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和乾隆为何长寿?他俩从不碰一样“东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
提起皇帝,他们往往与至高无上的权利挂钩,在中国封建制度的王朝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往往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得到。然而有一样东西,许多皇帝终其一生都在耗费大量精力寻找它的方法,它就是长生不老之术。
但是自古以来,即使贵为九五之尊,也没有人成功过。作为现代人,我们都知道长生不老之术只是美好的幻想,长寿却是可以的。
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五百多位,其中短寿的皇帝居多数,但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些皇帝以长寿而闻名,如康熙和乾隆皇帝,他们只有像他们一样远离这样东西,才能做到长寿,这一点其他皇帝忍不住。
01其他皇帝为长寿付出的代价
千古一帝秦始皇对所谓的长生不老之术,可以说是陷入了痴迷的状态,不找到此方法誓不罢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几千年前的社会科技文化并不发达,以至于秦始皇在二十岁时接触了巫术后,就迷恋上了丹药与修仙,并其的功效深信不疑。到了后来,他统一了六国后,手中的基业逐渐稳定,看着自己征战几十年终于打下的江山,又思及自己年岁渐长,心中怎么舍得放手。
所以在秦始皇称帝后,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寻求长生不老药。这时他的手中已经有了全国之力,于是他派徐福三次远渡日本,带领数千名童男童女为自己寻找传说中的“不死药”,然而最终也是无果。毕生的追求怎能放弃,秦始皇到了晚年仍心有不甘,甚至亲自带队寻药,结果不言而喻,最终带着遗憾离世。
一代英帝唐太宗李世民也和秦始皇一样,对长生不老有着执念,在他中年中风瘫痪之后,他感受到了健康状况恶化,面对政务越来越力不从心,他开始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像他这样的一代枭雄,年轻时也曾南征北战,怎么能接受自己年岁不多的事实。
在贞观二十二年的一场战争中,王玄策抓了一个婆罗门教的高僧。太宗皇帝对他非常敬重,让他准备延长生命的药物。这些颜色鲜艳的小药丸花了大约一年的时间来制作,唐太宗喝了大量的药丸,但没有任何效果。
他们都是我国古代皇帝中的佼佼者,却也迷恋长生不老之术,遍寻无果,盲目食药,反而加速了自己的死亡。由此可见,长生不老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一味的去追寻反而更加耗损寿命。
02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
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掌握最尊贵的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无尽的荣华富贵。那么他们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富足了,令普通老百姓望尘莫及。可是即便是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岁呢?
答案是仅仅只有39.2岁,不足我们现代人的一半,甚至不及古代一些平民百姓,那么这又是为何呢?
古代皇帝位高权重,肩负的使命也是极大的。想当好一个皇帝,要博览群书,有政治手腕。为此他们日夜操劳,所以寿命是不长的,如雍正。他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不然需要批阅的折子便像小山一样积累,因此他操劳过度在位十几年便去世了。
除此之外,越是身处高位,身边越是危机四伏,甚至皇家之中明争暗斗也耗费了皇帝大量心力,损耗龙体。另外皇帝后宫人数众多,浸淫享乐也是许多皇帝身体耗损严重的原因之一,如汉成帝。
因早殇、恶疾去世的皇帝也不在少数,由此可见,皇帝也算是高危职业。长寿的皇帝可谓是少之又少,许多帝王终其一生追求的长寿之道也并未实现。
03康熙和乾隆长寿的原因
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在位时间六十一年,而乾隆皇帝更活到了八十多岁。这在古代皇帝普遍短寿的情况下,可谓是十分难得的。
我们都知道满洲人精通骑射,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骑射作为一种高强度运动,对身体的健康也是有极大好处的,使疲惫的心灵得到放松。两位皇帝精于骑射,对自己要求颇高,长久练习下来,身体素质自然提高了。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从不碰道士炼制的所谓长生不老的丹药,不迷信于长生不老之术,这一点其他皇帝是忍不住的。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之后,往往去追寻更加虚无缥缈的东西。
所谓长生不老丹药,往往都由水银、铅、硫化汞这样有毒的重金属和硫磺这种腐蚀性极强的物质,佐以铜、金等其他材料。这哪里是延年益寿的丹药,分明是取人性命的毒药。
