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变幻的西汉王朝历史中,淳于长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且令人瞩目的角色。他凭借着特殊的家族背景和自身的钻营手段,在政治舞台上短暂而耀眼地登场,最终却因贪婪与放纵走向毁灭,成为后世研究西汉政治腐败与外戚干政的典型案例。
家族荫庇下的仕途起步
淳于长,字子鸿,出生于西汉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他的家族背景极为显赫,母亲是汉成帝太后王政君的姐姐,舅舅王凤更是权倾朝野的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其他五个舅舅也同日封侯,号称“五侯”。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建社会,淳于长凭借这层关系,轻松谋得黄门郎一职。黄门郎虽官位不高,却能出入宫廷,往来于显贵之间,这为他的政治生涯拉开了帷幕。
大将军王凤病重时,淳于长敏锐地察觉到这是拉近与舅舅关系的好机会,他日夜在病榻前悉心照料,送汤递药,毕恭毕敬。王凤深受感动,在临终前向汉成帝和太后极力推荐淳于长。王凤死后,淳于长迅速得到重用,历任列校尉诸曹、水衡都尉侍中,最终升任卫尉,成为九卿之一,掌管皇宫禁卫,手握禁军大权。这一系列升迁,固然有王凤举荐的因素,但更离不开汉成帝的恩宠。
攀龙附凤的权谋高手
淳于长深知,要想在政治上更进一步,必须赢得汉成帝的绝对信任。他善于察言观色,揣摩皇帝的心思。汉成帝荒淫好色,宠爱赵飞燕,欲立其为皇后,却遭到太后王政君的反对。淳于长抓住这一机会,凭借自己负责宫廷警卫且能自由出入宫廷的身份,在皇帝和太后之间斡旋。他一方面为成帝出谋划策,另一方面在太后面前夸赞成帝孝顺、赵飞燕贤惠,极力为立后之事说情。经过他的多次游说,太后终于点头,赵飞燕得以册封为皇后。汉成帝对淳于长感激不已,不仅赐爵关内侯,后来更封为定陵侯。
在立赵飞燕为皇后这件事上,淳于长不仅赢得了赵飞燕的感激,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成帝的极大信任。此后,他更是肆无忌惮地利用这种信任,操纵朝政,公卿牧守诸侯都纷纷攀附他的权势,他收受的贿赂和赏赐达到巨万,还广蓄姬妾,耽于声色。
贪婪放纵下的自我毁灭
随着权势的膨胀,淳于长的贪婪和放纵也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与许废后的姐姐许孊私通,并纳为小妾。许孊的妹妹就是已遭废黜的许皇后,许皇后希望通过姐姐贿赂淳于长,求他在成帝面前为自己说项,恢复自己的地位。淳于长先后接受许皇后千余万贿赂,却欺骗她说可以立为左皇后。在许每次去长定宫时,淳于长都致信许皇后,对她百般戏弄。许皇后因怀着重做皇后的希望,对淳于长的戏侮隐忍不发,而淳于长则洋洋自得,肆无忌惮。
淳于长的这些阴私之事,被他的政敌王莽一一秘记。王莽与淳于长同为王政君的外甥,但两人关系势同水火。王莽工于心计,他深知淳于长的存在对自己的仕途构成了巨大威胁。当曲阳侯王根担任辅政大臣,久病卧床不起,淳于长凭借外戚身份和九卿之位,成为接替王根执掌权柄的有力竞争者时,王莽果断出手。他在服侍王根养病时,借机说淳于长看到将军久病,心里很高兴,自认为应该取代将军辅政,甚至已经同士大夫和贵族子弟讨论到任官设署的事情,还一一说出淳于长的罪行。王根十分生气,求见太后,详细报告了淳于长的骄奢荒淫之事。汉成帝虽然免去了淳于长的官职,但没有治他的罪,只是将他遣送回封国。
身败名裂的悲惨结局
淳于长并不甘心就此失势,他试图通过贿赂红阳侯王立,让王立在皇帝面前为自己说情,恢复官职。王立的嗣子王融准备请求皇帝将供淳于长使用的车骑赐给自己,淳于长知道后,以大量珍宝通过王融贿赂王立。王立上疏请留淳于长,这一行为引起了汉成帝的怀疑。王立逼令儿子王融自杀灭口,成帝愈发怀疑这其中存在大的阴谋,就抓捕了淳于长,关押到洛阳诏狱,严刑审问。淳于长将戏弄废后许氏、计划立她为左皇后等事全部供出,其罪行达到“大逆”,就在狱中被处死。他的妻儿依法连坐,被放逐至合浦;母亲王若被遣返回原郡。
