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诵,即唐顺宗,他是唐德宗李适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他是唐代皇帝中,位居太子之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做太子的时间长达25年之久,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看吧。
虽然生在封建制度早已灭亡的新时代,我们却没少看到皇家子弟为了皇位而斗得头破血流。几乎没有以宫廷为背景的古装剧愿意放弃这一经典冲突。但历史上却有一位奇葩帝王,好不容易在太子之位上熬过了近26年,却在继位后火速主动禅位。不仅“一朝回到解放前”,还留下一件骇人听闻的悬案。
一、老太子与新人生
唐德宗大历十四年(779)春,德宗决定将昭德皇后所生的长子立为太子。李诵即是这命中注定的幸运儿。德宗膝下共有11个儿子,其中还包含两个出自宗室的养子。但诸子要么早逝,要么庸碌无为,到头来也只有李诵一人能名正言顺地成为太子。故而早在尚未加冠时,李诵就被确立为了继承大唐天下的太子,离到达人生巅峰只有一步之遥。
然而让李诵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一步之遥,竟然要近26年才能达到。因为被确立为继承人,李诵早早地涉足政治。在羽翼未丰时,这位将来的大唐天子就被迫看透了朝臣的奸诈和朝政的混乱。故而他逐渐有了改革朝政的心思,并在东宫集结了日后改革的主力军王叔文、韦执谊等。后来名垂青史的韩愈、柳宗元和刘禹锡,亦通过王叔文等人的引荐而拜入东宫。
于李唐而言,储君有抱负 、有作为,应当算是一件好事。但德宗随着年纪渐长,竟然在“亲小人而远贤臣”的路上越走越远,直至将自己亲立为太子的亲儿子也视作眼中钉。贞元三年(787),唐肃宗之女、唐德宗之姑、李诵的岳母郜国大长公主因私通而入狱,李诵作为女婿也受到牵连。彼时德宗正对李诵心存疑虑,又突然出现郜国大长公主一案,李诵就差点被弟弟李谊代替 。(李谊是德宗养子,生父为昭靖太子李邈。)
《旧唐书·韦渠牟传》另载,德宗还曾想向东宫安插自己的眼线。但因为德宗所信任的都是声名狼藉之流 ,诸如裴延龄、李实。故而即便德宗都已经把人送到了李诵眼皮子底下,李诵也难以接受他们,这些人也没办法给德宗传回什么可以威胁到太子的把柄。但这莫须有的“斗法”还是一直持续了近26年,直到德宗去世,李诵顺利继位,成为唐顺宗。
二、短短为帝生涯与深深朝野矛盾
虽说是唐顺宗,李诵的为帝之路却并不顺畅。在继位后,顺宗立刻开始了谋划已久的改革,意图扭转宦官插手朝政的乱局。王叔文被提拔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并任度支盐铁副使以掌管财政,韦执谊为宰相、柳宗元、刘禹锡等亦得到重用。但随着改革的推进,顺宗首先和自己的心腹王叔文产生了嫌隙 。
王叔文所执行的改革,是对宦官的无差别打压。但顺宗一方面对专权的宦官不满,一方面却又信任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宦官,例如李忠言等 。因而随着王叔文打压宦官,进而加强自己的权势,顺宗与其的不合也就持续加剧,直至演变为王叔文专权,与顺宗的皇权相对峙。
后来,王叔文与顺宗的关系因为立储而彻底破裂。顺宗熬到继位时,其颇有声望的长子李纯已年满二十七,立其为储几乎已是水到渠成。但王叔文害怕太子的产生会分化自己的权势,故而大力阻挠顺宗立储,甚至还派人监督李纯。这使得顺宗不仅加速了立储,还将王叔文排斥在东宫之外。
王叔文的强大 ,归根到底其实还是顺宗的信任。随着顺宗将他疏远,他的势力自然也就消散,以王叔文为核心的革新派也随之逐渐瓦解。但与革新派此消彼长的反对派随后抓住了这个机会,失去了革新派这有力甚至唯一支持者的顺宗又难以与此抗衡,令人惊愕的禅位便出现了苗头。
三、寿终正寝与宪宗弑君
永贞元年(805)三月,宦官俱文珍等一手操办了立李纯为太子的事宜。七月,俱文珍等又以失势的顺宗之名义,下诏由李纯这位皇太子主持国事,基本架空顺宗的权势。因而仅仅过了一个月,也就是继位总计186天后,顺宗无奈地选择了禅位给李纯,自称太上皇。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正月,时年四十六岁的唐顺宗逝世。因为在死前一天宪宗才对外宣布顺宗重病,故而有顺宗是遭遇弑君一说。但在立储一事上顺宗是站在李纯一方的。且李纯也是一个孝老奉亲、忠义双全的好儿子 。故而要说李纯和宦官伤害了已经退位的顺宗,那么在李纯这一关就是缺乏说服力的。再者,与宦官有直接冲突的是王叔文。王叔文才是那个被顺宗、宪宗与宦官联手驱逐和杀害了的人。大矛盾已除,宪宗也没理由继续对其父动手。