然而在古代科技极度不发达的状况中,丹药之风从未停歇,发展至清朝,愈加流行。皇帝往往云集四方云游道士,层层选拔,从中选出炼丹之人。宫中建造炼制丹药的专用炼丹房,更有一套完整的试丹流程,可以说为炼制丹药,皇帝耗费大量心血并对其功效深信不疑。
许多皇帝深受其害,如雍正皇帝,其盛年去世不仅有操劳的原因,与其迷恋丹药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司马丕,他好黄老之术,一度不吃饭,靠丹药为生,后因服用过多中毒而死,年仅二十五岁;如明光宗朱常洛,因其病时服用大臣呈上的丹药,仅一个月便驾崩,史称“红丸案”。
在古代医疗条件有限,许多病症无从解释也无从医治,在这种情况下,将丹药视为救命良药是可悲可叹的。在丹药的荼毒下,许多皇帝早早便去世了。
康熙与乾隆两位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勤于政务又心思清明,他们知道长生不老之术只是云中缥缈,看透了生死离合的真相。于是他们保持心态平和,每日保持规律作息,不沉迷于丹药,不仅做到了长寿,且创造了“康乾盛世”。
04结语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痴迷炼制丹药的皇帝最终往往短寿。而如康熙与乾隆保持心态平和,生活作息良好,勤勉专一于眼前事务,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保持清明,才能做到长寿。
在清代文坛,姚鼐以“桐城派三祖”之一的身份名垂青史。然而,这位在散文创作与学术研究领域成就斐然的文人,却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秋,于人生壮年、仕途正盛之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姚鼐 2025-08-08 遏必隆是忠臣吗?——从历史轨迹与政治抉择中探寻答案在清朝康熙朝的权力棋局中,遏必隆的名字始终与争议相伴。这位出身钮祜禄氏的勋臣之后,既是康熙帝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又因依附鳌拜而遭弹劾下狱;他既是战场上的巴图鲁(勇...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08-07 豫亲王多铎之死:一场被历史铭记的天花浩劫1649年4月29日,清初铁帽子王、开国名将豫亲王多铎因天花病逝于北京,年仅36岁。这位曾以“破扬州、下江南、俘弘光”等战功被乾隆帝誉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的传...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多铎 2025-08-07 熊赐履籍贯考辨:从湖广孝感到江西南昌的学术溯源在清代学术史上,熊赐履(1635-1709)作为康熙朝理学名臣的代表人物,其籍贯问题长期存在争议。这位历经顺治、康熙两朝的翰林院学士、东阁大学士,既被记载为“湖...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05 延禧攻略尔晴怀孕之谜:一场精心策划的报复与身份博弈在《延禧攻略》的宫斗漩涡中,尔晴的怀孕堪称最具戏剧性的转折之一。这个看似“意外”的生命,实则是尔晴对傅恒冷落、对魏璎珞夺爱的疯狂报复,其背后牵扯出傅恒、乾隆皇帝...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8-05 图海与吴六一: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双重镜像在历史剧《康熙王朝》的荧幕叙事中,图海与吴六一两位角色因演员郝铁男的“一人分饰”引发了观众长达二十余年的误解。这种戏剧化的角色安排背后,实则折射出历史真实与文学...
康熙的儿子们 图海 2025-08-05 从潜邸侧福晋到冷宫废后:如懿原型乌拉那拉氏的悲剧人生在清宫剧《如懿传》中,周迅饰演的乌拉那拉·如懿以断发抗争的决绝姿态,成为观众心中“真性情”的代名词。然而,这位虚构角色的历史原型——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的真实人生...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8-05 康熙大婚:12岁少年的帝王婚典与权力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康熙帝的婚姻堪称特殊——他以12岁之龄举行大婚,不仅创下清代帝王最早结婚纪录,更以57年半的婚姻生活成为清帝中婚龄最长者。这场看似“早婚”的政...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04 令妃的最后十年:繁华背后的血色黄昏乾隆三十年(1765年),令妃魏佳氏以皇贵妃之尊执掌后宫,其子永琰已被秘密立储。这个看似登顶权力巅峰的汉女,却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里,陷入了一场以健康为代价的“生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8-04 朱国治:历史褶皱中的善恶双面镜在历史的长河中,朱国治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清朝官场中臭名昭著的酷吏,又在三藩之乱中以死殉国,被康熙帝追封为忠臣。这种矛盾的评价,让朱国治成为解读清代政治...
康熙的儿子们 朱国治 2025-08-0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