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赤壁之战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赤壁之战,孙权能够依靠实力取胜,孙权为什么还要联合刘备?孙权是不是傻?
赤壁之战表面是孙刘联盟的胜利,而实际上主要是东吴出人、出工、出力,刘备更像是挂了一个虚名而已,还顺势捞了不少好处,看上去,孙权真是吃了大亏,刘备占了大便宜。
所以,很多人直呼看不懂:孙权明明有实力独自硬刚曹操,为什么非要与落魄的刘备结盟呢。难道孙权傻吗?其实,孙权一点也不傻,而且聪明得很。
一、刘备有实力
刘备表面上是被曹操打败的,而且败得很狼狈,但实际上是主动撤退、保存实力,他根本就没和曹操正面硬刚过。
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三国志.先主传》中的这段话足以证明,一是当曹操南征荆州的时候,刘表去世,小儿子刘琮直接请降,而刘备在樊城驻军,听说曹操要来,就主动率领自己的军马撤退了。二是到了当阳这个地方,关羽率领主力离开,相约在江陵相会,那留在刘备身边的基本都是百姓和粮草辎重而已。
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再来看《张飞传》中的记载,在当阳坡,曹操的急行军追上刘备时,张飞只有二十人断后,而刘备和智囊团们直接就丢下百姓逃跑了。尽管曹操获得了百姓和车马辎重,但并没有碰上刘备的主力,更没有摧毁刘备的主力。
亮曰:“豫州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诸葛亮在前往东吴,与孙权商议联合的时候,直接亮了刘备的底牌,刘备尚有精兵2万多,这包括关羽的1万多水军、刘琦(刘表长子)的江夏大军1万多。不要小瞧了刘备这2万多大军,其中精兵1万多都是老兵油子,都是在战场中摸爬滚打出来的,战斗力会很惊人的,这就像红军长征后留下的精兵们。
再对比一下孙权的实力,东吴也就能凑出5万人马,比刘备也好不了太多。显然,刘备是一股力量很大的人马,而且如果孙权不联合刘备,一方面既要分兵与曹操对抗,另一方面也要分兵提防刘备。所以,刘备的实力,决定了孙权不得不与刘备联合,否则容易腹背受敌,甚至是曹操和刘备联合将孙权吃下。
二、刘备得民心
在官渡之战时,刘备就嗅到了袁绍失败的气息,赶紧为自己安排了后路,投奔了刘表。而投奔刘表这段时间大概有六七年的光景,这是刘备最安逸、最好的一段时间,甚至因为长期不骑马,大腿长了赘肉。但刘备在荆州的日子,并没有闲着,他到处结交荆州人才,收买人心。
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
刘备在荆州的号召力很强,很多豪杰都归顺了他,以至于因此引起了刘表的猜忌,不得不对他暗中设防。而刘备通过在荆州六七年的暗中经营,早已深得豪杰和百姓的人心。
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在听闻曹操南下后,百姓自愿跟随刘备。当路过荆州时,还有很多人愿意跟随刘备而去,以至于刘备逃跑的过程中,带着十多万百姓。
刘表死。肃进说曰:“……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当刘表死后,东吴的鲁肃立刻想孙权建议,借助吊丧的名义,前往荆州与刘备商谈合作,其中就讲到刘备可以抚慰刘表属下,共同抗曹。
此外,江东和荆州早已经是世仇,孙权根本无法得到荆州的人心,而刘备早已得到荆州上下之心,唯有刘备能驾驭荆州豪杰和百姓。所以,从民心看,以后要想占有荆州,孙权不得不与刘备联合。
三、刘备有名望
自黄巾起义之后,各州群雄并起,相互征伐,经过十数年的战争,像公孙瓒、吕布、袁术、袁绍等老牌诸侯,基本都被曹操消灭。在赤壁之战前,也就只剩下江东孙权、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以及刘备等诸侯。而刘表一死,小儿子刘琮举城投降曹操,刘备被追地如丧家之犬。
尽管刘备被曹操打得稀里哗啦的,但能叫得响名号、公认能与曹操对抗的人也就是只有刘备了,而彼时的孙权也就是刚20岁出头,名气不大,号召力明显不如刘备。
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从鲁肃劝谏孙权的话可以看出,他认为刘备是天下的枭雄,与曹操有仇,这是东吴可以联合的力量,而且是非常靠谱的力量,而刘备的名望可以为东吴所用
所以,与刘备结盟,能借助他的名望,扩大自己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四、刘备是孙权联盟的最佳选择,也是唯一选择
综合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刘备是孙权联盟的最佳选择,也是唯一选择,因为孙权再也找不到其他选择,除非直接投降曹操。再加之,刘备的实力令孙权忌惮,在荆州的民心、在全国的名望均是孙权所不具备的。
如果不选择与刘备联盟,孙权对抗曹操的后方不稳,随时可能受到刘备和曹操的两面夹击。再退一步讲,即使孙权独自击败曹操,缺少刘备的合作,他也无法控制荆州地区,因为他与荆州士族是世仇,也没有刘备在荆州的民心和威望,根本就无法控制。
所以,从结果看,赤壁之战主要是东吴孙权出力取胜,因为他没有后顾之忧。但如果没有与刘备的联盟,孙权将注定难以取胜。
当然,联合抗曹,是刘备和孙权共同的诉求,也是双方最佳的选择。
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孙权七子的命运终章:权力漩涡中的血色悲歌在三国鼎立的宏大叙事中,东吴开国皇帝孙权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名垂青史。然而,这位在位五十二载、活到七十一岁的长寿帝王,其七个儿子的结局却如被狂风摧折的七株...
孙权 2025-09-10 荀彧之死:理想与权谋的终极碰撞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 张邈陈宫弃曹投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的关键转折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兖州大地风云突变。曹操麾下重臣张邈与谋士陈宫突然倒戈,联合“飞将”吕布发动叛乱,一举夺取曹操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兖州。这场变故不仅改变了曹...
曹操怎么死的 张邈 2025-09-03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荀彧与程昱:东汉末年双星并耀的谋略之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集团能在乱世中崛起,离不开荀彧与程昱这两位顶级谋士的辅佐。他们以卓越的智谋和坚定的忠诚,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若要探讨“荀彧和程昱...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2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诸葛亮南征:安定后方的战略远征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蜀汉政权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权荆州军威胁,南中四郡(越嶲、牂柯、益州、永昌)却爆发大...
孙权 诸葛亮 2025-08-28 关羽“死后睁眼”:历史、文学与科学的交织解读关羽,字云长,作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于世,被后世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列。然而,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中,关羽死后头颅被送至曹操处时“...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8-27 曹仁武力考辨:从战场表现到演义评说的多维解析在曹魏阵营的武将谱系中,曹仁始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作为曹操的从祖弟,他既无典韦"单手举牙门旗"的蛮力,也未留下如许褚&...
曹操怎么死的 曹仁 2025-08-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