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隆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隆基为何发动唐隆政变?到底是什么起因?
狂放一生的“谪仙人”李白,有着“贵妃醉酒、力士脱靴”这样的典故,用来表现其对于皇室贵族的蔑视。而这典故中的重要人物“贵妃”
指的就是著名的“杨贵妃”杨玉环。“力士”指的就是唐代后期著名的大太监高力士。这两个人在历史上是伺候同一个皇帝的。
这个被李白作诗嘲讽的的著名皇帝,就是唐代的玄宗皇帝李隆基。李隆基其人,可谓是骁勇善战。在著名的唐太宗皇帝李世民之后,唐代的接连几位皇帝,几乎都是在他人的推动下,继承帝位的。李隆基却是通过多番谋略,为自己谋得了皇帝的位置。
作为唐代的皇室子弟,究竟李隆基为何会发动“唐隆政变”?李隆基的弟弟李重茂用自己的生命,为后人揭示了真相。李隆基进行“唐隆政变”的真实原因,可以说是非常的现实。探究这个问题,可以逐步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研讨。
01唐代著名皇帝
盛世大唐,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令人瞩目的王朝之一。作为封建帝制的统治者,“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是伟人所敬仰的人物。而所谓“唐宗”,就是指唐代的太宗皇帝李世民。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将唐代带向了繁荣富强。
纵观整个盛唐历史,能够与唐太宗李世民共享盛名的皇帝除了一代女皇武则天,就是“开元盛世”的缔造者李隆基了。武则天在位统治期间被称之为“贞观遗风”,说明其治下有方。惋惜的是武则天的领导能力并没有遗传到她的儿子李显身上。
有人通过对唐代历代人物的分析,认为武则天将自己的政治家能力,隔代遗产给了自己的孙子李隆基身上。继“贞观遗风”之后,唐代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出色的皇帝。直到李隆基凭借着“开元盛世”跻身著名皇帝的行列中。
02 唐代政治情况
除了著名皇帝之外,唐代的政治情况也是问题成因的关键。众所周知,唐代是从唐高祖李渊登基称帝开始的。事实上,若说起唐代的政治统治,还是要从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说起。
“玄武门事变”是指李世民弑兄逼父,登上皇帝宝座。虽然后世对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政治谋略深感认同,但是这种堪称残暴的上位手段却给整个唐代都埋下了抢夺权利的伏笔。李世民传位给李治之后,因为政治能力能胜一筹,所以武则天自然而然的开始抢夺皇位。
武则天之后,李显发动了“神龙革命”将政权重新夺回到李家人的手中。看似是武则天的儿子李显在复辟李唐,执掌大任。其实“神龙政变”的背后有着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甚至李显的妻子后来的韦皇后等多方势力在进行交织。
几股政治势力在李显成为了皇帝之后,开始逐渐进行分裂。其中,韦皇后的势力不断地在强大,甚至生出了想做“则天皇帝第二”的想法。这严重的刺激到了同样想要更大权力的太平公主。直到李显死后,韦皇后的政治野心彻底的暴露了出来。
唐中宗李显死后,继承帝位的李重茂实际上就是韦皇后的傀儡。太平公主不能容忍韦皇后一手遮天,于是和李旦等人制定策略,决定让李重茂失去帝位。换言之就是通过让李重茂下马,从而将韦皇后为首的一干人等手中的统治权力,抢夺回来。
03因何发动政变
李隆基在公元七百一十年七月二十一日,发动了著名的“唐隆政变”。唐隆政变主要是由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为首,杀了当时掌握实权的韦皇后和安阳公主等人。这次政变彻底的宣告了,以韦皇后为首的政治集权的覆灭。
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唐隆政变”是李隆基为了粉碎韦皇后而发起的。真实目的是为了让实际权力恢复到李氏子弟手中。问题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在发动政变之后,迫使当时的皇帝李重茂禅位于李隆基的父亲李旦。难道,李重茂就不是李氏子孙么?
