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古代太子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皇太子是什么等级?太子和大臣,妃子见面,又是怎么行礼的?
历史上的清代,在册立储君方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康熙时期发生了九子夺嫡,让包括雍正在内的康熙诸子,都饱受了太子位之争的痛苦。所以,雍正继位之后,实行了秘密建储制。

所谓的秘密建储制,就是现任皇帝将写好继承人的诏书封入密匣之中,然后放到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等皇帝驾崩之后,再由王室宗亲、顾命大臣一起开匣宣布皇储。因此,在现任皇帝驾崩之前,除了皇帝本人,多数情况下没人了解皇太子是谁。
终满清一朝,实际具有公开身份的皇太子,仅有两位,一位就是康熙所立太子允礽,另外一位就是乾隆禅位之前所立太子颙琰。
废太子允礽,比较有名了,经历了两立两废,最后被圈禁于宗人府之内。而嘉庆帝颙琰,因为乾隆要兑现其在位时间不超过康熙61年的诺言,在乾隆六十年九月,正式公开册立了颙琰为皇太子。因此,颙琰也公开坐了将近半年的皇太子之位。
其他的皇太子,在身份未公开之前,就是普通的皇子,最多挂着亲王衔,他们只能享受公开身份的等级。
那公开身份的清代皇太子属于什么等级呢?这个要分两种情况,即外朝和内朝。
在外朝,即朝廷的朝堂之上,皇太子的等级,仅次于皇帝,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除非有人垂帘听政,那皇太子就再低一级。清代时,没有出现垂帘听政时,有皇太子的情况。
清代的爵位等级制度,共分为三种,即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宗室爵位,一共分为十二等,每等分为若干级。其中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等八个等级为超品。另外还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四个等级,分别为正一品到正四品。可见,宗室最低的爵位,也是朝廷的正四品官员。
功臣爵位,最高的就是公,其中公、侯、伯三等为超品,即超过正一品官员等级。子爵正一品,男爵正二品。另外还有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分别为正三、四、五品。恩骑尉为正七品。
清代有名的大臣和珅就是世袭轻车都尉的正三品爵位,因此他一入宫,就被授予了三等侍卫,之后品级上升的非常快。
蒙古爵位,前六等基本跟宗室爵位对应,只是在辅国公之下,设立了五等台吉。台吉是蒙古贵族的一种称呼,指儿子、弟弟之类的亲属。另外,满蒙通婚,所以,台吉之下还有六等额驸爵位。加起来,总共十七等。
皇太子的地位,在和硕亲王之上,是毫无疑问了。蒙古爵位虽然也有亲王,是比不上宗室爵位中的和硕亲王地位高的。蒙古亲王的等级,自然也在皇太子之下。
满语中和硕的意思是一方、一隅,就是某个地方的亲王。另外,还有一个称号叫做固伦,就是天下、四方的意思了。清代的公主就有固伦公主、和硕公主之分,皇帝嫡女可封固伦公主,庶女可封和硕公主。那为什么不可以有固伦亲王呢?其实,“固伦亲王”就是皇太子,即天下的王,未来的皇帝。
在内朝,皇太子的等级,相对就复杂了一点。因为内朝,要按宗亲家人论,即尊卑、长幼有序。所以,皇太子见了很多人都要行礼的,等级低了很多。
首先,非常确定的一批人,都比皇太子等级高。
这批人包括诸如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太上皇后、皇帝、皇后,亦或是相当于皇后的摄六宫事的皇贵妃。皇太子见了,只有行礼叩拜的份。

