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努尔哈赤,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一个将后金发展强大的人,他的子孙将帝国扩展成为了之后的清王朝,可以说他就是清朝的缔造者。努尔哈赤在后金建立初级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正是努尔哈赤的付出使得他的后世子孙能猜此基础上将后金的版图不断扩大,最终成就了清朝。
虽然努尔哈赤所创立的后金的地盘不是特别的大,他的势力范围也仅仅局限于东北地区,当然他的功绩也是比较有限的,但是这也并不能掩盖他是一位旷世英雄的光芒,毕竟他的出现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他的崛起,才使得我国的历史上出现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过就算是再伟大的英雄也有落幕的时候,何况努尔哈赤,但是努尔哈赤的死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疑云,他到底是怎么去世的呢?
自从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受到重创,从此他便陷入到了不可描述的郁闷之中,毕竟他从起兵之初可谓是勇猛无敌,屡战屡胜,遭遇到如此大的挫折还是第一次。于是他也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之前的功绩也只能作为苦闷之余的安慰,但是作为后金的大汗也不是可以轻易认输的,于是他认为必须洗刷宁远之战的屈辱,虽然打不过宁远城,但是还是可以打得过背叛后金襄助明朝的喀尔喀蒙古巴林部,于是也对其发动了进攻。
由于宁远之战的失利,再加上攻打蒙古巴林部是劳师以远,还有不断的国事操劳使得努尔哈赤自身也是疲惫不堪,于是渐渐地就精力也没有那么多了,积郁成疾,在这种折腾下最后竟然染上了痈疽,可谓是苦不堪言。况且在后金天命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已经是68岁了,这个年龄在古代也算是高龄了,即使努尔哈赤不在宁远之战中受到重创,精神也是难以承受。
所以在此之余他也就开始准备安排自己的后事,首先要交代的就是国家大事,要考虑国家内外的诸多大事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在他身后要稳定后金内部。他也留下了几项要求:第一,大家得到物资要平均分配;第二,兄弟之中如果有过错的话,要尽量地去劝阻与原谅,这样才有可以在今后的日子里共事,使后金得到持续地发展;第三,各位亲王以及兄弟,要遵纪守法,而且要赏罚分明。正是有了以上的告诫,后来的清朝才能在很长的时间内不断发扬光大,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
在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七月的时候,努尔哈赤就前往清河温泉疗养,可能也希望自己的身体得到恢复,当然也祈祷神明的保佑,让他的侄儿阿敏烧纸祈祷上苍保佑他。但是还是抵挡不住身体的不断恶化,当然也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一方面派人让大妃阿巴亥前来,一方面乘船沿太子河顺流而下,在船上的时候努尔哈赤就不省人事。终于在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走到了距离沈阳40公里的云爱鸡堡,努尔哈赤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享年68岁,也算是高龄了。
当然对于努尔哈赤的死,野史上也是描写的绘声绘色,可谓是众说纷纭,其中十分著名的说法就是努尔哈赤被明朝的红衣大炮击中了,最后不治身亡。毕竟在努尔哈赤在攻击宁远城的时候,明军在城楼上摆放了红衣大炮,后金部队在大炮的轰击下可谓是死伤惨重,当然努尔哈赤也不幸被红衣大炮所击中,最后也不治身亡。
当然以上说法也是有佐证的,这就是在宁远大战的前夕,朝鲜派遣使团来访明朝,使团中有一位叫韩瑷的翻译,他说自己曾经在宁远看到了努尔哈赤被红衣大炮所击中身负重伤。当然此种说法也有其他人反击,他们认为如果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的大炮所击中,那么依照袁崇焕的个性一定会邀功请赏的,但是在袁崇焕给崇祯的奏折中并未奏报此事,也没有提到努尔哈赤受伤一事。
当然以上事情可能有几点原因:第一,如果是努尔哈赤被大炮击中,那么后金方面当然是不会有所记载的,而且还会十分保密,防止事情的散播引起军心动摇;第二就是努尔哈赤被击中了但是明军方面却并不知情。基于以上两种分析,也就根本没在历史上留下任何记载,只能存在于野史中,并且在今天的影视剧中得以展现。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努尔哈赤因为宁远之战的失败,积愤成疾,最后只能是抱恨而终。毕竟努尔哈赤自从起兵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率领20万大军一心就要攻下宁远城,但是在明军的奋力抵抗下,努尔哈赤也只能弃城逃走,退守沈阳,所以对于努尔哈赤来说这是心中永远的痛。如果努尔哈赤是因为愤恨而终的话,那么清朝方面也只能含糊地记载不会讲的太清楚,因此也有了诸多的说法。
