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忧国忧民,心系家国,他感慨生民,为无数普通人留下历史的注脚,他被后世冠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他就是杜甫。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就如BBC关于杜甫的纪录片中诠释的那样:他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表现者,更是塑造者。这是中国诗人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被详细地介绍给西方世界。
然而笔者认为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在无从选择的时代里,在寂寞悲苦的生命中,他的心间纵然盛满苦涩,却还能在饱经风霜后,让心田里永不凋谢的花灿然盛放。
在杜甫漂泊无定的生命底色上,穷苦,困顿,潦倒,悲伤似乎一直是最浓墨的基调。
然而,他晚年栖居在杜甫草堂的岁月,却相对比较平静。即使成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故乡,他仍能守一份清贫,在安定平稳的日子里,把具体而微的小欢喜,以诙谐的笔调挥洒在诗句里。
每逢春日来临,似乎都是杜甫诗情满腹的时候。他笔下的咏春之作,表达着悲天悯人的诗人对生命和情感的珍视,对自然和万物的深情。
1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名门之后,官宦世家。他恪守着积代相传的“奉儒守宦”的信念,在衣食无忧的同时,一直追求着“读书破万卷”的文人境界。
他文采飞扬,雄心壮志,一心希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科举有小人挡道,官场无伯乐相助,致使他“此意竟萧条”。
在“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的漫长岁月里,他的生活贫困而辛酸,甚至靠友人的资助和救济勉强度日。
再回首,他也曾是少年时壮览山河的行者,漫游吴越,放荡齐赵,北上燕梁,把自己的激情和抱负流露在山水之间。
怎料中年失意,科举落第,入仕无门。晚年竟还遇上“安史之乱”,在颠沛流离里,陷于贼军之手,几乎丧命。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华州及关中大旱,灾荒严重,赤地千里,饿殍遍地,灾民四处逃荒,流离失所。
他在《夏日叹》一诗中,极言民生疾苦:“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
当天灾人祸齐降,杜甫一边忧虑动荡的局势,一边已对唐肃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权的重臣们失去了信心。
这年冬,杜甫携家带口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
760年春,在好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草堂。
他写诗说,“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草堂距城十多里,林木幽深,溪水潺潺,花木葱茏,环境清幽,是一个宜于隐居的好地方。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杜甫还四处寻找树苗花草,遍植房前屋后。
漂泊多年的杜甫像衔枝的燕子,筑了一个巢。一家人停下流浪的步伐,有了停靠的港湾,过上了安宁的日子。
尽管生活上仍不乏困窘饥饿,甚至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茅草建造的屋顶在次年八月就被一场猛烈的暴风雨袭击。
但对于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个稳定居所的人来说,对于遍历凄风苦雨的人说,风雨来袭又算得了什么。因此,我们看到心怀大爱的杜甫高声吟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诗中充满世间苦难的记载,由此,我们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昔盛今衰,读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隐隐忧伤,读到“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的悲苦孤独……
然而,杜甫安居在草堂的几年里,这个寂寞悲苦的伟大诗人,让我们看到,他写在春天里的诗,总是怀揣着对生命永不停息的挚爱,总是让一颗心保持着赤诚的律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来了,他歌咏春夜润泽万物的降雨。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花开了,他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风吹了,他在惠风和畅里观燕子和鸳鸯。
人的一生有许多停靠站,当漂泊大半生的杜甫驶着命运的小船,来到成都安定下来,他那颗忧愁的心也得到了片刻的舒展,享受到久违的平淡幸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多么活泼而有生命力的风景。黄鹂、白鹭,刚抽出嫩芽的柳树、青天,四种明艳的色彩,织成一幅春天的图画。
诗人凭窗远眺,能看到西边山岭上千年的积雪;再向门外一瞥,又见到不远万里从东吴开来的船只停泊在江岸。
一生漂泊,百转千回,杜甫发现真实的生活原来就在眼前。哪怕生活在别处,可触可感知的安宁在悄无声息地抚平他心中昼夜动荡的涟漪。
只因,千秋雪和万里船,是只有一个开阔心胸和不凡气度的人,才能看得到的别样风景。
3
杜甫心里知道,草堂只是暂时的安居,但作为一个文人,他在乱世中也不忘和家人一起共享恬淡生活中的快乐。
在《进艇》一诗中,他写道: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他身着布衣,深情地牵引着老妻乘上小艇,在浣花溪上鼓棹游赏。
孩子们在清澈的溪中游水嬉戏,浣花溪岸边的蝴蝶缠缠绵绵翩翩双飞,你追我逐;溪水上的荷花如双栖鸳鸯一般,并蒂双双。
这次出游,小艇上还放着煮好的香茶和榨好的甘蔗浆,他用着简陋的瓷碗,喝着粗茶,也不逊于富贵人家的锦衣玉食。
这样的温馨场面极富诗情和画意,这是独属于杜甫诗歌中的清欢况味。
从岁月山河中走过来的杜甫,已人到晚年,他悠然地体味着这份人间亲情,爱着这短时间的天伦之乐。
杜甫不止能用一支传神的笔记录芸芸众生,还能把生活中琐碎、美好、诗意的东西写下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相伴多年的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年幼的孩子敲弯了绣花针做成鱼钩。原来,幸福并没那么遥远,它就藏在寻常的生活里。
当杜甫停下来,他禁不住惊叹,躲开追逐和奔波,回归质朴的生活是那般美好。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想想他都这把年纪了,一年老似一年,还能有多少回合来享受春光?且忘记烦恼,莫想身外之世事,把余生交给眼前的这杯酒吧。
这样的杜甫多么可亲可敬!