淳于长的一生,是西汉外戚干政和政治腐败的缩影。他凭借家族背景和钻营手段获得高位,却因贪婪和放纵而自毁前程。他的故事警示着后人,权力若失去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必将走向堕落和毁灭。
在南北朝的乱世棋局中,高欢与宇文泰如两枚关键棋子,以关东与关中为棋盘展开二十余年的生死博弈。这场较量不仅是军事力量的碰撞,更是政治智慧、治国理念与人才战略的全面...
2025-08-08 伊苏里亚王朝之后:拜占庭帝国的权力更迭与王朝兴替伊苏里亚王朝(717—802年)作为拜占庭帝国中期的关键王朝,以利奥三世为首的统治者通过军事改革、军区制推行和圣像破坏运动重塑了帝国根基。然而,王朝末期的政治动...
2025-08-08 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农奴制危机的全面爆发19世纪中叶的俄国,表面仍维持着“欧洲宪兵”的威严,实则已深陷农奴制泥潭。这场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主导的改革,其背景可归结为经济、政治、军事与思想文化的多重危机交...
2025-08-08 萧纲:南朝梁的文学巨匠与悲剧帝王萧纲(503年12月2日—551年11月15日),字世赞(一说世缵),小字六通,生于建康宫显阳殿(今江苏省南京市),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第二位皇帝、梁武帝萧衍第三子...
2025-08-08 许敬宗:历史迷雾中的复杂人格与道德争议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许敬宗(592—672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作为唐朝初期的宰相,他既以才学和政治手腕获得帝王信任,又因私德败坏、篡改史书等行为被后世...
2025-08-08 三月三:千年流转中的文化基因与民族记忆农历三月初三,这个被赋予“上巳节”“春浴日”“中国情人节”等称谓的古老节日,如同一条贯穿中华文明的河流,既承载着中原先民的祭祀记忆,又浸润着西南少数民族的歌舞欢...
2025-08-08 烧尾宴:唐代权力场中的美食盛宴与文化密码在中国饮食文化的长河中,唐代“烧尾宴”以其奢华的排场、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政治隐喻,成为研究盛唐社会风貌的独特窗口。这场专为士子登科或官员升迁而设的盛宴,不仅是一...
2025-08-08 仁粹大妃与废妃尹氏:宫廷权力博弈下的母子裂痕与制度悲剧朝鲜王朝成宗年间,一场围绕王后废立的宫廷风暴震动朝野。废妃尹氏从受宠王妃到被赐死的悲剧,常被简化为“仁粹大妃与尹氏婆媳不和”的私人恩怨,但透过《朝鲜王朝实录》《...
2025-08-08 邓羌未入武庙:十六国名将的遗憾与历史评选的隐秘逻辑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武庙是历代统治者追封名将、彰显正统的重要象征。自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首次设立武成王庙,到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确立七十二将名单,武...
2025-08-08 姬静是明君吗?——从“宣王中兴”到王朝衰落的双重镜像姬静(?—前782年),即周宣王,是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其统治时期因“宣王中兴”的短暂辉煌与晚年决策的重大失误,成为后世评价帝王功过的典型案例。要判断姬静是否为明...
2025-08-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