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火耗归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皇帝推行的火耗归公到底是什么样的?百姓为何对这个政策叫好?

在清代历史上,雍正皇帝一直备受后世争议,有的人说他是篡改遗诏登上的皇位,除此以外,对雍正皇帝的评价也并不是太好,对皇室宗亲以及文人不断的坑害,然而,作为清代历史上的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把持朝政,大力整顿吏治,将康熙盛世的烂摊子,重新扭转了乾坤,他既勤勉又在整顿吏治的时候手腕强硬。
不得不说,在雍正皇帝为乾隆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康熙老年的时候,由于各皇子之间争夺皇位明争暗斗,老年的康熙对于此事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在他晚年的时候,大清代的国库仅仅800万两存银,然而到雍正皇帝执政的时候,国库竟达到了6000万两。
那么雍正皇帝是如何逆转国库,使国运由衰而盛呢?这离不开雍正实行的火耗归公制度。那么什么是火耗归公呢?雍正王朝为何要推行“火耗归公”?雍正果然手段高明。
火耗归公,又叫耗羡归公,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封建社会当中,向百姓征收的税银。大多数都是散碎的银子,因此当地的财政在向国库上缴税银的时候,都会重新的熔炼成大块儿银子,在重新熔炼的过程当中,会产生损耗,因此当地的清代政府会向百姓加收税,以此来补充消耗的银两。

然而消耗的银两仅仅占到碎银的1%到2%,一些县官或者州县会将百姓增收的税应提高到20%到30%,不得不说百姓是苦不堪言。加上一些地方官员,为了收敛钱财,借此贪贿大量的银子,打点上级会增加对百姓赋税。除此之外,由于清代对县官以及官员的薪酬并不高。
比如普通的一个知县,一年的俸禄仅仅45两,45两银子不够县官一年的开支,除了养师爷还要贿赂上级以及其他的开销,因此,清代的腐败十分的严重。大多数官员都把主意打到火耗上面。
关于增加老百姓的火耗,增加银钱公耗的赋税在明代的时候就有,但是到了清代的时候,当地的官员对百姓更是变本加厉,百姓可以说更是不堪负重。然而当地的知县,以及其他的官员,对百姓征收附加税以后,并不敢将其独自放到自己的腰包,这些多征收下来的碎银,会逐级上交给知府,按察司,布政使,巡抚等等,甚至是一些上司的管家里头。

由于吏治的腐败,大清国的国库常年处于财政赤字,稍微起点儿天灾或者战争,大清国是绝对难以支撑这么多钱的。无论是大清国的国库,还是最底层的老百姓,都不是过得很好。
雍正皇帝刚登上皇位的时候,去山西进行考察,当时的山西巡抚诺敏,上奏雍正皇帝,山西的火耗银钱十分的严重,当地的州县官在火耗上面肆意贪污,中饱私囊,加征百姓的赋税种类繁多,请求雍正皇帝将山西的火耗银钱赋税一统归到省里,并且将一部分上交国库,另一部分将在年终的时候,已将养廉银的形式发给各级的官员。
雍正皇帝听后大乐,并且令山西巡抚将山西作为试点,到了第二年的时候,山西的布政司(相当于山西省长)高成龄给雍正皇帝上书,阐述这一年中火耗归公的好处。
雍正皇帝加上群臣的商议之后。决定将大清国所有的省份所征收的火耗银钱全部归于国库,到年终的时候,国库再将一部分的养廉银发到大清国的各级官吏手中以作为对官员的生活补贴。

那么雍正皇帝具体是如何实行这项改革的呢?这项改革经过了六年的时间,才推行至大清国的全部省份,也被称为万世不易之法。
第一,大清各省必须按规定的火耗比例进行征收,不得私自提高,暗中增加百姓的赋税,以及对当地百姓巧取豪夺,贪污受贿的一经发现者,必加严办。
第二,所谓的火耗银钱并不是应当征收的钱财,之所以继续收取,是为了补助地方各级官员的养廉银需要以及官员的其他开支。
第三,大清国各省份地方所属的州县,必须按照所规定的火耗率进行对百姓增收,将征收的所有火耗银钱上交至国库。由大清国的国库逐级下发,同时设立监督制度。
雍正王朝的火耗归公,这一改革不得不说使大清国库的收入大大的增加,同时也遏制了大清国内部的吏治腐败和歪风邪气,也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从本质上来讲遏制了地方财政的收入,以及一些不安定势力的增长,大大的减少了清政府内部的腐败行为。这项制度仅仅实行十余年间,国库的存银就翻了好几番。不得不说,为乾隆皇帝的新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同时也离不开雍正皇帝的铁腕手段,对官员的贪腐行为,从来都是小错大罚,动不动就进行抄家,发配边疆。

参考资料清史稿。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端柔公主的抗争与妥协:一场远嫁蒙古的命运博弈在清朝雍正年间,一场围绕公主远嫁蒙古的政治联姻,因一位公主的激烈反抗而充满波折。这位公主便是和硕端柔公主,她以大哭三天三夜的激烈方式抗拒远嫁,最终在皇权的威压下...
雍正如何继位的 和硕端柔公主 2025-11-17 年羹尧倒台后:妻儿命运中的皇权铁腕与家族血泪雍正三年十二月,一代权臣年羹尧在狱中自裁谢罪,这位曾让西北军民闻风丧胆、令朝堂百官俯首的"年大将军",最终以九十二项大罪的罪...
雍正如何继位的 年羹尧 2025-11-14 圆明园阿哥弘曕:被宠爱毁掉的皇室骄子在清朝乾隆朝的皇室成员中,爱新觉罗·弘曕的一生堪称一场充满戏剧性的悲剧。这位雍正帝最小的儿子、乾隆帝最年幼的弟弟,从备受宠爱的“圆明园阿哥”沦为被降爵罢官的罪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雍正与宜妃:权力更迭下的恩怨纠葛在清朝康熙与雍正两朝交替之际,宫廷内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其中雍正帝与康熙宠妃宜妃之间的恩怨,成为这段历史中颇具戏剧性的一幕。雍正对宜妃的羞辱,背后交织着个人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雍正兄弟命运分野:为何仅老十三能善终?康熙末年“九子夺嫡”的惨烈角逐中,雍正帝胤禛以冷峻手腕稳固皇权,对参与夺嫡的兄弟展开系统性清算。在15位成年兄弟中,除早夭者外,仅老十三胤祥与老十胤?得以善终,...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1 康熙之死:病逝疑云与历史真相的千年回响公元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深夜,北京畅春园内烛火摇曳。69岁的康熙皇帝在病榻上突然驾崩,第四子胤禛(雍正帝)旋即继位。这场看似寻常的权力交接,却因民间&am...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1 谥号之变:康熙深情与雍正权谋的碰撞康熙帝与雍正帝这对父子,在清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康熙帝以“仁政”开创盛世,雍正帝以“宪治”整顿积弊,而两人对皇后谥号的处理,更折射出权力交接中的深层博...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0 雍正两道密旨:为乾隆六十三年皇权筑起铜墙铁壁公元1735年秋,圆明园内烛火摇曳,五十八岁的雍正皇帝在病榻上留下两道密旨。这两份用满汉双语书写的圣旨,不仅解决了皇位传承的合法性危机,更通过精心设计的权力架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0 雍正:清朝“加班狂魔”的极致勤政人生若论中国历史上最“拼命”的皇帝,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堪称典范。他以“朝乾夕惕”为座右铭,在位仅13年却以超负荷的工作模式,将帝王勤政推向了历史巅峰。从凌晨5...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