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兵败身死,是刘备暮年遭遇的最大失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探寻。
刘封镇守的东三郡(西城、上庸、房陵),本属于汉中,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和南郡之间隔着宜都郡(今湖北宜昌)和南阳郡(包括襄阳、樊城)。
从东三郡出兵到荆州地区,最方便的路线是沿汉水东进,可以直通襄阳、樊城(另一头通往汉中)。
这也是关羽北伐时,要求刘封出兵相助的原因,《三国志·刘封传》中记载
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
如果走陆路的话,就要先通过宜都郡,孟达受刘备之命出兵攻略东三郡时,就是从宜都郡下属的秭归出发。
所以,当南郡出事时,刘封要出兵救关羽,只有两条路,要么走水路经过南阳郡到南郡,要么走陆路经过宜都郡,再到南郡。
关羽北伐,看似声势浩大,水淹七军且威震华夏,但却没能攻下樊城和襄阳,南阳郡还在曹魏手中。
而东吴孙权出兵偷袭南郡时,是派出吕蒙和陆逊两路大军,吕蒙夺南郡,陆逊堵关羽的退路,以及挡住有可能的从蜀中来援之兵。《三国志·吴主传》中记载:
权征羽,先遣吕蒙袭公安……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
在陆逊封锁蜀中通往南郡的道路时,还曾击败了刘封辖下的房陵县的出兵,把东三郡从陆路出兵的道路也堵死了,《三国志·陆逊传》中记载:
又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破之。
也就是说,当南郡被东吴偷袭得手后,从刘封镇守的东三郡到南郡的道路都被敌对方封锁了。
刘封即使收到南郡丢失的消息,并有意去援救,也要先面临恶战,打通封锁线。
先不说打不打得赢,毕竟也没打过,不能单以名气判断,即使要打,刘封辖下东三郡的兵力,估计也不足以通过任一条到南郡的敌对方防线。
特别是陆逊一路,他是去拦蜀中援兵的,对标的或许是在阆中的张飞(蜀中出援,最快能出兵的就是张飞),辖下的兵力不会少,至少会比刘封能调动的兵力多。
至于曹仁、徐晃一方,曹操派徐晃救援樊城时,给了他十二营兵,再加上曹仁麾下残余的兵力,合起来,也不是刘封能对敌的。
因此,当南郡被东吴偷袭得手后,刘封即使有心去救,他也是救不了的。
或许刘封有可能大发神威,打赢陆逊或曹仁、徐晃,但时间已经耽误了,等到他到达南郡时,黄花菜都凉了。
更何况,刘封屯驻的上庸,距离南郡的公安、江陵有近900里(现代直通距离,古时因道路问题,会更远),上庸到宜都一段还多是山路,即使没有敌人阻拦,也很难迅速救援。
因此,当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封是无法对关羽予以援助的。就算是去麦城救关羽,也相当难,陆逊不是吃干饭的。
刘封要出兵救关羽或南郡,只有二种情况下才有出兵的意义。
其一是守江陵和公安的糜芳、傅士仁不投降,坚守待援,关羽回援南郡,进入任一城中,哪怕被东吴包围,刘封也必须想办法去救。
但南郡因糜芳、傅士仁的不战而降,丢得太快,别说远在东三郡的刘封了,连关羽都回天无力。
其二是关羽留一部分敢死队挡住徐晃,带剩下的兵回攻南郡,可以调刘封出兵襄阳牵制徐晃(这种情况下,刘封是不敢不出兵的)。
可关羽麾下士兵的家眷都在南郡,已经落到了东吴手中,直接就崩溃了,《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
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
当南郡所有城池已被东吴占去,关羽手头上连兵都没有几个了的时候,刘封能起什么作用?
恐怕关羽在收到南郡丢失的消息后,稍微收集下情报,就知道,找远在东三郡,且被陆逊、曹仁、徐晃等隔开的刘封,是来不及救援的。
事实上,关羽在收到南郡已失的消息后,他唯一想到的招,是尝试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却反被吕蒙利用,《三国志·吕蒙传》中记载:
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於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
关二爷天真了,东吴处心积虑的偷袭荆州,准备了数年之久,怎么可能空口白话就能要得回来?
除非用战争手段,可士兵已经都跑了,打也打不了,于是,“羽自知孤穷”,只能逃命了。
在东吴已经把所有入蜀,包括去东三郡的道路都堵死的情况下,关羽又能逃到哪儿去?
除非他学“夷陵之战”后的黄权,向北跑,向曹魏投降,否则,等待关羽的,只有死路。
东吴偷袭荆州一战,是苦心积虑后的翻脸不认人,早就把各种局面都想到了,也准备把事做绝了,不给关羽活路。
因此,在用兵时,孙权及吕蒙、陆逊等,把任何可能援救关羽的力量都考虑进去了,包括蜀中出兵,包括刘封出兵。
至于《三国志·刘封传》中写的刘备杀刘封的理由之一是“又不救羽”,谁都知道,这就是个借口,真实原因是“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
要说刘封在关羽大意失荆州中的责任,唯一的就是他没有出兵帮助关羽攻打襄阳、樊城,导致关羽因兵力不足,从后方抽调了不少兵力。
但这点过错,在东吴的全盘战略下,以及糜芳、傅士仁的完全不抵抗下,似乎有些微不足道。
所谓刘封不救关羽,是关羽败亡的原因之一的说法,是罗贯中的锅,不是刘封的锅。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麦城余烬:关羽败亡后部将的命运分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关羽在麦城突围时仅剩十余骑,这位曾威震华夏的“万人敌”最终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与长子关平同殒临沮。这场溃败不仅终结了蜀汉在荆州的统治...
关羽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