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霸,字仲权,沛国谯人,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在蜀汉时为主要北伐将领,多次参加御蜀和伐魏战争。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壮烈的三国时代,有这么一位人物,系出名门,少年丧父,家恨冲天,乃世居陇右,矢志伐蜀为父报仇;其有统军之才,是曹魏最后的宗室将才,却在年逾花甲之时,抛家弃子,被迫降蜀,做了世人口中“认贼作父”之人,他就是三国最悲惨的人物——夏侯霸,这是属于他的故事。
落寞名门
夏侯霸,夏侯渊之子,其父虎步关右,是曹魏江山的奠基重臣,其母是曹操妻妹。家世之显赫冠绝曹魏。
夏侯霸受父亲影响年少酷爱军旅,乃曹魏集团一颗冉冉升起的军方新星。然而意外不期而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夏侯渊战死于汉中,身首异处,得益于张飞之妻夏侯氏求情,才入土为安(夏侯氏乃夏侯渊侄女,夏侯霸堂妹)。
“渊之初亡,飞妻请而葬之”——《裴注三国志》
咋闻噩耗,夏侯霸如五雷轰顶,咬牙切齿入长安军中,要为父报仇。
曹丕称帝后,夏侯霸在长安与陇右多次负责对蜀国军事行动,履立战功,受封右将军,讨蜀护军等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夏侯霸的顶头上司是宗室大将夏侯玄,而从夏侯氏辈分中而言,夏侯玄是夏侯霸的侄子。
但因夏侯玄之父夏侯尚与曹丕交好,故夏侯玄得以重用,但夏侯玄此人善空谈,不切实际,更不通军务。
由于夏侯渊早丧,他这一支血脉已渐渐淡出曹魏集团核心成员了,连草包夏侯楙都因为是夏侯惇长子得以大将军衔执掌雍凉战事,夏侯霸满腹才能却始终只能掌一军之将,郁郁不得志,而曹魏对蜀战略始终处于守势,报父仇更是遥遥无期。
朝堂惊变
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悍然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掌控曹魏朝纲。
这其实是一场士族与曹魏宗室之间的矛盾,曹操从“挟天子以令诸侯”起一改他仇视士族的作风,开始笼络士族以对抗袁绍。
但为了防止士族做大,曹操努力的扶持以夏侯渊、夏侯惇、曹真、曹休等为首的宗室大将执掌军权,来平衡士族。
但这种平衡在曹丕手中被破坏了,急于获取士族支持其禅让称帝的曹丕,放松了对士族的掌控。士族逐渐开始染指兵权,司马氏、贾氏、钟氏开始崛起。
士族与曹魏宗室之间的斗争延续数十年,在曹睿去世后天平逐渐向士族方面倾斜,究其原因是士族在培养和选拔人才方面优于曹魏宗室。
在这个阶段世家诞生了司马三杰(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钟会、羊祜等人,提拔了郭淮、邓艾、石苞等寒门。反观曹魏宗室掌权者尽是曹爽、夏侯玄、夏侯楙之流。
而曹爽之死,代表了士族与宗室这场争斗的大结局。宗室核心曹爽死后,一场针对整个曹魏宗室的大清洗即将展开,首当其冲的就是在关中执掌兵权的夏侯玄与夏侯霸。
司马氏学起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假天子诏要二人返京,并以郭淮为帅督雍凉兵事。
痛苦抉择
剧变之下,夏侯玄方寸大乱,而夏侯霸却冷静分析了当下局势,他认为返回京城必死无疑,劝夏侯玄二人举兵降蜀,毕竟蜀汉距离最近,且张飞子女为蜀汉皇后,按辈分夏侯霸还算刘禅舅舅。
此时夏侯玄夏侯霸执掌雍凉大权,如二人投诚蜀汉,则蜀汉至少可兵不血刃获得陇西,这可是诸葛亮六出祁山而不得之地。
可惜夏侯玄当断不断,犹豫再三留下了“吾岂苟存自客于寇虏乎”之言后断然返京了,日后死于司马师之手。
没有获得夏侯玄的支持,夏侯霸无法调动陇西军马,加上军队家小都在长安,他只能带随从数人只身入蜀。
我相信这一路夏侯霸是痛苦的,年逾花甲,国仇与家恨却交织在一起,天下虽大,却无自己容身之所,此时投蜀,他半生之名都将毁于一旦,阖族家小都弃于长安想必必死之。只是在国仇家恨面前,夏侯霸还是选择了放下家恨,报国仇!