因此努尔哈赤因为患上痈疽也是有人认同的,毕竟在那个医疗条件不是很发达的情况还是十分有可能的。当然袁崇焕在给明朝的奏折中也写到,努尔哈赤在受到宁远之败的影响下,在愤恨的情况下患上了痈疽,最终而亡,如此巧妙地将努尔哈赤的死与宁远之战联系起来,也不动声色地表明了自己的功绩。
究竟努尔哈赤是如何死的呢,历史上可谓是众说纷纭,其中到底又有何隐情呢,我们不得而知,只能从大家的分析中得知一二。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五十八岁的雍正帝突然驾崩,直隶总督李卫闻讯后三日暴毙,终年五十一岁。这位以“缉私盐、整漕运、治江南”闻名的能臣,死后虽遭乾隆斥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01 忠奸分野:李卫与年羹尧结局差异的深层密码雍正朝两大权臣李卫与年羹尧,同为帝王股肱之臣,却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终局。年羹尧从抚远大将军沦为阶下囚,被赐自尽时身负九十二款大罪;李卫则历经三朝,以直隶总督之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年羹尧 2025-10-01 乾隆退位:盛世余晖下的权力博弈与衰败伏笔公元1796年,八十六岁的乾隆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禅位大典,将皇位传于皇十五子永琰(嘉庆帝),自封“太上皇”。这场看似平和的权力交接,实则暗藏玄机——乾隆以“归政全...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和珅临终前:乾隆“保命诏书”背后的权力困局与历史警示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的讣告传遍紫禁城。当夜,嘉庆帝以办理丧仪为由,将权倾朝野的和珅调离权力核心。三日后,和珅被囚禁于宗人府,二十条大罪的诏书如雪片般飞...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废后静妃:被历史迷雾遮蔽的蒙古公主在中国古代帝王婚姻史中,顺治帝废后静妃的命运堪称最具戏剧性的政治悲剧之一。这位来自科尔沁草原的蒙古公主,从母仪天下的皇后沦为史书失载的失踪者,其人生轨迹折射出清...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9-30 乌拉那拉氏的命运转折:从皇后之位到帝王厌恶的深层剖析作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的结局堪称清代宫廷史上最富悲剧色彩的案例之一。她因南巡途中的断发行为被乾隆帝彻底冷落,死后未获谥号、未入裕陵、葬礼规格低于皇贵...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乾隆三位皇后中的真爱之谜:从历史细节中探寻帝王真情在乾隆帝长达六十三年的执政生涯中,三位皇后先后成为紫禁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人物。她们的命运轨迹与乾隆的情感选择紧密交织,但若以“真爱”为标尺丈量,这位风流帝王对三...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嘉庆帝继位后对乾隆妃嫔的安置:权力交接下的温情与礼制乾隆帝以89岁高龄驾崩后,其庞大的后宫群体成为新君嘉庆帝面临的首要问题。据史料记载,乾隆后宫共有41位有正式封号的嫔妃,其中皇后3人、皇贵妃5人、贵妃5人、妃6...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28 乾隆后宫情史:从43位妃嫔中寻觅帝王真爱乾隆帝一生共有43位正式册封的妃嫔,包括3位皇后、5位皇贵妃、5位贵妃、6位妃、6位嫔、12位贵人、4位常在及2位答应。在这片浩瀚的后宫中,谁才是乾隆最钟爱的女...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九子夺嫡:雍正登基后,八位失败者的命运终章“九子夺嫡”是清朝康熙年间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九位皇子为争夺储君之位各施手段,最终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成为雍正帝。而其他八位参与夺嫡的皇子,在这场残酷的政...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