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前559~前484)。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为您讲解
春秋时期,两朝元老伍子胥,对于吴国来说,可谓是居功至伟。在他的辅佐下,公子光夺取了国王之位,改名阖闾,打败了宿敌楚国,并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伍子胥极力拥戴夫差为吴国太子,夫差即位后,伍子胥辅佐他打败了越国,报了阖闾被射杀的“一箭之仇”。但是,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大功臣最终却不得善终,吴王夫差赐给他一把宝剑,名字叫做“属镂”,并派出使者监督他自杀。那么,这样一位历史功臣,夫差为何要赐死于他呢?归结起来,主要原因是,吴王夫差偏听偏信而且怕伍子胥拥兵自重,所以才杀了伍子胥。
一、两朝元老伍子胥
历史上对伍子胥的评价是奇才。伍子胥不但善于军事指挥,而且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上,都为吴国解决了诸多问题,例如他率众开挖了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江;首建姑苏城,另外,他大兴水利建设,对吴国生产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谓老臣忧国、兴国之典范。
伍子胥本为楚国人,但其父因楚太子被费无忌所诬陷而遭受牵连,结果父兄被杀,伍子胥为了避难,只身逃亡吴国。伍子胥对楚平王也恨之入骨,也为伍子胥后来“掘墓鞭尸”埋下伏笔。由于伍子胥的功高盖世,深得吴王阖闾和后来即位的吴王夫差的喜爱,也为这位老臣的作为深感欣慰。
二、功高震主伍子胥
伍子胥在吴国,深受吴王阖闾倚重,曾多次带兵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自古以来,文臣武将在朝堂上的表现,君王都会时刻关注,怕文臣密谋合议,怕武将拥兵自重,作为一国之君,不得不在权力制衡上“费心思”。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周朝实行的分封制,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故意削弱和分散王公大臣的权力。所以对于功高盖主的王公大臣,这些皇帝们不得不考虑这些人带给皇室的安全隐患。如果他们振臂一呼、起兵造反,那也是分分钟的事情,所以君王有时候也不得不擦亮眼睛看清金銮殿下每位臣子的内心世界。
那么,伍子胥会是这样拥兵自重、起兵造反之人吗,在夫差看来,也不得不防,必要时不得不除也不一定。但翻开后来的历史我们知道,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伍子胥根本没有拥兵自重的意思,说到底还是吴王听信小人谗言而致。
三、偏听偏信的吴王夫差
在夫差即位以后,伍子胥一开始受到重用,夫差也像对待长辈一样对待伍子胥。两人在对待越国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越国被打败以后,通过太宰伯噽向吴国讲和,伍子胥却劝夫差占有越国。最终,夫差听从了伯噽的话赦免了越国。过了五年,夫差听说齐国的景公死了,大臣们争权夺利,新立的国君软弱,就想出兵北上。伍子胥却认为,越国的存在就是吴国的心头之患,越国不除,吴国就不能放心北上。两人的政治分歧进一步扩大。夫差并没有听伍子胥的话,还是北上攻打齐国。结果吴国在艾陵打败了齐国,顺带着震慑了邹国和鲁国。这样,伍子胥在夫差心中的地位就显得不再重要了。
要说在攻打齐国的问题上,还不足以引起夫差的猜疑,但另外一件事,可以说是伍子胥在“自掘坟墓”,由于自己的做法欠妥当,最终给自己酿成惨剧。
前文有述,伍子胥是从母国楚国逃难到吴国,在奸佞小人伯噽的谗言下,吴王偏听偏信,认为伍子胥就是一个不忠于君父的耻辱之人,这样的人始终是个祸患,不除掉就会对自己这个君主不利。这就是伯噽的奸计能够得逞的原因所在。而且伍子胥还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齐国鲍氏处,尽管他并不是想背叛吴国,可是他的这种行为却给人落下了口实,成为他人谗言攻击的靶子。伍子胥的这种做法尽管是对未来退路着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算不上是明智之举,只能给后人留下借鉴的教训。
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伍子胥临死之前,他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果不其然,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自此就留下了为大家所熟知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历史故事。
在春秋时期吴国的历史长河中,夫概与夫差作为阖闾家族的核心成员,分别以“勇将”与“霸主”的身份留下深刻印记。然而,两人的命运轨迹却截然相反:夫概以军事天才崛起,却...
夫差 阖闾 2025-09-03 夫概称王:一场短暂却影响深远的权力博弈公元前506年,吴楚柏举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一位吴国宗室成员的举动却悄然改写了春秋末年的政治格局——吴王阖闾之弟夫概,在吴军攻占楚都郢都后,因对战局判断失误与权...
阖闾 2025-08-19 吴王僚与阖闾:堂兄弟间的王权争夺与历史宿命在春秋时期的吴国,一场围绕王权的血腥争夺,将吴王僚与阖闾这对堂兄弟推上了历史舞台。他们的关系不仅是血缘上的亲属,更是政治博弈中的对手,其故事深刻反映了春秋时期宗...
阖闾 2025-08-13 夫概:春秋吴国的猛将与乱世枭雄在春秋末期的风云变幻中,吴国因阖闾、夫差两位君主的崛起而成为中原争霸舞台上的耀眼角色。然而,在这段历史中,还有一位被低估的猛将——夫概,他既是吴国攻破楚都郢都的...
夫差 阖闾 2025-07-28 阖闾与伯嚭:从同仇敌忾到祸国之始的春秋悲歌春秋末年,吴国在阖闾的统治下崛起为东南强国,而一位来自楚国的流亡贵族伯嚭,却在这段历史中扮演了复杂而关键的角色。他的故事,既是一部个人命运的沉浮录,更折射出权力...
阖闾 2025-07-24 吴王阖闾:春秋末期的霸业开拓者吴王阖闾(?—前496年),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是春秋末期吴国最具影响力的君主之一。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在动荡的春秋时代开辟了吴国的霸业,其统治时...
阖闾 2025-07-15 诸樊与阖闾:父子传承与吴国霸业的血脉纽带在春秋时期吴国的历史长河中,诸樊与阖闾作为两位关键人物,他们的关系不仅影响着吴国的王位传承,更与吴国霸业的兴衰紧密相连。深入探究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
阖闾 2025-05-16 阖闾之死:战术与命运的交织阖闾,春秋末期吴国的重要君主,他的统治时期对吴国的军事和政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他的死亡方式却异常悲惨——因为脚趾被砍断而导致重伤不治。而这一悲剧的导火索...
阖闾 2024-08-26 吴王阖闾与伍子胥、孙武的复仇之路吴王阖闾,春秋时期吴国的国君,他在位期间任用了两位杰出的人物——伍子胥和孙武,这两位人物的加入,极大地提升了吴国的军事实力。然而,尽管吴国在阖闾的统治下达到了空...
孙武 阖闾 2024-08-13 吴王阖闾:春秋时期的军事英才与强国之路在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战争和争霸是常态,而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吴王阖闾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统治不仅令吴国国力大增,...
阖闾 2024-08-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