4
草堂靠近江边,春潮涌起,绿水绕宅,鸥鸟亲人,盘旋而下,结队飞来。绿水白鸥,明媚如画。
这样明媚如画的栖居之地着实令人艳羡。这天,草堂要有客人来访了。
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杜甫不由得喜出望外。
杜甫为迎接客人,把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打扫干净。一向紧闭的草门,今天第一次为友人崔明府打开。
奈何因居住在偏僻之地,距街市较远,盘中没好菜肴,宴席不丰盛。家贫清寒,未酿新酒,只能拿味薄的隔年陈酒来招待客人。
他问客人如肯与邻家老翁举杯一起对饮,那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
为纪念春日里这次待客,杜甫特作《客至》以记之: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所谓家常的气息,至真至情的味道,不过如此。
在漫长的漂泊岁月里,这个内心千疮百孔的诗人,还能葆有心底最赤诚的热爱,去书写温情而富有生机的春天,去记述寻常日子里的烟火人生。
这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敦促?笔者很赞同有作者的意见:杜甫若只是诗好、人生经历苦,不足以为伟大诗人。成就文学的,始终是一颗真诚的心。
就像这首诗里热情好客的杜甫,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心怀歉疚却足够真诚。
5
杜甫入蜀其间,曾因战乱移居梓州(今三台)、阆州(今阆中)近两年。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五十三岁的杜甫挈妇将雏,重返成都,回到草堂。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
然而,垂暮之年的幕僚生涯,杜甫并没有坚持多久,他叹息:白头趋幕府,深觉负平生。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他是想起音书断绝的亲人,关山阻隔的故乡了吗,还是做幕僚不舒心?
765年春天,这是杜甫在成都度过的最后一个春天,五年多相对安稳的蜀中岁月就此终结。
此时,距离严武暴病身亡已有数月,杜甫对成都再也没有牵念。为了生存,他只能离开,重新踏上漂泊的旅程。
他怎能想到,1200多年后,荒郊野岭里他居住的几间茅屋,能游人如织,无数后人不远千里来敬仰和缅怀他。
他又怎能想到,异乡的西蜀,西蜀的春天,春天的草堂,能在余生的岁月中,成为他心头的深情眷恋。
人生漫漫,未来又在何方?在流离的路上,还是在漂泊的远方,杜甫不知,他唯一确信的是,他永远怀着对生命最质朴的热爱,他的心里永远藏着草堂的春天。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璀璨星河中,李白、杜甫、王维等巨匠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意境,铸就了唐诗的辉煌。然而,在这片星光熠熠的天空下,还有一位独特的诗人——张打油,他以...
李白 杜甫 2025-09-01 杜甫:唐代诗坛的璀璨星辰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杜甫以其深邃的思想、...
杜甫 2025-08-29 杜如晦与杜甫:同宗同源下的历史回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杜如晦与杜甫作为不同时代的杰出人物,分别以政治智慧与文学成就闻名后世。尽管二人未有直接交集,但通过家族谱系与历史脉络的梳理,可清晰勾勒出他们同...
杜甫 2025-08-25 诗酒江湖终陌路:李白与高适绝交的诗句背后的历史褶皱盛唐的月光曾照亮过三位诗人的足迹——李白、杜甫与高适。他们曾在梁宋大地上纵马狂歌,在吹台琴台间泼墨挥毫,用诗酒浇灌出一段文坛佳话。然而,安史之乱的烽烟撕裂了这份...
李白 杜甫 2025-08-20 杜甫之名:fu音背后的千年文化密码“杜甫”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名字之一,其读音问题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汉典》等权威工具书及语言学研究结论,“杜甫”的正确拼音为dù f...
杜甫 2025-08-15 杜甫为何无缘“唐宋八大家”:从文体、时代与文学运动的三重解构在中国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与“诗圣杜甫”如同两颗并峙的星辰,前者以散文革新引领时代,后者以诗歌成就辉映千古。然而,当我们将杜甫的文学地位与“唐宋八大家”并列...
杜甫 2025-07-24 孙伏伽:中国科举史上首位状元的传奇人生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孙伏伽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李白、杜甫般耳熟能详,但他作为中国科举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其生平事迹却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唐朝初期的...
李白 杜甫 2025-07-16 陈师道与黄庭坚:江西诗派的双子星辉在中国文学史上,北宋中后期诗坛因“江西诗派”的崛起而焕发独特光彩。这一以杜甫为精神宗师、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的诗歌流派,以“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杜甫 2025-07-15 崔涣与高适:唐代诗坛与政坛的平行轨迹在唐代文人群体中,高适以边塞诗人的身份与李白、杜甫、王昌龄等诗人结下深厚友谊,其人生轨迹横跨文学与军事领域;而崔涣作为中唐宰相,虽在政治漩涡中沉浮,却因搭救李白...
李白 杜甫 2025-07-14 杜甫与李白:盛唐天空中的双子星座在中国诗歌的银河中,李白与杜甫犹如两颗交相辉映的星辰,以截然不同的光芒照亮了盛唐的天空。一个如大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一个似老松蟠根,深扎现实土壤。他们的相遇...
李白 杜甫 2025-07-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