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许仪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许褚的儿子许仪,为何会被钟会下令斩首?曹魏军中咋就没个求情的?
许褚是曹操身边的大红人,自从曹操的前任保镖典韦挂了以后,就属许褚最受曹操的信任。也是许褚多次将曹操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
所以说,作为曹魏的大功臣许褚的儿子,许仪在曹魏走路应该都是横着走的。为啥会被名不经传的钟会给宰了呢?
钟会他们家的确也很牛,钟会他老爹钟繇是太傅,哥哥钟毓是青州刺史。他们家本身也是颍川钟氏,正儿八经的大户人家。
但是论带兵,钟会他们家此前还没有出过一位像样的将领,钟繇和钟毓本质上都是文官出身,所以钟会在军中的威信其实没那么强。他怎么就敢对许褚的儿子下手呢?
一、许褚的儿子犯了罪,军法处置问题不大。
当时司马昭让钟会、邓艾、诸葛绪三人,兵分三路讨伐蜀汉。因为姜维这家伙实在是太烦人了,九伐中原,导致曹魏消耗巨大。
为了以绝后患,司马昭打算一战定乾坤。当时许仪作为钟会大军的先锋大将,负责在前面开路,可以说遇山开路,逢水搭桥就是许仪的作用。
这项工作十分重要,许仪不光要负责修路浦桥,还要负责打探消息,甚至还可能要跟敌军正面交锋。因此不得不说,许仪还是很受重用的。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出了一个大问题。当时许仪还在前面修路浦桥,钟会的大部队在后面走。可是钟会骑马路过一座许仪修缮过的桥时,马蹄居然踏穿了桥面。
显然是豆腐渣工程,不知道许仪谎报了多少工程款,是不是把工程分包给没有资质的私人包工头了?所以钟会才会大怒,把许仪给斩杀了。
先命牙门将许仪在前治道,会在后行,而桥穿,马足陷,於是斩仪。---《三国志》
由此可见,许仪的确是犯了罪,而且有贪污工程款的嫌疑。钟会想要有效地治军,就必须要军法严明,所以诛杀许仪问题不大。
二、钟会想要在军中立威,拿许仪当台阶也说得过去。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期间的确有官员向钟会求情,他们认为许仪是官二代,好歹是名将许褚的儿子,这么杀了不太合适吧?
钟会嘿嘿一笑,心里想着:要杀的就是许褚的儿子!
为啥这么说呢?我们必须得理解钟会。钟会他们家都是文官出身,此前在军中没有任何基础和资历,所以这次司马昭一口气给了钟会20万大军,你让钟会如何服众?
当然不是说必须要杀许褚的儿子才能服众,至少杀掉许褚的儿子,可以体现钟会治军严格,让其他将领不敢再犯类似的错误。
钟会想要利用这次灭蜀的机会,确立自己在军中的权威。所以这次带兵非常重要,哪怕无法消灭蜀汉,只要他带兵有方,也就能像昔日的司马懿一样,为司马家族在军中确立威信。
所以许仪恰好撞在了钟会的枪口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他不是许褚的儿子,钟会还是会诛杀他,只不过在史书里,可能就不会记载这件事了。
三、斩杀许仪,也是告诫诸将,老曹家不行了,现在是司马家的天下。
钟会是个聪明绝顶之人,他知道司马家族早晚要取代老曹家。许褚是曹操的心腹大将,这一点没错。可是曹魏已经被司马家掌控了,这才是现实状况。
所以钟会诛杀许褚,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告诉手下将帅们,老曹家已经是昔日黄昏了,现在是司马家的天下。
很多人求情的原因是,许仪毕竟是许褚的儿子,许褚对曹魏有功。可是大家忘了一点,对曹魏有功的人,将来是不是会成为司马家上位的障碍呢?
因此,钟会为了在司马昭跟前表示忠心,诛杀许褚的儿子一点毛病都没有。他诛杀了许仪,不光让司马昭对他刮目相看,也能够起到震慑诸将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诸将们之所以没有给许仪求情,或许也是因为默认了这一事实。大家虽然是曹魏的臣子,可是随时会成为司马家的臣子,站队往往比能力更加重要。
四、曹魏功臣们的后代,没什么厉害的角色。
实话实说,论二代的强悍,还要属东吴那边。陆逊的儿子陆抗,是东吴后期最重要的大将,陆抗死后,东吴才被吞并。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一度成为了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
蜀汉那边其实也没有什么二代是比较厉害的,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没什么本事,关羽张飞的儿子早逝。
曹魏看似人多势众,实际上看看他们二代三代的表现,其实也挺让人唏嘘的。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的后人们,都没能有什么大出息。
尤其是在司马家的压迫之下,稍微有点出息的二代,诸如夏侯霸这种,都选择了逃到蜀汉。所以说留在曹魏内部的那些二代三代们,实际上才能都很平庸。
在这种情况下,钟会诛杀二代集团中的许仪,自然是没有人敢说话了。大家只是感到很吃惊,却没有人敢给许仪打抱不平,这就证明了一点,老曹家昔日功臣们的后代已经落寞了。
总结:论站队的重要性。
钟会的带兵能力很强吗?这一点的确值得商榷,但是司马昭敢把大军交给钟会来带领,主要原因绝不是钟会带兵能力很强,而是因为钟会对司马昭表示了绝对的忠诚。
诛杀许仪的这件事,其实也是钟会倒向司马家,与曹家决裂的表现。同时期带兵入蜀的邓艾,论带兵能力绝对强于钟会,可是他手里才3万人马。
为啥?因为相对钟会来说,邓艾并没有在明面上刻意站队司马家,这让司马昭有点不满意。显然,在站队这件事上,钟会是强于邓艾的。
钟会诛杀许仪的时候,其实也是给诸将们一个站队的机会。很显然,大家都懂得如何站队,所以没人给许仪求情。
参考资料:《三国志》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赤壁之战:谋略交织的经典战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江赤壁的江面上火光冲天,孙刘联军以五万之众大破曹操二十万大军,这场以弱胜强的战役不仅改写了三国格局,更因其精妙的谋略运用成为军...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7 曹松是谁的儿子:历史迷雾中的家族探寻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曹松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曹操、曹植等曹氏名人般如雷贯耳,但他以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晚唐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曹松的身...
曹操怎么死的 曹植 2025-09-15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杜畿:乱世中堪比萧何的曹魏能臣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 荀彧之死:理想与权谋的终极碰撞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 张邈陈宫弃曹投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的关键转折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兖州大地风云突变。曹操麾下重臣张邈与谋士陈宫突然倒戈,联合“飞将”吕布发动叛乱,一举夺取曹操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兖州。这场变故不仅改变了曹...
曹操怎么死的 张邈 2025-09-03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荀彧与程昱:东汉末年双星并耀的谋略之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集团能在乱世中崛起,离不开荀彧与程昱这两位顶级谋士的辅佐。他们以卓越的智谋和坚定的忠诚,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若要探讨“荀彧和程昱...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