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50年,商鞅组织第二次变法,统一度量衡成为第二次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为其他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加强了秦国内部的联系,推动秦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战国策·秦策三》记载,燕客蔡泽将见秦昭王时曾对范睢说:“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更为重要的是,商鞅制定的度量衡制度、研制的器具,还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一对亩积作了新的规定
商鞅废除了奴隶制的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并且可以自由买卖。在“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中,商鞅对亩积作了新的规定。《说文解字》云:“六尺为步,步百为亩,秦田二百四十步为亩。”将旧井田制100步为亩改为240步为亩。在中央直接管辖下,田亩大小有了统一的标准,为赋税平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而扩大了耕地面积,有利于农业发展。
《史记·商君列传》集解说,商鞅在法律中对田亩准确做出了严格规定,“步过六尺者罚”,成为不可违抗的法律条文。秦朝时期,240步为亩未能实行全覆盖,而是大小亩并行,直到汉武帝才真正一亩步数统一为240步。此后,这个标准至清末未有变化。
二颁布统一度量衡法令
统一的国家必然建立统一的度量衡,我国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常把度量衡看作权力统治和社会公正的象征。公元前344年,齐国派遣由卿大夫等人组成的外交使团到秦国,商讨两国度量衡统一事项,说明当时统治者已经看到统一度量衡的重要性。
商鞅主张“禄厚而税多”,实行“訾粟而税”,在秦国推行赋税制,允许地主个人占有田宅,但要严格按土地面积缴纳赋税。征收赋税以粮食为主,自然需要统一的度量衡。然而,由于士大夫阶层纷纷扩充各自势力,度量衡长期不能保持统一,给改革造成了许多困难。商鞅说:“故法者,国之权衡也”,用度量衡的准确一致比喻法律的公正性。为了维护度量衡的统一,商鞅当机立断,专门颁布了统一度量衡的律令,这些律令成为后来《秦律》的重要内容。

三研制度量衡瑰宝——商鞅铜方升
为了维护度量衡的准确,商鞅借鉴齐国量制,制成了商鞅铜方升,是目前所见最早“以度审容”(即以尺寸定容积)的标准量器。铜方升由商鞅于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监制颁发,为青铜铸制,呈长方形,有短柄,左壁刻铭文32字。
方升以16.2立方寸为一升,内口长、宽和深之比为5.4∶3∶1。商鞅铜方升不仅镌刻了制造年代,更重要的是铭刻了长、宽、高尺寸,通过测量不仅能确知战国时秦国一升的标准值,同时还能得到一尺的长度约合今23.1厘米,因此成为我国度量衡史上极为重要的标尺。方升的制作年代距今已有2300多年,现存上海博物馆的商鞅铜方升,器壁虽有锈蚀,然而在去锈处理后精密测量,仍可看到当时的设计水平和制造工艺都非常高超,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铜方升研制成功后,商鞅亲自督造一批度量衡标准器具,分发到全国各地,定期检定。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度量衡时仍以商鞅所造量器为标准量器,有的在商鞅铜方升底部直接加刻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有的诏书先刻在铜版上,此铜版称为诏版,然后再将诏版嵌在铜方升上。
公元前338年,咸阳城头飘着初冬的寒意,商鞅被车裂于市,九族尽诛。这位用二十年时间将秦国从西北边陲弱国推向战国霸主之位的改革者,最终倒在了自己亲手铸造的法治利刃...
商鞅 2025-11-07 商鞅的三步进阶法:从魏国失意者到秦国变法核心的崛起之路商鞅,这位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以“商鞅变法”将秦国从西陲弱国推上统一六国的轨道。然而,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在魏国公叔痤府中蛰伏六年未获重用,却在入秦...
商鞅 公叔痤 2025-11-04 李悝与商鞅:变法双璧为何仅一人名垂青史?战国时期,魏国李悝与秦国商鞅先后掀起变法浪潮,二者均以法家思想为根基,通过制度革新实现国家富强。然而,历史长河中,商鞅之名如雷贯耳,李悝却逐渐隐入史册角落。这种...
商鞅 2025-10-28 商鞅之死:权力博弈下的悲剧与历史惯性公元前338年,商鞅在彤地(今陕西渭南)被秦军围困,最终因“谋反”罪名遭车裂之刑。这位推动秦国从边陲弱国走向强盛的改革者,其结局充满戏剧性与悲剧性。而更耐人寻味...
商鞅 2025-10-27 历史长河中的变法双璧:李悝与商鞅的“显隐”之辨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浪潮。魏国李悝变法与秦国商鞅变法,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的转型之路。二者均以富国强兵为目标,通...
商鞅 2025-10-13 权力博弈与制度困局:商鞅之死的必然性及其历史遗留问题公元前338年,商鞅在秦国咸阳被处以车裂之刑,其家族亦遭灭门。这位推动秦国从边陲弱国跃升为战国霸主的改革者,最终以“谋反”罪名被新君秦惠文王处决。更耐人寻味的是...
商鞅 2025-10-11 商鞅变法:权力博弈下的命运沉浮战国时期,商鞅以法家改革者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其人生轨迹与秦国国运紧密交织。从秦孝公的鼎力支持到秦惠文王的血腥镇压,这场跨越两代君主的政治博弈,既折射出法家改革...
商鞅 秦孝公 2025-09-29 商鞅变法强秦与秦惠文王诛鞅:权力博弈下的历史抉择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雷霆之势重塑秦国,使其从西北边陲的弱国跃升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然而,秦孝公死后,继位的秦惠文王嬴驷却在登基之初便以“谋反”罪名处死商...
商鞅 秦孝公 2025-09-29 嬴驷晚年为何陷入悲惨境地:权力、疾病与心魔的交织嬴驷,即秦惠文王,是战国时期秦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君主。他早年车裂商鞅巩固权力,中年任用张仪连横破纵,晚年却陷入精神崩溃、身体衰败的悲惨境地,最终英年早逝。这位曾...
张仪 商鞅 2025-09-03 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历史浪潮中的关键推手北宋熙宁年间,一场旨在富国强兵、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王安石变法轰轰烈烈地展开。这场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
商鞅 王安石 2025-08-07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