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三国哭男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中最爱哭的男人是谁?刘备是最爱哭的男人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短歌行》
东汉的格局动荡,各路诸侯和能人志士都在为自己的势力发展不断找寻出路,其中我们最为喜爱阅读的《三国演义》是对这一时期进行刻画,加以文学手法增加读者的读阅兴趣,带动读者的心绪,随着剧情线索跟进故事发展,在文学作品是一部著作没错。
图1
《三国演义》的成就已经让无数人认为这就是最为真实的三国时代历史,其实,不然,只是文学作品为了能够有主线,这才将古时的主角定为刘备势力,从而让曹操成为了反派,其中在《三国演义》当中,我们在阅读时,发现刘备遇事只会哭,但在真实的三国的刘备真的会如此爱哭吗?
刘备真爱哭?
《三国演义》作为男女老少都喜爱阅读的四大古代著作之一,是代表一个时代最高文化水平,作为主线主角的刘备立志兴复汉室,但对于我们在阅读小说当中,主角往往是英勇无畏、智勇双全,在《三国演义》当中,给部分读者的感觉实在是不尽人意,给人一种想象中的落差感!
刘备作为主线,却表现得十分平常,相比与曹操这样的雄才大略之人来说,还显得无能,只是依靠着所谓的仁义拉拢着两位“万人敌”兄弟——关羽张飞,还有手中的谋士诸葛亮等。
图2
相比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备的表现并不突出,这也就是刘备没有过于吸引读者注意的主要原因。
刘备不讨喜的还有一个原因是作为一个立志兴复汉室的有志之士,却展现的像无助的小姑娘一般,在面临一些选择和机遇时都不了解如何处理,甚至会哭哭唧唧,而且还依靠一哭吸引来了两位张飞、关羽的兄弟情深,二哭招揽了能臣武将,更是受到了诸葛亮的帮助,使得刘备的大军再次重振雄风,三哭了三国鼎立之势,形成了一方水土的江山社稷。
在通文当中确实没有看见刘备的亮点,哭也就成为了刘备的标志,但刘备的爱哭真的是事实嘛?
其实不然,《三国演义》毕竟是作为文学作品,相对于正史来说只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更多的是阅读价值,但这确实是《三国演义》的独到自出,试问在历史著作当中,有几部著作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
图3
这也就造成了后世之人对刘备的人设产生了误解,仅仅停留在文学著作的文学魅力之下,那么刘备在《三国志》当中是怎样记载的呢?在这一时期究竟谁最爱哭呢?
《三国志》刘玄德
在翻阅《三国志》可以对刘玄德的一生进行了解,刘玄德在受到汉代颁布的推恩令时,虽然作为亲王后人,但与普通百姓却没有什么区别,刘玄德更是没有什么势力可以依靠,只能够自己奋发图强,早早开始追求自己的功名,在早年有缘结识张飞、关羽二人,共同闯荡天下,大展身手,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在刘备闯荡期间任多地的官员,刘备并非如《三国演义》当中写得那么般平平无奇,而是有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在刘备人生履历当中,刘备的形象更是偏向与武将,却带有一定的智谋,但却与《三国演义》当中刘备偏智略武的形象相反,我们在《三国演义》当中了解到的各重大事件,如怒打督邮、火烧博望坡、斩杀曹军大将、灭杀刘璋大将、击溃吕布手下。
图4
出于《三国演义》为了塑造刘备仁义之君的形象来说,这些在历史事实上都是由刘玄德亲自完成的,但在文学作品当中,却转接到了刘备手下,而刘备的武艺十分高超,换个角度思考,刘备既然能够成为“万人敌”张飞、关羽的大哥,肯定并非等闲之辈。
刘玄德的意志十分坚定,在起义前期四处奔波,好不容易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军,但却没有谋士出谋划策,刘玄德的大军被打得十分悲凉,但刘玄德却仍然保持初心,越战越勇,最后更是礼贤下士,三顾草庐当中寻求卧龙诸葛亮的出山,共同征战天下。
枭雄?爱哭?
据史料记载,关于曹操大哭的记录高达七次,次次哭得撕心裂肺,时常沉浸在泪水之中,甚至比《三国演义》当中对刘备描写的哭还凄凉,曹操一哭袁绍,二哭陈宫,三哭荀攸,四哭郭嘉,五哭典韦,六哭庞德,七哭曹冲。
图5
但我们细心发现,曹操的痛苦从来不是因为自己而哭,而是为了他人而哭,曹操的情感展现得更加真切,作为枭雄的曹操从不轻易哭泣,曹操的泪水包含着对友人的不舍,对知己的留念,对爱子的悲痛。
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曹操是一个具有丰富情感的人,并非是绝情之人,这也许也是曹操的人格魅力所在,才使得曹操能够拥有强大实力的原因吧!
曹操也是十分高明,对于袁绍和陈宫之死,曹操向世人展现自己对于人才的尊重,不是仅仅是因为对手而对其死后进行嘲讽,彰显曹操的枭雄形象,对于典韦庞德之死十分悲痛,也是掺杂着曹操为了拉拢能臣武将的心思。
图6
对于郭嘉之死是令曹操最为心痛的事情,二人相遇,无话不谈,郭嘉深知曹操的格局,更是为其出谋划策,但奈何天意弄人,郭嘉英年早逝,留下孤独的曹操一人征战四方。
结语:
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韵味,只是不要将文学作品将现实相混合,对于哭来说人人都会,是内心情感的一种宣泄,即使作为冷血之人,内心一定会有最为脆弱的一面,可能这也是给枭雄曹操一种特殊的真切情感吧!
参考文献:
《三国志》
《三国演义》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血缘、利益与忠诚的博弈:刘备与糜芳关系的多维解构在三国乱世中,刘备与糜芳的关系堪称复杂政治生态的典型样本。作为刘备妻兄、创业元老,糜芳最终选择背叛蜀汉投降东吴,这一戏剧性转折背后,隐藏着权力结构、家族利益与个...
刘备 2025-09-01 诸葛亮八阵图之谜:黄承彦的“破阵”与三国权谋的深层博弈在《三国演义》的传奇叙事中,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堪称“以一敌万”的军事神话。当东吴名将陆逊率十万精兵追击刘备至夔门时,这座由巨石堆砌的神秘阵法瞬间将其困住,令其“...
诸葛亮 刘备 2025-08-19 公孙瓒为何“放手”赵云:乱世中的人才博弈与命运抉择汉末群雄割据之际,公孙瓒与刘备的同窗情谊,意外成为赵云人生转折的起点。这位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常山名将,从公孙瓒麾下转投刘备阵营的过程,绝非简单的“赠予”或“背...
赵云 刘备 2025-08-15 文聘为何未追随刘备:立场、性格与历史抉择的交织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刘备以“仁德”著称,广纳贤才,但荆州名将文聘却始终未入其麾下,反而成为曹魏的得力战将。这一历史现象的背后,是立场对立、性格差异与时代洪流...
刘备 2025-08-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