在中华文明的源头,大禹治水的传说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镌刻着先民与自然抗争的集体记忆。这场持续十三年的浩大工程,不仅重塑了华夏地理版图,更沉淀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启 大禹 2025-08-14 王安石与王珪:同榜进士的政坛双轨人生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的春闱,将两位未来政坛巨擘的命运悄然交织。来自临川的王安石与舒州迁居的王珪,以第四名与榜眼的身份同登进士榜,开启了这段跨越四十年的复杂...
启 王安石 2025-08-14 英国革命与启蒙运动: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与现实错位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欧洲大陆与不列颠群岛先后经历了两次思想与政治的剧烈震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与启蒙运动(17—18世纪)。前者以...
启 2025-08-13 从军事奇迹到历史见证:马奇诺防线的现状与启示在法国东北部边境,绵延390公里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群静静伫立,这里曾被视为“不可逾越的钢铁长城”——马奇诺防线。作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耗资50亿法郎、历时12年打造...
启 2025-08-13 元贞皇后的子女考据:从历史缝隙中还原家族脉络在中国古代皇后群体中,元贞皇后独孤氏(独孤信第四女)因其特殊的家族背景与历史地位备受关注。作为北周卫国公独孤信之女、隋文帝独孤伽罗之姐、唐高祖李渊生母,她的子女...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独孤伽罗 2025-08-13 静水流深处,理韵自生辉——罗从彦诗歌中的理学精神与诗意栖居在中国理学发展史上,罗从彦(1072—1135)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作为程颐三传弟子、杨时高足,他以“主静”为宗的修养论奠定了闽学根基,更以诗歌为载体,将深奥...
启 2025-08-13 薛生白:以湿热为钥,开启温病学新纪元的医学巨匠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南园俞家桥畔,一位自号“一瓢”的医者薛生白(薛雪),以《湿热病篇》打破传统伤寒论的桎梏,开创了温病学中湿热病辨证论治的先河。这位与叶天士齐名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启 2025-08-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