凄厉晚年
入蜀之路颇为狼狈,夏侯霸在阴平迷路,只得杀马充饥,自叹必死之,却碰上早知他来投特地出来接应的蜀兵,才得以顺利到达成都。
以夏侯霸宗室身份来投,蜀汉必是扫榻相迎,初见蜀主,刘禅即言:“卿父自遇害于行伍间,非我先人之手刃也”,言罢一指其儿子道:“此夏侯氏之甥也”。
夏侯霸被蜀汉封车骑将军,而其家小最后被司马氏流放辽东。
在一次姜维与夏侯霸讨论曹魏局势时,夏侯霸曾言:“司马懿忙于处理政变善后,无力对外,但要小心一个叫钟会的年轻人,如他掌权,必对吴蜀两国用兵”。结果一语成谶,蜀汉最后正亡于钟会主导的乏蜀之役。
而这段对话就是《三国志》中对夏侯霸最后的描述了,因为作者的避讳,对夏侯霸入蜀后的事迹描述及其匮乏。
而在《三国演义》中则为夏侯霸安排了一场壮烈的结局,在第一百一十五回中,姜维令夏侯霸轻兵简从取洮阳,却被邓艾洞悉,于城中伏兵,夏侯霸入城后死于万箭之下。
对此我是比较存疑的,如此高规格的降将,蜀汉的正确做法应该是许以高位虚职,最多只是用夏侯霸参赞军机,断不会予他亲自掌军,尤其是对曹魏作战。
也许罗贯中先生也对这个半生负家恨,半生负国仇,妻离子散,晚年孤苦伶仃的曹魏最后宗室将才充满同情吧!从而宁愿赋予他一个壮烈的逝去。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从许都到邺城:曹操权力布局的双重转向东汉末年,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将汉献帝从洛阳迎至许都,开启了曹魏政权的基础。然而,公元204年攻破冀州后,曹操却将统治中心从许都迁至邺城,仅留汉献...
曹操怎么死的 启 2025-09-29 荀霬:三国乱世中的权力纽带与命运浮沉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荀霬以独特的身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特殊注脚。作为东汉尚书令荀彧之孙、魏武帝曹操之外孙、司马懿之婿,这位生于颍川颍阴的士族子弟,其人生轨...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28 七女共嫁一人:曹操的权力棋局与人性博弈东汉末年,朝堂如棋局,诸侯如棋子。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掌控中枢,却将七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尽数嫁予傀儡皇帝汉献帝刘协。这一违背常理的决策,既是政治权谋的巅峰...
曹操怎么死的 刘协 2025-09-28 曹操处决吕布:先缢后斩背后的政治博弈与权力逻辑东汉末年,下邳城破之日,吕布被生擒后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酷刑——先被缢杀,再遭枭首示众。这一流程远超常规斩首的刑罚规格,其背后既包含曹操对吕布的私人仇恨,更折射出汉...
曹操怎么死的 吕布 2025-09-28 许昌与洛阳:曹操定都抉择背后的战略密码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关键节点,毅然放弃东汉旧都洛阳,将汉献帝迁至许昌。这一决策并非偶然,而是曹操基于政治、军事、经济与地理等多重...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28 马超归蜀后的郁郁之困:英雄末路的政治困局在三国乱世中,马超曾以西凉猛将之姿令曹操割须弃袍,却在归降刘备后陷入“常怀危惧”的困局。这位曾威震关中的“神威天将军”,最终在蜀汉政权中郁郁而终,其命运转折折射...
马超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