其次,在太子册封时的宗亲仪式、宗亲宴会等家族内部仪式上,要遵从尊卑、长幼之分。
清代的礼制基本上继承自明代,按照《明史·礼八》和《清史稿·礼七》的记载,皇太子见长辈要四拜,见兄长要两拜。
清代因为太子少,记载不详,按明代的记载,“册立皇太子时,皇太子诣武英殿见诸叔,行家人礼,四拜,诸叔西向坐受。”皇太子的叔叔们是可以坐着受礼的。而皇太子的兄长们,则是“见诸兄,行家人礼,二拜,诸兄西向立受。”因为是同辈,所以,兄长们要站着。
当然,这只是在行家人礼之时,而朝堂之上,不管是叔叔,还是兄长,还是要拜皇太子。
最后,皇帝的妃嫔,皇太子不用拜;太妃皇太子继任皇帝时要拜。
按道理说,皇帝的妃嫔,都是皇太子的小妈,都是长辈,皇太子见面是要拜的。不过,史书上没有查到相关记载。仅仅有正式礼仪的场合,皇太子拜皇后、贵妃(后称皇贵妃)的记录,其他的皇太子不用拜。
册立皇太子妃时,皇太子妃需要“诣各宫皇妃前,行四拜礼。”回宫之后,“诣皇太子前,亦四拜。”但是,皇太子妃在皇帝、皇后面前要八拜。由此推测,皇太子见了各宫妃嫔,也就是行个礼,各宫妃嫔要还礼,也就是等级相同。
当皇帝去世之后,皇太子登基,成为新帝之时,要将妃、嫔晋封为太妃、太嫔。这时候新任皇帝要拜太妃。但是,“帝行礼,太妃起避立座旁”,太妃虽然是长辈,也要避礼。至于太嫔,根本就不用行拜礼。

从这一点,也可以间接印证出,在清代,皇太子在后宫,对于普通的妃、嫔,都是同等级的,不需要拜。只是,古代讲究礼仪,互相行礼应该是必要的。
综合下来,奕天认为,清代的皇太子,在外朝等级仅次于皇帝本人。而在内朝,皇太子的地位则低于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太上皇后、皇帝和皇后,也低于摄六宫事的皇贵妃,而与其他的后宫嫔妃,包括贵妃,等级相同。至于宗族长辈,则要视具体情形,多数情况下,还是皇太子等级高。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康熙两废胤礽的深层动机解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塞外行宫的寒风中,55岁的康熙帝当众痛哭流涕,宣布废黜皇太子胤礽。这场持续三十余年的储位之争,不仅撕裂了清廷权力结构,更暴露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礽 2025-11-20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的辉煌与沉浮,词人纳兰性德之父在清代康熙朝的璀璨星空中,纳兰明珠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辰。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官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作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性德 2025-11-20 佟国维的“双面棋局”:支持八阿哥与善终背后的政治智慧在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激烈角逐中,佟国维作为上书房首辅、康熙帝的亲舅舅,始终以八阿哥胤禩支持者的形象活跃于朝堂。然而,这位看似押错宝的重臣,最终却以“善终”收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禩 2025-11-19 康熙晚年为鳌拜平反:权臣与忠臣的复杂历史镜像1669年,16岁的康熙帝以“布库戏”为掩护,智擒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被后世视为少年天子巩固皇权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五十年后的康熙五...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9 康熙后宫姐妹花:繁华背后的命运沉浮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有四对姐妹花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身处权力与情感交织的深宫,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或荣耀一时,或凄凉终老,其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赫舍里氏...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9 端柔公主的抗争与妥协:一场远嫁蒙古的命运博弈在清朝雍正年间,一场围绕公主远嫁蒙古的政治联姻,因一位公主的激烈反抗而充满波折。这位公主便是和硕端柔公主,她以大哭三天三夜的激烈方式抗拒远嫁,最终在皇权的威压下...
雍正如何继位的 和硕端柔公主 2025-11-17 鳌拜权倾朝野:康熙圣旨亦难逃其“二次审批”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多年的征战积累,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权臣,其权力之大,甚至到了...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7 权臣末路:康熙对鳌拜的处置与历史回响1669年盛夏,北京紫禁城南书房内,14岁的康熙帝以摔跤少年为掩护,突然发难擒获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不仅改写了清朝政治格局,更在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4 年羹尧倒台后:妻儿命运中的皇权铁腕与家族血泪雍正三年十二月,一代权臣年羹尧在狱中自裁谢罪,这位曾让西北军民闻风丧胆、令朝堂百官俯首的"年大将军",最终以九十二项大罪的罪...
雍正如何继位的 年羹尧 2025-11-1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