任何政变都需要一个能让天下人信服的名头,而“恢复李氏子弟实权,铲除奸后”就是一个不错的名目。事实上,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对于韦皇后的铲除,不过是抢夺其政治权利的一种常见手段罢了。李旦继位后,太平公主的权利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李隆基看似并没有从政变中谋得好处,实际上却成为了当时当之无愧的太子。为了防止自己登上帝位的事情有变动,李旦一死,李隆基就将早已软禁的李重茂秘密处决了。
04总结:
李隆基之所以发动“唐隆政变”,实际上是为了自己能够成为皇帝。能够清晰地看出这一点,需要对整个唐代的历史都有所知道。《唐代原来是这样》这本书中,就很清晰并且详细的向读者展示了唐代的历史。
通过对《唐代原来是这样》这本书的阅读,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知道到唐代的风土人情、历史面貌以及政治情况。除了“唐隆政变”之外,有关武则天为何称帝,太平公主为何没有称帝甚至是杨玉环究竟是怎样从李隆基的儿媳变成宠妃等大唐事件都可以从书中得到答案。
盛唐气象如一幅壮阔的画卷,既需要李白的豪放笔触泼墨云山,也需要高适的稳健线条勾勒边塞。两位年龄仅相差三岁的诗人,以截然不同的生命轨迹,在历史的星空中划出交相辉映...
李白 2025-09-10 打油诗人张打油:诗坛的幽默先驱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璀璨星河中,李白、杜甫、王维等巨匠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意境,铸就了唐诗的辉煌。然而,在这片星光熠熠的天空下,还有一位独特的诗人——张打油,他以...
李白 杜甫 2025-09-01 权力漩涡中的姑侄决裂: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的深层动因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七月,长安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撕裂。龙武将军王毛仲率三百禁军包围太平公主府邸,这位曾权倾朝野的公主仓皇逃入山寺,三日后被赐死于家中,...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太平公主 2025-09-01 翰林同侪与诗酒风流:韩翃与李白的文人交游考在盛唐文坛的星空中,韩翃与李白虽同为翰林待诏,却因人生轨迹的错位与时代洪流的裹挟,演绎出一段若即若离的文人交游史。通过梳理现存史料与诗文互证,可清晰勾勒出两人从...
李白 2025-09-01 权谋漩涡中的败局:太平公主为何斗不过李隆基?在唐朝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中,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姑侄对决堪称经典。作为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曾权倾朝野,却在与侄子李隆基的较量中彻底溃败。这场权力博弈的结局...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诗仙遗韵:李白最出名的十首诗赏析盛唐气象孕育了中华诗坛最璀璨的星辰,李白以“谪仙人”之姿横空出世,其九百余首存诗如星河浩瀚,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奇壮美,亦含“举杯邀明月”的孤寂浪漫。本文...
李白 2025-08-22 诗酒江湖终陌路:李白与高适绝交的诗句背后的历史褶皱盛唐的月光曾照亮过三位诗人的足迹——李白、杜甫与高适。他们曾在梁宋大地上纵马狂歌,在吹台琴台间泼墨挥毫,用诗酒浇灌出一段文坛佳话。然而,安史之乱的烽烟撕裂了这份...
李白 杜甫 2025-08-20 李白与宗楚客:跨越时空的“交情”与时代隐喻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与宗楚客的关联常被简化为“诗仙娶了奸相孙女”的戏剧性标签。然而,若穿透历史迷雾,会发现这段关系实则是盛唐政治漩涡与士人精神困境的缩影——李白...
李白 2025-08-15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权力漩涡中的父子悲剧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长安城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唐玄宗李隆基在一日之内连下两道诏书:先是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紧接着又赐予三尺白绫,令...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8-14 烽火长歌:王昌龄最霸气诗作的千年回响盛唐边塞的朔风裹挟着铁甲寒光,在诗人王昌龄的笔下凝结成永恒的诗行。这位被明人王世贞誉为“七绝可与李白争胜”的边塞诗宗,以《从军行·其四》与《出塞》两首七绝,将盛...
李白 2025-08-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