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族匈奴势力早在战国时期就成为中原政权的威胁,战国末期更是成为燕赵等国的心腹之患,到了战国末期,赵国大将李牧为了打击匈奴,营造稳定的边境环境,曾对匈奴展开大战,但是史书关于此战的记载不甚明白,只能寻踪觅迹,通过有限的线索进行了解。。
从战术上说匈奴骑兵若与装备大量强弩的中原军队正面交锋,将占不到任何便宜。因此匈奴人一直都是扬长避短,发挥机动优势,“利则进,不利则退”,不断发动袭击战,而避免大规模会战,所以秦军进攻匈奴时只能是“逐”而不能“破”。
汉人也说“匈奴,轻疾悍亟之兵也,至如猋风,去如收电,畜牧为业,弧弓射猎, 逐兽随草,居处无常,难得而制”(《汉书·韩安国传》)。直到汉军组建了具有同等机动力的大骑兵集团,采用快速进攻、远程奔袭、连续作战、高速追击等战法,才逮住飘忽不定的匈奴骑兵。
赵军的战术体系和秦军一样,也是以步兵为主力,战车兵为“羽翼”,骑兵为“伺候”,机动性远低于匈奴骑兵,无法迫使其接受会战,要想歼灭匈奴军队只能另想办法。我们可以看出,赵匈此战与一个多世纪之后的马邑之伏非常相似。
《史记· 李牧列传》记载“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 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汉书·匈奴传》记载“汉使马邑人聂翁壹间阑出物与匈奴交易,阳为卖马邑城以诱单于。单于信之 ,而贪马邑财物,乃以十万骑入武州塞。汉伏兵三十余万马邑旁,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护四将军以伏单于。单于既入汉塞,未至马邑百余里,见畜布野而无 人牧者,怪之,乃攻亭。时雁门尉史行激,见寇,保此亭,单于得,欲刺之。尉史知汉谋,乃下,具告单于,单于大惊,曰:“吾固疑之。乃引兵还。”
李牧“大纵畜牧,人民满野”的行动同汉军以马邑财物诱单于完全相同,“匈奴小入”时又“详北不胜”,诱使匈奴主力前来,也同汉军诱敌深入相似。但李牧的 高明之处是令“人民满野”“以数千人委之”,结果匈奴人深信不疑,马邑失败的关键就在于“畜布野而无人牧者”,使单于产生了疑心。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李牧破匈奴用的是伏击的办法,马邑之伏很可能正是借鉴了李牧的经验,甚至不排除赵匈此战的战场就在马邑附近的可能。
关于此战的兵数,《李牧列传》说赵军为步兵15万、骑兵1.3万、战车1300辆,匈奴有骑兵10余万,这个数字绝难令人相信。即便按照游辨之士的说法赵国也只有“车千乘,骑万匹”,而且是整个国家的车骑数,代、雁门当然不可能有1.3万骑兵和1300辆战车。
司马迁的材料来源可能有两种,第一是采自现已失传的纵横家著作(《太平御览》卷294引《战国策》文与《李牧列传》基本相同)。第二种可能是司马迁直接访自他的朋友、冯唐之子冯遂(冯唐祖父曾在李牧属下任职),此种可能性极大。不论如何,《李牧列传》依据的必定不是正式记载,这一点从此事既未见于《赵世家》,也未见于《六国年表》就可以看出。
司马迁所得材料的另一部分保留在《冯唐列传》中,联系冯唐“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之 语,这段话无疑是做了很大的夸张。战国时东胡强、月氏盛,匈奴尚未大兴,也不可能出动十余万骑。所以《李牧列传》的说法并不可信。此战的真实兵数,可以参考西汉时匈奴大入代、雁门的兵力,估计匈奴军大略有三四万左右。
秦汉之际的谋士李左车,作为战国名将李牧之孙,凭借井陉之战中精准识破韩信计谋的军事眼光,成为楚汉争霸时期最耀眼的战略家之一。然而,这位曾让韩信“东向而坐,师事之”...
李牧 韩信 2025-08-07 李牧为什么那么厉害:战国名将的军事智慧与人格魅力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李牧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战国末期的天空。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以一己之力支撑赵国危局数十年,在北方边疆筑起钢铁长城,在宜安之战...
李牧 2025-06-17 郭开真实结局:历史迷雾中的多面猜想在战国末年的风云变幻中,郭开作为赵国的权臣,以谗言陷害廉颇、李牧两位名将,加速了赵国的灭亡,成为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然而,关于他的真实结局,正史中却并未留下明...
廉颇典故 李牧 2025-06-04 李牧若未逝,与王翦之战局猜想在中国战国末年的历史长河中,李牧与王翦两位军事天才的缺席对决,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李牧,赵国最后的名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战略眼光,屡次击败强秦,...
王翦 李牧 2025-03-07 历史上郭开的下场探秘在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郭开以其奸诈狡猾、陷害忠良的恶行而臭名昭著。作为赵国的奸臣,他先后陷害了两位盖世名将廉颇和李牧,间接导致了赵国的灭亡。然而,关于这位...
廉颇典故 李牧 2025-02-03 中国古代对外战争的四位英雄战神盘点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勇的将领在对外战争中崭露头角,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卓越贡献被后世铭记。一、李牧:战国北疆的守护者在战国末年,赵国北部边境频繁受到匈奴的...
李牧 2024-11-29 战国四大名将李牧的性格特点探析在中国战国时期的烽火连天中,涌现出无数英勇善战的将领,其中李牧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性格,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坚韧不拔的毅力李牧的性格特点中,最为显...
李牧 2024-11-09 李牧的生死与赵国的存亡:一个历史的假设在中国历史上,赵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其兴衰变迁历来备受关注。其中,李牧作为赵国末期的杰出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抵抗意志,成为赵国抵御外敌、延续国祚的重...
李牧 2024-08-20 李牧之死与赵国的存亡:一段历史的假设李牧,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防守战略闻名于世。然而,历史的发展常常因为一些偶然事件而发生改变,李牧的死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李牧不被...
李牧 2024-08-04 李牧: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在中国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英雄辈出。其中,赵国的李牧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的英勇善战和卓越才能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牧生活在公元前4...
李牧 2024-05-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