顺宗的继位虽然熬得久了些,禅位虽然发生得突然了些,但他的结局或许还真是命中注定,没有太多人为的因素。不然,韩愈或许也不会亲自为他作 《顺宗实录》,让他成为唐代唯一留下了完整实录的帝王。
在中国漫长的帝制历史中,皇位继承的波折与戏剧性屡见不鲜,但唐顺宗李诵的储君生涯与帝王结局,仍堪称一段极具代表性的传奇。他以26年太子之位创下唐朝之最,却仅在位1...
李诵 2025-08-15 永贞八司马:唐朝中期改革浪潮中的悲情群像公元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后,一场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为核心的改革运动席卷朝堂。这场仅持续146天的改革,因核心人物王叔文、王伾及八位重要参与者被贬为...
李诵 2025-07-24 李适为何读作李适(kuò):汉字简化背后的历史读音密码在唐代宗李豫的诸多子嗣中,长子李适的名字读音常引发困惑。这位后来成为唐德宗的帝王,其名“适”不读现代汉语常见的“shì”,而作“kuò”。这一特殊读音背后,蕴含...
李豫 李适 2025-06-18 建中之乱:从泾原兵变看中唐王朝的统治危机建中四年(783年)十月的长安,五千泾原将士的怒吼震碎了唐德宗李适的中兴迷梦。这场因赏赐不公引发的兵变,不仅将帝国首都推向血与火的深渊,更撕开了中唐王朝看似稳固...
李适 2025-06-06 历史揭秘:唐顺宗之女襄阳公主的婚后生活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皇室成员的生活总是充满了神秘与传奇。唐顺宗李诵的女儿襄阳公主,更是以其独特的个性和婚后的种种传闻,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一、皇室金枝...
李诵 2024-12-30 唐德宗李适的子女概况唐德宗李适,作为唐朝的重要皇帝之一,其一生共有众多子女,这些子女在唐朝的历史中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和故事。唐德宗李适的儿子们唐德宗李适共有十一个儿子,其中有些儿子是...
李适 2024-11-19 唐顺宗的太子生涯:耐心等待的25年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的继承人通常会被立为太子,然后等待时机成熟时继位。然而,有些太子的等待时间却异常漫长。唐顺宗李诵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太子生涯长达25年,这在历史...
李诵 2024-07-18 奉天之难:李适的抉择与转机奉天之难是唐朝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危机,当时的皇帝李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将探讨李适在奉天之难中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对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影响。一、...
李适 2024-06-14 忍辱负重的和亲之策——李适与回纥可汗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和亲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手段,通过皇室成员与其他国家或部落的贵族通婚,以达到和平共处、稳定边疆的目的。唐代宗李适与回纥的和亲,就是这种政策的一个典型例子。尽管在这一过...
李适 2024-04-25 唐顺宗李诵:在位时间短暂,却留下深远影响唐朝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在位时间长短不一,其中唐顺宗李诵的在位时间相对较短,仅为半年。然而,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他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以唐顺宗李诵在位时间...
李诵 2024-01-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